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研究接受前列腺按摩术后的血清PSA增高者的尿液细胞学检查,评估其用于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126例PSA值增高的患者在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或术前获取前列腺液,进行瑞氏染色和脱落细胞学分级.结果 病理学结果87例(69.05%)为前列腺癌,39例(30.65%)为非前列腺癌组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一至五级分别有8例(9.19%)、13例(17.94%)、21例(24.14%)、26例(29.89%)、19例(21.84%).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100% 的特异性,在PSA≥20μg/L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57.89%).在脱落细胞学分级一至四级之间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至四级与五级之间PS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A值增高患者中行前列腺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患者具有较高的PSA值的时候,具有无侵入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前列腺活检的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22.
白书媛  王培昌 《河北医药》2013,(20):3171-3172
本研究将2009至2011年临床分离的念珠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1.1实验菌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9年1月及2011年12月住院患者气管插管吸痰、血液、中段尿、胸腹水、胆汁、穿刺点等部位分离的念珠菌835株。1.1.2质控菌株:质控菌株头状地霉ATCC 28576,白色念珠菌ATCC14503。1.2仪器及培养基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糖化清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值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等指标在肝硬化等5种肝脏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伴随或不伴随2型糖尿病(2DM)的肝硬化和肝癌等患者,测定并分析其GA/HbA1c比值以及GGT和PT-INR的改变。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GA/HbA1c比值应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不伴DM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GA/HbA1c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伴随2DM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GA/HbA1c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HbA1c比值对不伴DM的肝硬化患者的诊断界值为3.55,GA/HbA1c比值对不伴DM的肝癌患者的诊断界值为3.41,GA/HbA1c比值与GGT和PT-INR对上述5种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无相关性。结论关注GA/HbA1c的比值的变化对不伴2DM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4.
刘辰庚  王培昌 《山东医药》2011,51(28):34-37
目的建立人血清抗碳酸酐酶(CA)Ⅲ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抗CAⅢ抗体水平进行初步调查。方法使用抗CAⅢ抗体标准品、CAⅢ及相应酶标抗体建立血清抗CAⅢ抗体ELISA检测方法,验证试剂稳定性、标本保存稳定性,并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抗干扰性等方法学评价;各项技术指标均合格后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抗CAⅢ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成功建立ELISA检测人血清抗CAⅢ抗体的方法,其批内精密度为6.2%,批间精密度为8.2%,灵敏度为0.025,回收率为106%,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试剂稳定性和标本保存稳定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抗CAⅢ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相(P〈0.05),阳性率分别为43%和18%。皮肌炎和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清抗CAⅢ抗体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未出现阳性结果。结论使用现有市售试剂进行人血清抗CAⅢ抗体的ELISA检测是可行的,抗CAⅢ抗体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不同混匀方法对末梢血标本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测定新鲜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全血标本的WBC、RBC、HB和PLT做为混匀对照组,然后将标本分装到Eppendorf管中静置30 min,用颠倒混匀8次、手指轻轻拨动8次、摇床10 min和手指弹3次混匀共4种方法处理后上机检测,各种混匀方法与混匀对照组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颠倒混匀组、手指轻轻拨动组和手指弹混匀组的WBC结果与混匀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4个组的RBC,HB和PLT结果与混匀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颠倒混匀组、手指轻轻拨动组与混匀对照组的相关系数均>0.995。结论手指轻轻拨动8次的混匀方法能够达到混匀的目的,符合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6.
