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61.
目的:探讨超微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力竭游泳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动物模型,药物治疗后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动物造模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均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5),补阳还五汤传统剂型及超微剂型均能降低升高的血液流变学参数(与模型组比较,P<0.05),其中超微低剂量组(相当于传统汤剂组剂量1/3)即与传统汤剂组作用效果相当,而超微等剂量组(与传统汤剂组剂量相同)效果较传统汤剂与低剂量组略好,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超微剂型与传统剂型一样具有降低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作用,而且超微剂型具有节省药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2.
轮叶党参(Codortopsis Lanceolata(Sieb.et ZUCC)B.enth.et Hook.f)又名羊乳、山胡萝卜、山海螺和四叶参,属于桔梗科党参属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轮叶党参提取液明显降低大鼠红细胞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提高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2-3].  相似文献   
63.
目的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对22例(28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肝紊钠+足底和小腿静脉泵,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22例中,1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结合足底和小腿静脉泵及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法是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只大鼠(体重280~3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传统补阳还五汤饮片组和超微补阳还五汤饮片组,后4组又按术后1、3、5和7d分为亚组,每组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传统饮片和超微饮片组术后2h起每日灌服传统补阳还五汤或超微补阳还五汤2ml(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70kg成人用量的3倍),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制备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bFGF阳性细胞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bFGF蛋白含量。结果bFGF阳性细胞主要见于梗死灶周围,中心区仅见少量bFGF阳性细胞,在缺血对侧区未见bFGF阳性细胞;bFGF阳性细胞从1d开始增加,3d达高峰,7d减少明显;传统饮片组与超微饮片组缺血灶周围脑组织bFGF阳性细胞数在3、5和7d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传统饮片与超微饮片组bFGF蛋白含量变化的规律与模型组基本一致,除1d外,在3、5和7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超微饮片组与传统饮片组比较,5d和7dbFGF阳性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缺血可致脑组织中bFGF阳性细胞和bFGF蛋白含量增加;补阳还五汤能维持脑缺血后bFGF的高水平表达,这是其抗脑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较传统煎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对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和肝肾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感染科118例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n=59例)和对照组(n=59例),观察组给予TDF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ETV)治疗.治疗周期为...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肺部及口腔感染患者使用甲硝唑氯已定漱口液体行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104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和病情分析并分为两组开展对照实验,将所选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治疗效果。结果神经内科患者运用甲硝唑氯已定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大大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选择运用甲硝唑氯已定漱口液可起到显著杀灭细菌、抑制繁殖和减少咽喉部的定居菌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质量,具备临床推广意义,建议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汇聚分析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PLS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LSCC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0年10月的PLSCC相关报道,收集有随访信息的病例资料进行汇聚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7篇文献中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59∶1,年龄18~83岁,平均57.2岁。大部分患者因腹痛入院,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24例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 16例患者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非手术治疗, 16例患者接受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联合非手术治疗), 19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75例患者中, 50例死亡,其中33例于半年内死亡。患者总体平均生存时间为(17.73±4.0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9.5%、32.5%和16.3%。4种治疗方式中,综合治疗是最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方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量、肿瘤最大径、治疗方法和角化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2003—2020年报告病例的预后优于1972—2002年报告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LSCC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应尽可能选用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8.
林蛙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蛙油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开发与利用也逐渐趁向商品化和规模化。本文对林蛙油的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基质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CX-CR4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肌注射干细胞组、穴位注射干细胞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穴位注射干细胞组造模成功72h后心俞、至阳、膻中每穴位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3mL(1×1010/L),4周后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CXCR4表达水平。结果:心肌注射干细胞组和穴位注射干细胞组血清基质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CXCR4较模型组升高,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质衍生因子-1α/CXCR4轴可能是穴位注射干细胞趋化机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对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 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240例)及其所生新生儿(240例).分为A组76例,B组86例,C组78例.A组新生儿单纯注射乙肝疫苗;B组产妇产前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C组新生儿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所有患儿1岁时采血行乙肝病毒(HBV)标志物检测.结果 患儿1岁时A组、B组、C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21.05%(16/76)、6.98%(6/86)、17.95%(14/78);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2.37%(55/76)、91.86%(79/86)、80.77%(63/78).B组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HBeAg 双阳性的母亲围生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最早采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是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主要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