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312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216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52例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溶栓效果、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同时探析治疗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和溶栓时间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后完全再通率为63.46%,溶栓后NIHSS评分(12.55±3.6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0.58±2.64)分(t=12.7854,P=0.0000);治愈率为67.31%,6例(11.54%)溶栓后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无一例死亡;静脉溶栓时间≤180 min者预后良好率82.61%,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时间>180 min者的预后良好率(44.83%)(χ2=7.7357,P=0.0054);NIHSS评分≤20分者预后良好率为90.91%,明显高于NIHSS评分>20分者预后良好率40.00%(χ2=13.8982,P=0.0002);溶栓后90 d BI指数评分优良率为84.62%。结论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较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且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牙体牙髓治疗中常用的骨水泥材料Biodentine与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rate,MTA)在与血液接触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变色原因。方法制备直径5 mm、高3 mm的Biodentine和MTA圆盘,将每种材料的24个圆盘随机分配到去离子水组和脱纤维羊血组中,浸泡1 d和7 d后进行后续检测。进行各类检测的3个时间点为:圆盘固化脱模后即刻、浸泡1 d和7 d后。检测指标如下:在同样光照环境下对圆盘进行拍照,直观比较两种材料的颜色变化;采用比色仪检测两种材料的色度;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材料的表面形态;使用X射线能谱仪测量两种材料各元素含量。结果肉眼观察到与脱膜后即刻相比,在脱纤维羊血组浸泡1 d后仅MTA在明暗度上发生改变,脱纤维羊血组浸泡7 d后Biodentine与MTA颜色均加深变红,但MTA暗度明显增加。比色仪结果显示脱纤维羊血组MTA的7 d色差值ΔE(21.257±0.955)大于Biodentine的7 dΔE(5.833±0.501)(t=24.781,P<0.001);MTA材料自身变色随着与血液接触时间延长而加深,其7 dΔE与1 dΔE(6.233±0.88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56,P<0.001);而Biodentine材料自身变色随时间延长则无统计学意义[7 dΔE与1 dΔE(6.790±0.831)相比,t=1.707,P=0.163]。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用脱纤维羊血浸泡7 d后,MTA表面孔隙率大于Biodentine,且MTA的晶体边缘相较Biodentine也更为圆钝。X射线能谱仪检测显示:在脱纤维羊血组浸泡7 d后MTA中氧元素含量下降、铋元素含量上升;与此同时Biodentine因阻射能力低未被检测出锆元素,但其他元素含量稳定。结论Biodentine在与血液接触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优于MTA,这主要与Biodentine表面孔隙率小、阻射剂成分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43.
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的失盐性肾小管疾病,以低钾性碱中毒、低镁血症、低钙尿症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主要表现。本研究报道了1例误诊尿崩症的GS患儿的诊治过程,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GS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随访策略,并强调基因检测在本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应提高对GS的认识水平,做到早期诊断并治疗GS。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观察,探讨益肾固精方干预DN肾小管间质损害作用及机制。方法:临床纳入66例早、中期DN患者进行益肾固精方联合缬沙坦(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缬沙坦(西药组)治疗比较,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血脂、纤维蛋白原(Fbg)、血粘度、血白蛋白(Alb)及肾脏损伤血、尿液标志物变化。结果:共纳入观察病例66例,脱落及剔除共6例,最终纳入统计60例。治疗前后比较:(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用西药组(P0.05),前者证候疗效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后者的76.7%(P0.05)。(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MA)(P0.01)、血尿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P0.05)、血脂、Fbg、血黏度(P0.05,P0.01),提升血Alb(P0.05),尤其在降低尿MA、Fbg方面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组。结论:益肾固精方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候,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凝血因子,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降低尿蛋白的异常排泄,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45.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益气固摄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益气固摄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Meta分析。结果:纳入12项临床研究,共936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益气固摄法可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提高总缓解率,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结论:中医益气固摄法在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提高缓解率、降脂等方面上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与阿托伐他汀组(20 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Vaspin水平,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变化。结果:药物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与血TC、TG、LDL-C、HDL-C和hs-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更能有效增高血清Vaspin水平。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川黄方对2~4期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纳入84例CKD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黄方汤剂口服及浓煎剂灌肠,两组疗程均为2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为4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BUN、U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eGF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Scr、BUN水平降低程度及eGFR水平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P0.01);两组患者的24 h U-pro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24 h U-pro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O-1、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HO-1、SOD水平升高程度及MDA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川黄方能有效减轻CKD合并AKI患者的肾损伤、保护肾功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8.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方针,也是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两大医学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陈凯先院士表示,从建立中西医统一的新医学的长远目标来看,当前中西医结合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还需要长期努力。研究者们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立足实践,勇于探索,科学发展中西医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9.
膜性肾病病性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病机关键是以湿热瘀阻、气化不利为主,继而影响三焦及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湿热之邪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中,应以"调补分化"法治疗本病,即调畅气机、宣通三焦;补益虚损、健运三焦;分消湿热、疏利三焦;化瘀活血、凉血清热。临证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辨明湿热偏颇轻重,三焦同调,肺、脾、肾兼治,注重察舌验脉是否相契合,谨守病机,随症化裁,平和缓图,切不可概以虚证论之而孟浪进补。  相似文献   
50.
黄萍  王怡  陈博  郭蕾  刘志宏  齐进  邓廉夫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69-2176
背景 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发生膝关节变形、活动受限、步态异常等改变,预示KOA是与运动学、动力学等生物力学因素关系密切的一种疾病。而目前临床上缺乏对这些运动学、动力学指标的客观定量评定指标。目的 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解析KOA患者的病情,为临床医生治疗、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7年6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双KOA患者10例作为KOA组,另外招募无膝关节疼痛的健康中老年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英国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行走测试,并分析受试者的步行情况和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KOA患者存在明显的步态和生物力学特征:步频、跛行指数、步长、步幅、步速均缩短,双足支撑期、单足支撑期、一步时间、步行周期均延长(P<0.05);膝关节屈曲角峰值,冠状面最初角度,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膝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膝关节角速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峰值和平均值均减小(P<0.05);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减小(P<0.05);Y轴和Z轴方向地板反作用力峰值减小(P<0.05)。结论 KOA患者关节内及其周围生物力学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下肢运动出现了异常。而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KOA患者和正常人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指标,为KOA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