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四逆汤复方环境中乌头生物碱的体内吸收动力学特征。运用大鼠肝门静脉和颈静脉双位点插管技术取血,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求算表观吸收系数,分析四逆汤喷干粉中3种乌头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四逆汤喷干粉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表观吸收系数分别为0.336,0.090,0.176,新乌头碱的体内吸收程度优于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结果表明,肝门静脉和颈静脉双位点插管技术是一种研究药物肠道吸收的有效方法。大鼠灌胃四逆汤喷干粉后,3种乌头生物碱均可吸收入血,但吸收程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2.
2002年4月~2010年7月,我们对19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患者以股骨头为模板进行复位固定,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李宝明  王国伟 《吉林医学》2011,(11):2137-213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严重头痛疗效。方法:将10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后严重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5~5.0 mg,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胶囊,餐前顿服0.3 mg,2次/d,两组均连用10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6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布洛芬,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4.
原发性肝癌常易侵犯邻近的血管系统,如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等,造成肝内和肝外转移,而肝癌合并右心房癌栓的发生率则很低.国外仅见个例报道,而我国作为肝癌大国系统报道也较为少见.本文收集9例经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综合确诊的原发性肝癌伴右心房癌栓CT、DSA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认识.  相似文献   
85.
无论何种创伤、战伤或灾害损伤抢救能否成功,经验证明,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为此我科自2002年7月-2003年7月在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制定了严格有效的护理抢救程序,使严重创伤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为453例患者实施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我们自2001年1月~2002年3月对38例断指再植的病人实行了有计划的、系统的康复护理,通过对此组病人的跟踪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2.1%,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实验性咬合紊乱所致大鼠髁突软骨改建过程中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以及雌激素合成关键酶--芳香化酶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前移大鼠第一磨牙的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咬合紊乱模型,6周后取材,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大鼠髁突软骨中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以及芳香化酶的表达变化,并通过计算阳性细胞密度来探讨各物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中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芳香化酶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雌性组尤为明显。结论:雌激素及其受体参与了实验性咬合紊乱所引起的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制备聚丙烯酸(PAA)修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MSNs)载三氧化二砷(ATO)纳米粒(PAA-ATO-MSN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共沉淀法制备氨基改性MSNs,静电吸附载入ATO,PAA酸碱共轭制备PAA-ATO-MSNs。采用透射电镜、小角粉末衍射仪、氮气吸脱附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激光粒度仪等考察其理化性质;高速离心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选用磷酸盐缓冲液(PBS)(p H 5.0、6.0和7.4)作为释放介质,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大鼠尾iv给药后,考察ATO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制备的PAA-ATO-MSNs透射电镜下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58.60±1.32)nm,Zeta电位为(-28.40±0.34)m 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40.95±3.21)%和(11.42±1.75)%。体外释药具有p H值响应性,累积释药量随p H值减小而增大。药动学研究表明,与ATO原料药和ATO-MSNs相比,PAA-ATO-MSNs给药后ATO的t1/2β显著延长,AUC显著增大(P0.01)。结论 PAA-ATO-MSNs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p H值响应性及缓释特性,能明显改善ATO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该载体作为ATO肿瘤靶向递药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本实验拟制备载白藜芦醇的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NH2-MSN-RES),以期提高白藜芦醇(Res)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改良的Stober法合成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NH2-MSN),发明了反复饱和溶液吸附法载入白藜芦醇制备载白藜芦醇的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MTT法考察载体对Caco-2的细胞毒性,研究载体对白藜芦醇的跨膜转运能力和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结果 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氨基成功修饰,呈圆整球形,分布均一,对Caco-2细胞无明显的毒性。反复饱和溶液吸附法吸附8次,载白藜芦醇的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载药量为(19.26±2.51)%,体外释药呈现明显的缓控释特性,载白藜芦醇的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Caco-2细胞单层模型具有良好的跨膜转运能力。药动学参数表明,载白藜芦醇的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AUC0-t是白藜芦醇溶液的2.58倍,并且t1/2tmaxρmax显著提高,同时载体使白藜芦醇由单室模型变为二室模型。结论 改良的Stober法成功合成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反复饱和溶液吸附法能够有效提高载药量,载白藜芦醇的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提高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种有前景的口服给药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筛选和优化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处方,制备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并初步考察其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抑瘤作用。方法 通过柱前衍生化处理,建立GC测定鸦胆子油中油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转相法制备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佳处方;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观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构建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以瘤重和瘤体积变化为指标,初步考察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对大鼠脑胶肿瘤的抑瘤作用。结果 建立了GC测定鸦胆子油中油酸含量的分析方法,筛选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最佳处方为油相肉豆蔻酸异丙酯35%,鸦胆子油(含1%冰片)35%,乳化剂Cremopher RH40 18%,Labrasol 12%,纳米乳外观呈圆整球形,平均粒径(47.60±0.57)nm,PDI为(0.22±0.01),Zeta电位为(1.06±0.12)mV,载药量(0.424 1±0.005 6)mg.mL 1。抑瘤实验显示,模型组、鸦胆子油注射剂组、鸦胆子油纳米乳组和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组的瘤重分别为(1.32±0.19),(0.84±0.08),(0.76±0.06)和(0.57±0.10)g,肿瘤体积分别为(72.2±9.4),(44.2±5.1),(42.3±4.9)和(27.9±2.5)mm3,鸦胆子油注射剂组、鸦胆子油纳米乳组和冰片鸦胆子油纳米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6.49%,42.80%和56.94%。结论 所筛选的最佳处方采用转相法制备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粒径分布均匀,油酸含量较高,稳定性较好。同时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对大鼠胶质瘤相对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初步推断冰片可能促进鸦胆子油跨过血脑屏障来提高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