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分析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实际运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接受附着龈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100)采取附着龈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100)采取传统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重建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附着龈宽度显著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重建协调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修复的过程中对附着龈患者采用附着龈重建术,可有效修复牙龈,提高重建协调率,降低重建缺陷率,修复效果显著,美观度高,是一种操作简便、应用价值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病征.AA机制研究一直是研究工作的重点.随着现代科研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AA的机制研究逐渐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AA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近年来,为了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中医药在AA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63.
六种中药材中杀虫剂磷化铝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年药材市场开始采用磷化铝熏蒸来防止药材生虫,用量过大会产生安全隐患.建立杀虫剂磷化铝的检测方法,并用于药材中残留量检测.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SPB-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测定党参、山茱萸、枸杞、甘草、菊花、麦冬6种中药材中杀虫剂磷化铝的残留量.结果:此方法磷化氢在0.25~5.0 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回收率采用高、中、低3个浓度进行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n=4)分别为68.25%、88.09%、90.9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6种药材中磷化氢测定结果分别是党参≤0.0131 mg·kg-1;山茱萸≤0.0423 mg·kg-1;枸杞≤0.0618 mg·kg-1;甘草≤0.03155mg·kg-1;菊花≤0.0822mg·kg-1;麦冬≤0.0142mg· kg-1.结论:熏蒸药材中的磷化氢解吸速度均很快,通风放置5d后测定,残留均小于食品的国家限量标准0.05 mg·kg-1及国际限量标准0.01 mg·kg-1,通风放置至30 d后,6种中药材都检测不到磷化氢的残留;该方法经验证,可以用于中药材中磷化铝的含量检测,为中药材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分类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毛细胞白血病(HCL)、边缘区淋巴瘤(MZL)、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它们在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有部分相似,但在治疗和预后上有明显差异。此外,许多新的作用于细胞周期和凋亡通路的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为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现就近年国际上对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T-ALL)患者骨髓CD3+4细胞Hes1基因表达、数量、增殖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收集8例初治T-ALL患者及4例正常供者(健康对照)骨髓样本,real time PCR检测Hes1基因的表达,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比例及其细胞周期,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体外集落形成实验( CFC)检测其增殖能力。构建Hes1基因过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正常供者骨髓CD3+4细胞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的改变,CFC检测其增殖的改变。结果 T-ALL患者、健康对照CD3+4细胞Hes1基因表达分别为3.3±0.8、1,两者比较,P<0.05;CD3+4细胞比例分别为0.02%±0.003%、0.06%±0.005%,两者比较,P<0.05;CD3+4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6.2%±0.98%、28.0%±1.12%,两者比较,P<0.05;G0期比例分别为19.0%±0.9%、9.0%±0.5%,两者比较,P<0.05;且患者来源CD3+4细胞的体外集落形成减少。提高正常CD3+4细胞中Hes1基因的表达后,细胞增殖减少,进入静止期。结论 T-ALL患者CD3+4细胞比例下降,进入静止期,体外扩增能力下降,这可能与Hes1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BXW7在Notch1诱导的小鼠白血病发展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采用Notch1过表达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模型,在发病不同阶段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在发病晚期用流式细胞术分选CD45.2^GFP+白血病细胞。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FBXW7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和白血病组小鼠骨髓细胞均表达FBXW7。Notchl过表达导致的小鼠白血病发展过程中,FBXW7在对照小鼠中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在白血病小鼠中,随着白血病发展,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第12天降至对照组的1/60分选后的CD45.2+GFP+白血病细胞低表达FBXW7。结论FBXW7在小鼠白血病模型中低表达,提示FBXW7介导的泛素化降解途径异常可能与Notchl诱导小鼠白血病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和CD34-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从该角度探讨MDS的发病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20例高危MDS、20例低危MDS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CD34+细胞和CD34-细胞凋亡、增殖的百分率,计算各组中的凋亡/增殖(A/P)比。结果:(1)MDS患者CD34+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危组CD34+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而低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在MDS低危组中均为最高,明显高于MDS高危组和对照组,在低危组中,CD34-细胞的凋亡率(80.36±1.82)%明显高于CD34+细胞(54.75±2.18)%(P<0.05),而在高危组中,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3)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组中最高,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而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和低危组间无显著差异,在高危组中,CD34+细胞的增殖率(50.67±3.37)%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30.99±1.96)%(P<0.05);(4)无论CD34+,CD34-细胞的A/P值在MDS低危组中均明显高于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在MDS各亚组中,CD34-细胞的A/P值明显高于CD34+的A/P值(P<0.05)。结论:CD34+细胞百分率随MDS危险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低危组中以CD34-细胞的凋亡占主导,随着病情进展,在高危组中则以CD34+细胞的增殖占主导,提示异常的凋亡和增殖在MD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背景:实验表明,当归补血汤的有效成分多糖对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造血微环境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干预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的分泌状况。方法:分离骨髓基质细胞,于96孔板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将细胞分4组,加含有不同剂量的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可明显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呈剂量依赖性,含等效剂量载药血清组促增殖作用和促分泌作用优于其他各组,浓度过高可减弱细胞的增殖分泌效应。  相似文献   
69.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A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功能异常、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异常3个方面。近年来,AA免疫机制异常越来越受到中医药血液病研究者的关注。AA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及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尤其复杂,其中T-bet/IFN-γ信号通路在A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T-bet/IFN-γ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在AA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旨在比较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emotherapy plus granulocyte 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与化疗联合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动员、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2008年5月至2016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化疗联合G-CSF或化疗联合G-CSF和GM-CSF动员采集PBSC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MM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临床分期(DS、ISS、R-ISS分期系统)、既往治疗方案和周期数等因素对动员效果及移植后造血重建、发热和抗生素应用等的影响。  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ISS分期Ⅲ期、R-ISS分期Ⅱ/Ⅲ期及化疗+G-CSF动员方案的患者采集效果较差(P < 0.05)。年龄≤ 60岁或年龄 > 60岁、疾病类型、DS分期(Ⅰ+Ⅱ/Ⅲ)、动员前化疗次数(≤ 6次或 > 6次)、有无烷化剂治疗史、动员前疾病缓解状态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及确诊到动员间隔时间(≤ 18个月或 > 18个月)与采集获得的CD34+细胞数及采集成功率无相关性(P > 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联合G-CSF和GM-CSF患者较化疗联和GCSF患者采集成功率较高(OR=12.009,95%CI:1.961~73.537),不同动员方案是影响干细胞采集结果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7)。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顺利获得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性死亡。两项动员方案组的造血重建时间及回输后发热、抗生素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化疗联合G-CSF和GM-CSF动员方案采集的成功率较高,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该动员方案可作为MM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一项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