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1篇
  4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表皮生长因子与卵母细胞、胚胎的体外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培  彭弋峰 《医学综述》2003,9(11):653-655
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是StanloyCohen于 196 2年从成年雄鼠颌下腺分离提纯出的一种单链多肽。EGF作为一种局部调节因子 ,广泛存在于人体的体液和组织中 ,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研究表明 ,EGF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等方面有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52.
张燚  吴景东  王培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745-174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线粒体DNA的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昆明种小鼠12只,作为青年组对照组(A);健康18月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五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绞股蓝皂苷对照组(D),老年白藜芦醇高剂量组(E),老年白藜芦醇低剂量组(F),以灌胃方式给药,测定皮肤组织中线粒体DNA的缺失情况。结果: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可以降低mt DNA大片段缺失的发生率和缺失占总mt DNA的百分比。结论:白藜芦醇可防止自然衰老引起的线粒体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中叶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8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叶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5~81岁,平均54.5岁.无症状体检发现者28例,有临床症状者52例,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咯血为临床五大症状.胸部X线片显示...  相似文献   
54.
NG2细胞,是在发育和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白质束中发现的,因表达NG2蛋白多糖而得名.NG2细胞先前被假定代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后来使用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表明,NG2细胞在体内不仅能够产生少突胶质细胞,还能产生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以及某些情况下的神经元[1].NG2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于神经元、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一类细胞亚群.此外,在发育和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区域,发现NG2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存在独特的突触联系,暗示NG2细胞除了可能作为分化成多种细胞的可塑性前体细胞群,还可能会和神经元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神经胶质网络[2].进行综述对NG2细胞的近年研究,以及其功能特性和在神经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 01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其中115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组),897例未发生心律失常(无心律失常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年龄≥65岁,男性,术前有心脏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高血压病史,胃代食管经胸内颈部或弓上吻合,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手术时间≥4 h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P均<0.05).结论 高龄,男性,术前有心脏病史、COPD、高血压,胃代食管经胸内颈部或弓上吻合,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手术时间≥4 h为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6.
药理学双语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大力推行药理学的双语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方法 加强大学生专业课前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对课程内容选择性地进行双语教学,基本知识点用中文讲解,同时教给专业名词的英语单词;还可利用考试、PBL教学、课外英语阅读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结果 这些方式不影响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供良好的引导和辅导,让学生自发或被迫地受到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结论 当前药理学的双语教学还面临诸多困难,药理教学工作者应当避免双语教学的一些误区,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推广药理学的双语教学,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药理学专业英语的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分析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12月之间在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患者中,确诊为不孕症,且原因为输卵管堵塞的患者75例,分析其病因,讨论其在女性不孕症中的影响作用.结果 75例患者中,既往人工或药物流产史60例,有急性盆腔炎病史者21例,均为人工流产后发生,反复阴道炎发病患者15例.结论 输卵管堵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既往人工流产史及反复阴道感染是导致盆腔感染、输卵管堵塞的主要原因,宣传及落实相关卫生知识,可减少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8-2010年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吗啡口服剂型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呈减少趋势。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的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结论:"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在该院得以逐步认可和推广,临床医师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9.
王培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567-568
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是一种许多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然最常见于腹部手术,但其他复杂的大手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引起术后肠梗阻,最终会导致相同的临床综合征.术后肠梗阻通常是指肠蠕动停止[1],表现为排气、排便延迟和腹胀.虽然术后肠梗阻并不被认为会威胁生命,但可以增加病人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不适,延迟术后病人获得适当的营养时间,并增加术后发病率[1,2].术后肠梗阻的并发症包括增加疼痛,营养摄人量不足,延迟伤口愈合,肺部并发症,感染,长期住院,增加了病人和医疗系统的成本[3,4].而且与病人术后肠梗阻有直接相关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相当庞大[2].以前的报告经济负担已经是每年十亿美元[5].鉴于术后肠梗阻给病人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了治疗术后肠梗阻的必要性.现在已经将术后病人如何尽早恢复胃肠功能、恢复正常饮食纳入患者快速康复重要环节[6].本文对术后肠梗阻的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做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在预防和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IVF-ET助孕,HCG日血清雌二醇(E2)〉4000pg/ml且获卵数〉/20个而取消新鲜胚胎移植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3)予临床常规处理;拮抗剂组(n=21)在此基础上加用醋酸西曲瑞克0.25mg,每日一次,共7d。检测血清E2水平,计算OHSS、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血清E2水平均逐步下降,而拮抗剂组治疗后第3、5、7天血清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拮抗剂组未出现OHSS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2.9%VS.13.0%,P=0.027),而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VS.69.6%,P=0.001)。结论GnRH拮抗剂可以降低OHSS的发生比率、减少轻度向中重度OHSS发展。GnRH拮抗剂是预防和治疗IVF-ET中OHSS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