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2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438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867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74篇
  7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头皮针与留置针连接的2种固定方法在输液过程的稳定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10月4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将胶布横贴以固定头皮针针柄于皮肤,称为"一"字型横贴固定法;改良组采用将胶布横跨针柄下方向上交叉的固定方法,称为"又"字型交叉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改良组在针管部分滑出、针头全部滑出、感染及针刺伤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又"字型交叉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不宜滑脱,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减少反复插入,避免感染;方便又实用,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诊断大肠粘膜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大肠粘膜病灶予以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对大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6.97%,高于肠镜(71.21%);超声内镜检查对肠外压性隆起与粘膜下肿瘤的诊断率均是100%,显著较肠镜高(33.33%和40.63%);但超声内镜检查对肠癌与息肉的诊断率与肠镜的检查结果相近。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在大肠粘膜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为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提前用药对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海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2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用药组每天肌肉注射西红花苷1次(50mg/Kg),对照组每天肌肉注射相同剂量的0.9%Nacl,连续给药3天后运至高海拔低氧环境,在第1、3、5、7天观察取材。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1的蛋白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IGF-1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寻台潜伏期在第1、3、5天明显缩短(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用药组各组大鼠海马的IGF-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第1、3天最为明显(P<0.01)。RT-PCR法检测显示用药组各组大鼠海马的IGF-1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第1、3天最为明显(P<0.05)。结论西红花苷提前干预给药,可以提高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海马IGF-1的表达量,同时能够改善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GF-1表达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肺癌肿瘤干细胞分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经盐酸阿霉素(ADM)诱导的人肺腺癌SPC-A-1(SPC-A-1/ADM)细胞系中的ABCG2 +和ABCG2 -细胞,流式细胞术和裸鼠体内移植针对ABCG2 +和ABCG2 -细胞体内的成瘤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SPC-A-1细胞中的荧光强度平均为(1.001±0.014)×10 2,明显低于SPC-A-1/ADM细胞的(10.257±0.023)×10 2(t=17.320,P=0.001)。SPC-A-1细胞ABCG2/BCRP-FITC处理组与SPC-A-1细胞对照组(t=5.269,P=0.021)和SPC-A-1细胞同型对照组(t=6.869,P=0.01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C-A-1/ADM细胞对照组与SPC-A-1/ADM细胞同型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2,P=0.015)。SPC-A-1/ADM 细胞 ABCG2/BCRP-FITC 处理组阳性率为9.8%,是SPC-A-1细胞组的39.84倍。SPC-A-1/ADM 细胞 ABCG2/BCRP-FITC 处理组与SPC-A-1/ADM细胞组(t=9.120,P=0.005)和SPC-A-1/ADM细胞同型组(t=8.257,P=0.006)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 群细胞阳性率是 A 群细胞的 684 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5,P=0.001),且 B 群细胞的荧光强度较强。接种SPC-A-1 细胞、A群细胞和B 群细胞的裸鼠平均成瘤体积分别为(6.96±1.82)、(6.70±2.55)和(9.17±2.41)mm 3,以接种B群细胞组最高,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2,P=0.086)。接种B群细胞组的成瘤率为75.00%,明显高于SPC-A-1 细胞组和A 群细胞组(F =19.780,P=0.002)。结论 ABCG2抗体与免疫磁珠分选法结合可以从人肺腺癌 SPC-A-1/ADM 细胞系内分离ABCG2 +细胞,其在裸鼠体内成瘤情况良好,可用于肺癌肿瘤干细胞的分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估骨吸收抑制剂对猕猴皮质骨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0只雌性猕猴(18~22岁)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NT)、低剂量依降钙素组[0.5 U/(kg·d),ELL]、高剂量依降钙素组[5 U/(kg·d),ELH]、低剂量阿仑膦酸钠盐组[10μg/(kg·d),ALL]和高剂量阿仑膦酸钠盐组[100μg/(kg·d),ALH]。皮下注射给药29周,每周2次。处死前静脉注射钙黄绿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中段横截面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5组左侧股骨截面总面积(Tt.Ar)、皮质骨面积(Ct.Ar)、髓腔面积(Ma.Ar)、类骨质周长(O.Pm)和类骨质宽度(O.W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各组皮质骨骨吸收腔周长(E.Pm)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ALH组骨矿沉积率(MAR.)低于对照组(P=0.049)。ELL、ALL、ALH组修正后的沉积速率(AJ.AR)低于对照组(P=0.040、0.018、0.09)。各组骨矿化延迟时间(Mlt)、修正后的骨矿化延迟时间(O.Wi/AJ.AR.)和骨形成率(BF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0.110、0.122)。结论降钙素及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皮质骨破骨细胞功能抑制皮质骨的骨重建,二膦酸盐作用强于降钙素。降钙素及阿仑膦酸钠能不同程度地影响MAR,但对Mlt及总BFR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血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脓毒症患儿80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5 d内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不同病情脓毒症患儿上述指标,依据脓毒症患儿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其入院5 d内平均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对小儿脓毒症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观察组入院第1 天至第5 天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IL-10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第1 d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患儿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高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而IL-10低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而IL-10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NT-proBNP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大于CRP、IL-10及TNF-α。 结论脓毒症患儿入院5 d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且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应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97.
目的〖KG*2〗观察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不同病因分型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发病48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4例,按愿意接受阿加曲班治疗的患者依据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42例,心源性栓塞型(cardiac embolism,CE)39例,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38例。入院后7 d内每天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同时联合阿斯匹林100 mg等常规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后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量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住院期间消化道、皮肤黏膜、颅内等部位出血以及病情恶化、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HTH〗结果〖KG*2〗3组治疗后NHI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BI指数均呈升高趋势,CE组变化幅度最大,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LAA组和S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TOAST病因分型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均可获益,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其中CE类型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骨吸收抑制剂对卵巢切除大鼠脂类代谢及骨钙素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共1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8只.3月龄时选取其中4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OVX组、OVX+ EE2组、OVX+ Rlx组、OVX+ Aln组),另一组行假手术(Sham组).OVX组及Sham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余下3组分别注射阿仑膦酸钠(Aln)、雷洛昔芬(Rlx)、雌激素(EE2),每周注射5次.分别在卵巢切除术后4周、10周及20周测定大鼠血脂、骨钙素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OVX组与Sham组相比体重增加,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脂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可有效调节卵巢切除导致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体重下降及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OVX组骨钙素水平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仑膦酸钠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最低.随着时间推移,Sham组及OVX组骨钙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而OVX+EE2组、OVX+ Rlx组及OVX+ Aln组骨钙素表现为持续降低.结论 骨吸收抑制剂能够降低骨钙素水平,从而降低卵巢切除导致的高骨转换率,防止骨量丢失.此外,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在预防骨丢失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调节卵巢切除引起的脂类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