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9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81.
为了探讨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结合钼靶摄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对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术前行钼靶摄片和(或)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共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术前行细针穿刺,阳性率78.4%,假阴性率21.6%.165例钼靶摄片患者中,阳性率为70.9%,假阴性率29.1%.联合检查93例,阳性率93.5%,假阴性率6.5%.钼靶摄片和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摄片与联合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与联合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结合钼靶摄片是术前诊断乳腺癌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对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巢蛋白(Nestin)、干细胞因子(SCF)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基因的表达。方法 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缺血1.5h再灌注2h、6h、12h、24h、2d、3d、7d、14d组和假手术组,每组4只。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estin、SCF和NCAM mRNA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皮质和纹状体区Nestin、SCF和NCAM mRNA均有微弱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 mRNA表达增高,皮质除再灌注2h以外、纹状体除再灌注2、6h以外,其余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CFmRNA表达,皮质除再灌注2、6、12h以外,纹状体除再灌注2、6h以外,其余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NCAM mRNA于再灌注2h后在皮质和纹状体区开始表达,分别于再灌注12h和1d达高峰,7d后逐渐减少,14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SCF mRNA表达可能具有促进神经千细胞增殖作用,NCAM表达可能参与了损伤后脑组织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83.
肝康对HBV转染细胞表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2.15细胞系模型,连续13d检测HBsAg、HBeAg、HBV-DNA,动态观察肝康对其的抑制作用。结果:①均有一个相似的药物作用曲线,即从用药到见效需3~4d,较强的抑制可维持3~5d,然后逐渐减弱、消失;②分泌、复制越是旺盛,抑制作用越强;③有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附蛋白 (E cadherin)在乳腺肿瘤增殖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 10例正常乳腺组织、2 8例乳腺良性肿瘤及 4 0例乳腺恶性肿瘤标本 ,以半定量反转录PCR(RT PCR)检测E cadherin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乳腺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E cadherin的表达 ,分别为 (85 .3± 15 .7) %和 (80 .1± 2 1.2 ) % ,二者无显著差异(P >0 .0 1) ;而在恶性肿瘤组织中 ,E cadherin的表达则明显下降 ,仅为 (2 8.4± 16 .0 ) % (有淋巴结转移 )和 (42 .5± 19.1) %(无淋巴结转移 ) ,且与肿瘤的分级相关。结论 E cadherin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降低 ,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E cadherin表达的缺失或低表达 ,可能是导致乳腺癌高转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5.
李南林  王岭  杨华 《医学争鸣》2001,22(22):2067-2067
0 引言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泰素和表阿霉素均表现出强抗癌活性 ,然而联合治疗的最佳方案仍不明确 .我们探讨表明泰素和表阿霉素联合应用每周 1h方案的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自 2 0 0 0年以来 ,我科收治 18例未经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化疗方案为 1h输注泰素 30 mg· m- 2·wk- 1 ,表阿霉素 2 5 mg· m- 2· wk- 1 ,连续化疗 6 wk.所有患者每周化疗均给予 G- CSF 2~ 4d,分别在第 0 ,2 ,4,6 wk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左室功能 (L VEF)检查 ,评估心脏毒性患者特点 :中位年龄 5 5岁 (36~ 6 9岁 ) ;15例体力状况 (PS) 0~ 1分 ,3例 PS2…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应用TH胶(含显影剂的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手术技巧,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1986-2000行该术式治疗的136例门脉高压症患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栓塞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术后1a再出血率1.0%(1/97),3,5,7a再出血率分别为6.2%(6/97),16.0%(16/97)和21.1%(21/97),与传统断流术相比有显下降(P<0.01)。结论 应用TH胶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症,手术较安全,创伤小,止血彻底,再出血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7.
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TC)细胞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达及其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 leotides,ASODN)对其表达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为甲状腺癌治疗探索基因治疗新途径。方法体外培养TC细胞,不同浓度的TERT ASODN和正义寡核苷酸(SODN)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TC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TERT mRNA的表达,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在不同浓度的TERT ASODN和SODN作用下TC细胞生长活性及其生长抑制率。结果体外培养TC细胞可表达TERT mRNA,在5、10μmol/L ASODN作用下,TERT mRNA的表达明显受抑制;TERT ASODN能明显抑制TC细胞增生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C细胞可表达TERT mRNA,一定浓度TERT ASODN能序列特异性地抑制TC细胞TERT mRNA表达和增生活性,有望进一步用于TC的治疗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8.
荷VX2移植性乳腺癌兔区域淋巴组织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浩  姚青  李郁  王岭  凌瑞  杨华 《肿瘤》2006,26(7):636-640
目的:研究对荷VX2乳腺癌兔实施区域淋巴组织靶向化疗后的局部淋巴结药物浓度及治疗效果。方法:40只雌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VX2肿瘤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乳腺癌模型,腋淋巴结最大径达到5mm时开始治疗。A、B组分别给予肿瘤周围皮下注射卡铂活性碳混悬液(carboplatinactivatedcarbonsuspension,CPCH)或卡铂水溶液(carboplatinsolution,CPSol);C、D组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射CPSol或生理盐水。A、B、C组每次治疗药物剂量5mg/kg,每48h重复给药1次,治疗3次,48h后切除肿瘤、腋窝淋巴结及所有发现的远处转移灶,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及淋巴结体积变化,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AAS)测定卡铂浓度,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肿瘤及转移灶坏死情况,RTPCR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与静脉或局部注射CPSol相比,局部注射CPCH可明显增加淋巴结内的药物浓度,并对淋巴结癌转移灶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疗效,淋巴结增长减缓,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大量死亡,PCNA表达降低。静脉注射CPSol可有效抑制乳腺或远处转移灶内的癌细胞增殖,而局部注射CPSol或CPCH无此效果。结论:区域淋巴组织靶向化疗对乳腺癌淋巴途径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辅助用于全身治疗。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纳米微粒-碘油乳剂经动脉给药对兔肝肿瘤的疗效.方法将丝裂霉素纳米微粒与碘油制成乳剂,建立兔肝VX-2移植癌改良模型并随机分为六组,经肝动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NS)、碘油(Lipi)、游离丝裂霉素(MMC,0.4 mg/kg)、游离丝裂霉素加空白纳米微粒(MMC+NP,0.4mg/kg)、丝裂霉素纳米微粒组(NMMC,0.4 mg/kg)与丝裂霉素纳米微粒-碘油乳剂(Lip-NMMC,0.4 mg/kg).结果经Lip-NMMC治疗的兔生存期显著延长,P<0.01;与其他各组相比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更为明显,P<0.01;肿瘤坏死更广泛,更彻底.结论与其他各组相比,Lip-NMMC经动脉给药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乳腺癌局部注射卡铂-活性碳后的淋巴趋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原发灶周围皮下注射卡铂-活性碳混悬液(CP-CH)后是否提高腋窝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方法:3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在乳腺癌原发灶周围皮下,一组患者注射CP-CH,另一组患者注射卡铂水溶液(CP-Sol)作为对照。给药后1、12、24、72小时分别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每组4例),术中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淋巴结内卡铂浓度。结果:CP-CH组给药后1、12、24、72小时淋巴结中卡铂浓度分别为11.23±5.66μg/g、26.40±11.18μg/g、18.72±7.14μg/g、15.44±6.92μg/g,CP-Sol组在相应各时间点则分别为0.24±0.06μg/g、0.13±0.08μg/g、0.12±0.04μg/g,第72小时淋巴结内未检测出卡铂。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局部注射CP-CH后有良好的淋巴趋向性,可显著提高腋窝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