刘宇  王培昌 《河北医药》2016,(19):2885-2890
目的:通过对范可泥贫血症( fanconi anemia, FA)家系DNA聚合酶基因突变分析,初步观察其稳定突变位点,为上述疾病易感基因风险突变位点的进一步确定奠定基础。方法 FA家系15例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家系先征者DNA聚合酶基因家族POLA、POLB、POLD1、POLD2、POLE、POLG测序,检测突变位点,并分析筛选有义突变位点;对家系成员在先征者有义突变区域直接测序。结果 FA患儿DNA聚合酶的外显子共有四个突变位点。其中, POLD119p13殮.3-13.4 EXON250403975 G>A,密码子由CGU变为CAU,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组氨酸;POLE112p24.3 EXON43-44132688389 A>G,密码子由GAG变为GGG,编码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甘氨酸;家系中患儿的母亲、外祖父发生POLD1 EXON250403975 G>A;家系中患儿的外祖母、外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二伯、四伯、大姑、二姑、两个堂姐均发生了POLE1 EXON43-44132688389 A>G。结论通过对FA家系成员在上述已经筛选出的两个突变位点进行测序,该家族成员广泛携带这两个突变位点。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位点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可能为FA疾病的稳定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神经型布鲁菌病(NB)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过程,为提高临床和实验室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诊疗提供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的12例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及脑脊液(CSF)培养等病原学检查、影像学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与非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比较平均发病年龄,CSF白细胞数、蛋白含量、氯化物、葡萄糖水平等。 结果12例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43 ± 14)岁;10例患者来自流行地区,9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其中3例既往诊断布鲁菌病;1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6例有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表现;3例患者表现为复视、视力下降;伴有听力减退伴步态不稳,肢体麻木无力,精神状态改变者各4例。血清布鲁杆菌凝集试验阳性(100%)较CSF凝集阳性率(58.3%)和CSF培养阳性率(46.1%)对临床诊断神经型布鲁菌病价值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2.68、P = 0.005,χ2 = 73.79、P = 0.005);12例NB患者CSF白细胞数(单核为主)和蛋白均不同程度升高,葡萄糖、氯化物正常或减低,与非NB感染者相比,CSF葡萄糖检测具有重要价值(P均< 0.05)。给予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利福平+头孢曲松治疗后12例患者均预后良好。 结论神经型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或漏诊,非疫区医务人员应重视CSF血瓶培养及布鲁杆菌凝集,加强多学科协作交流以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评价该情况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PDW的标本,采用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大小、聚集、小红细胞及细胞碎片等; 对该类标本行手工血小板计数,并比较其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的一致性; 复查PDW。结果 在200例PDW未检出的标本中104例(52%)可见大血小板,36例(18%)可见血小板聚集,28例(14%)可见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32例(16%)无明显形态异常; 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或细胞碎片标本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与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PDW,有64例(32%)标本有结果,其中以大血小板标本为主(50例)。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PDW的原因主要有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等,该类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异常,应行血小板手工计数校正。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粪便标本分离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血清型与毒力基因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某院健康体检者及住院非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KPN,检测其黏液表型、 6种荚膜血清型(K1、K2、K3、K5、K54和K57)及6种毒力基因(rmpA、fimH、Aero、mrkA、wabG和ironB),分析不同黏液表型、不同人群来源菌株荚膜血清型与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收集粪便标本510份,其中健康体检者92份,住院非腹泻患者418份,分离KPN 107株(健康体检者19株,住院非腹泻患者88株),粪便标本KPN总分离率为20.98%,其中高黏液表型菌24株,非高黏液表型菌83株。分离的KPN中6种血清型和6种毒力基因均有检出,以K1、K2、K57、K54血清型为主(48.60%);毒力基因mrkA和wabG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0.65%、83.18%),rmpA+fimH+Aero +mrkA +wabG基因同时检出最常见(30.84%),主要分布于K1、K2、K57、K54血清型中。rmpA和Aero毒力基因主要在K1、K2、K57、K54血清型中检出。健康体检者KPN血清型以K1型为主(26.32%),未检测到K3和K57型;住院非腹泻患者6种血清型均有检出,以K1、K2、K57、K54为主。高黏液表型菌同时携带4种毒力基因以上者占83.33%(20/24),高于非高黏液表型菌的32.53%(27/83)(χ2=19.51,P<0.01)。高黏液表型菌中K1、K2、K57、K54血清型总检出率为91.67%(22/24),高于非高黏液表型菌的36.14%(30/83); rmpA、Aero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为95.83%,均高于非高黏液表型菌组(分别为31.32%、30.12%)(均P<0.05)。结论粪便中分离的KPN均检测到强毒力荚膜血清型和多种毒力基因,尤其在高黏液表型菌和住院患者分离菌中,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名实行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学生为研究组,既往实行传统教学模式的20名学生为对照组,通过理论考核、病原诊断分析、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价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出组考核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和病原诊断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可加强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未来的工作。CBL联合MDT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微生物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