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新评估献血者ALT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前称SGPT)是人体肝脏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酶,当肝脏受损或发生肝病时,血液中ALT升高,表示肝功能障碍.20世纪80-90年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将ALT列为献血者筛查项目;但自从1999年美国率先将ALT检测从献血者筛查项目中取消以后[1],不但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输血医学工作者热议,而且至今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将ALT检测项目从献血者选择标准中取消.我们认为,针对我国的国情和献血者的现状,有必要重新评估猷血者ALT检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赵钧锋  李翔宇  王迅 《大医生》2023,(3):119-122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模型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SRC-1)的表达,并分析SRC-1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构建SRC-1敲低和过表达的细胞株,免疫染色、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中SRC-1表达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钙黏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Twist相关蛋白1(Twist1)等EMT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SRC-1的平均m RNA表达log2 (T/N)比为0.58。SRC-1细胞中明显上调。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了SRC-1的上调,SRC-1蛋白在肿瘤细胞中明显过表达。肿瘤细胞中SRC-1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高表达;在几种细胞系中检测了SRC-1的蛋白表达,发现SRC-1在人脑胶质细胞U251和U87MG中高表达,在人脑胶质细胞T98MG、LN229及SVG p12中低表达;使用慢病毒的shRNA表达系统抑制细胞系中的SRC-1的表达,SRC-1蛋白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经一次性治愈,2例复发,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后治愈。结论;微创钻7L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存在简便、安全、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肉桂配伍"黄柏-知母"药对对肾盂肾炎大鼠肾脏及血清样本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肉桂反佐配伍治疗肾盂肾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肾盂肾炎大鼠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滋肾通关方组(采用肉桂配伍"黄柏-知母"药对)及药对组(采用单纯"黄柏-知母"药对)进行比较;以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XCL2]在各组大鼠血清中的含量,进行药效学考察。结果:(1)阳性药组、滋肾通关方组及药对组大鼠机体状况均有改善。通过比较病理切片,滋肾通关方组与阳性药组大鼠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黄柏-知母"药对组。(2)模型组大鼠的IL-1α、IL-1β、TNF-α、IL-6、MCP-1及CXCL2含量均较对照组更高,而且模型组大鼠血清IL-α、CXCL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药组、滋肾通关方组及药对组大鼠体内炎症因子含量相对模型组均有降低;其中,滋肾通关方组大鼠血清IL-1α含量、阳性药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与模型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柏-知母"药对反佐配伍少量肉桂后,能够促进黄柏、知母中活性成分下调IL-1α、IL-1β、TNF-α、IL-6、MCP-1及CXCL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影响下游炎症因子的免疫应答,进而起到抗炎以及保护肾脏等泌尿系统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王迅 《河南中医》2016,(1):82-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口服通窍活血汤。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Enah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胃癌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行胃癌根治术病人97例,使用免疫组化标记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的Enah,并计算目标蛋白光密度值,分析2种组织中Enah的表达差异。以胃癌组织内Enah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将病人分为Enah高表达组(n=48)和低表达组(n=49),比较2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术后5年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Enah是否为胃癌术后5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Enah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1)。Enah高表达组在病理分级为G3~G4、T分期为3~4期、CEA≥5μg/L及CA19-9≥37kU/L的比例均高于Enah低表达组(P<0.05)。Enah高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Enah低表达组(P<0.01)。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病理分级为G3~G4、Enah高表达及CA19-9≥37kU/L是影响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Enah在胃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肿瘤进展相关,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8.
李雪军  王迅  蔡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957-1957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受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其原因很多,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如能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将有助于提高其抗感染能力.本文就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透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指导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早期夹闭手术的价值。方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8例均于出血48h内行3D-CTA检查,明确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诊断后,依据3D-CTA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于发病72h内完成动脉瘤夹闭手术。结果 28例患者3D-CTA检查均发现前循环动脉瘤,其中单个动脉瘤26例,2个动脉瘤2例;28例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术中证实3D-CTA诊断;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Ⅴ级6例,Ⅳ级10例,Ⅲ级5例,Ⅱ级5例,Ⅰ级2例。结论 3D-CTA是诊断前循环动脉瘤的一种简便、快速、无创的方法,可为破裂动脉瘤的早期夹闭手术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40.
优化血小板制品中细菌基因组抽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裂解液加热煮沸法抽提细菌基因组DNA.方法:选取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分别应用五种不同方法抽提细菌基因组,Tag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抽提产物.并在两种细菌中验证chelex-100抽提方法的灵敏度.结果:对相同浓度的大肠埃希菌、金葡菌样品进行抽提时,chelex-100加热煮沸法抽提所得样品在后续荧光定量PCR检测中CT值均为最小.应用该方法对两种细菌进行抽提鉴定时,灵敏度可达到每毫升个位菌数.结论:chelex-100裂解液加热煮沸法抽提细菌基因组DNA操作简便、省时、经济,为血液标本细菌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