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本实验以国产KR—Ⅱ型喷射呼吸机对10只犬施行高频喷射通气(HFJV),结果表明,当工作压80000帕,吸呼时间比1:1.2,喷嘴口径为1.6mm时,高频喷射通气频率为120次/分,效果较佳,当频率为230次/分,随通气时间的延长,pH值逐渐降低,Paco_2有潴留倾向。因此,作者认为国产KR—Ⅱ型喷射呼吸机在麻醉中施行高频喷射通气,如能掌握适当,可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在开胸手术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保肝降酶作用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8年数据显示,我国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7.18%,当前我国属HBV感染中流行区.  相似文献   
53.
<正>外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合作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手术质量,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外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的通力合作。山东省垦利县人民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通过对满意度调  相似文献   
54.
王凤云  朱嫦娥 《妇幼护理》2022,2(3):621-62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记录两组的平喘时间、退热时间、咯痰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症状(咳嗽、发热、精神不佳和气促)积分情况以及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平喘时间、退热时间、咯痰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咳嗽、发热、精神不佳和气促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发热、精神不佳和气促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发热、精神不佳和气促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疾病知识、急需就医知识和饮食禁忌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急需就医知识和饮食禁忌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急需就医知识和饮食禁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1例,根据给药种类的不同,分为预防组(给予PEG-rhG-CSF,n=28例)与对照组(给予rhG-CSF,n=23),再根据各肿瘤的化疗方案对骨髓抑制的风险程度不同,将两组再分为低风险骨髓抑制组、中风险骨髓抑制组和高风险骨髓抑制组3个亚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的变化情况,每个化疗周期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的发生率的不同,并对各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第1化疗周期和第2化疗周期的第3、5、7、10和14天的ANC变化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随治疗时间发生变化,不同时间的AN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和时间对ANC值有交互效应(P<0.05).两组低风险骨髓抑制组、中风险骨髓抑制组和高风险骨髓抑制组患者在第1化疗周期和第2化疗周期的第3、5、7、10和14天的ANC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ANC随治疗时间发生变化,不同时间的AN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和时间对ANC值有交互效应(P<0.05).预防组患者在第1个化疗周期和第2个化疗周期的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和FN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6/28),对照组为30.43%(7/23),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EG-rhG-CSF能够有效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和F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归纳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常用方剂及高频使用药对。方法:检索1995—2015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文献共4 055篇,经总结文献中涉及辨证分型的共593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8种证候类型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气滞证、寒热错杂证、饮食积滞证及脾胃虚寒证,并提取其辨证使用的方剂及常用药对等信息,建立Microsoft Excel 2003数据库,录入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采用Crosstabs方法进行频数分析,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胃虚弱证中香砂六君子汤居多;肝郁脾虚证常见逍遥散;肝郁气滞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虚气滞证以香砂六君子汤见长;寒热错杂证中半夏泻心汤居多;饮食积滞证中保和丸为主;脾胃虚寒证附子理中汤多见。文献中高频使用的药对组合是茯苓-白术,柴胡-白芍,党参-茯苓,茯苓-枳壳等17对。结论: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有其独特的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其基本特点,故多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证型基础上选择主方主药并进行配伍,从而扩大治疗范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还可防止主药太过,佐治其潜在副作用。  相似文献   
57.
总结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特点,将脾胃气郁、肝气郁结、肾气膹郁归纳为气郁病机,将脾虚湿困、湿阻气机概括为湿阻病机,以气郁湿阻概括本病的总体病机特点,既囊括了与本病相关的肝、脾、肾脏腑作用,也点明了病情反复发作、久病不愈的主要原因.在气郁湿阻病机的基础上,治疗以化滞调气为大法,用疏肝调气解郁之法,行健脾祛湿化滞之策...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对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合并,运用RevMan ...  相似文献   
59.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为真核生物rRNA基因(rDNA)中串联重复存在的大小亚基间的内转录间隔序列.研究表明,贾第虫rDNA包含18S、5.8S和23SrDNA,3者的内转录间隔区为ITS-1和ITS-2,前者位于18S和5.8SrDNA之间,后者位于5.8SrDNA和23SrDNA间.18S、5.8S和23SrDNA序列较保守,进化速率较慢,不同种生物间同源性较大;而ITS序列并不保守,进化速率较快,种间同源性较小,是鉴定生物种株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分子标志.研究表明,不同宿主和不同地域来源的蓝氏贾第虫虫株存在遗传学差异.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荣肝合剂对刀豆蛋白A(ConA)介导的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HBV转基因小鼠6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尾静脉注射PBS)和ConA造模组59只,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造模制作慢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将所有ConA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荣肝合剂组、茵陈组、茵陈蒿汤组及联苯双酯组;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给药组小鼠每日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各组均干预28天。末次灌胃给药后24h处死动物,取血或组织标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荣肝合剂组、联苯双酯组小鼠ALT、AST、TBiL水平显著降低(P〈0.01);荣肝合剂组、茵陈蒿汤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中SOD水平均明显提高(P〈0.01),荣肝合剂组、茵陈组肝组织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荣肝合剂组肝组织TNF-α和IFN-γ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P〈0.05,P〈0.01)。同时,荣肝合剂组降ALT、AST作用优于茵陈组、茵陈蒿汤组(P〈0.05);提高SOD水平较茵陈组、茵陈蒿汤组、联苯双酯组显著(P〈0.01);降低IFN-γ表达较茵陈组与联苯双酯组显著(P〈0.05,P〈0.01)。结论荣肝合剂对刀豆蛋白所致HBV转基因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是通过调节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抑制MDA、提高SOD)和改变Th1/Th2因子平衡(降低TNF-α、IFN-γ的表达,提高IL-10、IL-4表达)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