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社会回避和孤独感的表现上较非网络成瘾青少年严重.本研究结果也表明,青少年的社交回避和孤独感对网络成瘾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e)浓度,并用此法研究静脉给药后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色谱柱:大连依利特Kromasil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0.3%三氟乙酸溶液(含1%磷酸二氢钠盐)=2∶98,等浓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60nm,流速:0.6mL/min,柱温:30℃。大鼠(n=6)经静脉给予140mg/kg SAMe并测定血浆药物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进行药动分析。结果:SAMe能完全分离,线性范围:10~2000μg/mL,回归方程为Y=30241 X+256204,r=0.9991,日内精密度分别为2.6%,3.6%,3.9%;日间精密度分别为6.3%,4.9%,7.9%;回收率分别为107%,101%,98.3%。静脉给予140mg/kg SAMe药动学参数,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为(569.52±174.87)mg·L-1·h,半衰期(t1/2)为(2.03±0.96)h,清除率(CL)为(0.21±0.13)L·h-1·kg-1,表观分布容积(Vd)为(0.53±0.31)L/kg。结论:本实验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可用于SAMe药动学分析。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黑莓(萨尼)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77.78%。结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庚醇(27.28%)、α,α,4-三甲基苯甲醇(11.27%)、1-(1-丁炔)环戊醇(8.6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4.94%)等。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桂林地区气象及地质因素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汇总桂林市辖区12县1991-2005年伤寒副伤寒的发病资料及气温、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收集伤寒副伤寒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2个县和最低的2个县共46个乡镇地质因素资料,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和地质因素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影响分析。结果桂林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县达到69.0/10万,最低的县为7.3/10万。伤寒副伤寒多年月平均发病率与多年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无统计学相关。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岩溶分布中的岩溶区、岩性条件中的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饮用水类型中的岩溶水、地下水类型中的裸露型岩溶水-裂隙溶洞水等5个地质因素与伤寒副伤寒发病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伤寒副伤寒发病影响作用大小的地质因素依次是:岩溶区分布〉地下水类型〉岩性条件〉饮用水类型。岩溶分布为岩溶区、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岩性条件为碳酸盐岩、饮用水类型为岩溶水的乡镇其伤寒副伤寒发病等级显著高于其对应的其他地质因素类型。结论气温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相关;岩溶区分布是影响桂林市伤寒副伤寒发病最重要的地质因素;岩溶区、碳酸盐岩岩性地质类型、裸露型岩溶水地下水类型、岩溶饮用水类型为影响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活性多糖(Active Polysaccharides from YuPingFengPowder,YPF—P)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组,模型组,YPF-P30、60、120mg·kg^-1三个剂量组,黄芪多糖60mg·kg^-1组和秋水仙碱0.1mg·kg^-1阳性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开始后,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药物,止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疗程12周。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清测ALT、AST、SOD、MDA:取大鼠肝、脾称重,计算肝、脾指数;同时取固定部位肝组织,测定组织Hyp含量以及TGF-β1、TIMP-1、MMP-13、collagenal(Ⅰ)、collagenⅢmRNA;另取部分肝组织做病理组织学HE及Masson染色和电镜学检查。结果:YPF—P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脾指数,并降低血清中升高的ALT、AST活性及MDA含量,升高降低的SOD活性,降低肝组织中Hyp含量。病理组织学和电镜检查结果显示YPF—P60、120mg·kg^-1。组肝脏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增生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26.
气温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ICD-10:I00~I99)的关系,研究气温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急诊资料、北京市气象资料和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数据,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研究方法分析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的关系.结果 在控制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及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影响的情况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当日平均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的影响最大,平均气温每升高1℃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的OR值分别为1.282(95%CI:1.250 ~1.315)、1.027(95% CI:1.001~1.055)、0.661(95% CI:0.637~0.687)、0.960(95%CI:0.937~0.984),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同时调整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强的影响时,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的OR值分别为1.423(95%CI:1.377~1.471)、1.082(95%CI:1.041~1.124)、0.633(95%CI:0.607~0.660)、0.971(95%CI:0.944~1.000).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春季、夏季日平均气温升高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增加,说明春夏季气温升高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危险因素,应注意防暑;秋季、冬季气温升高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诊减少,说明秋冬季气温升高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保护性因素,应注意保暖.  相似文献   
27.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使用奎硫平和氯丙嗪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疗效,奎硫平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氯丙嗪组不良反应比奎硫平组多。结论:奎硫平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奎硫平不良反应较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明显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28.
茜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茜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茜草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方法: 检索 CNKI,Wiley Online和ScienceDirec等数据库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 结果: 茜草属植物是世界上开发应用较早的天然植物资源之一,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迄今为止从该属植物中已分离得到175个化合物,其中蒽醌类化合物近70个,此外还包括萘醌类、环己肽类和萜类成分等。 结论: 通过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系统总结,为从茜草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杨利群  姚炜  屠晓梅  王佳佳 《护理与康复》2014,13(6):529-531,534
目的了解桐乡市不同人群对H7N9禽流感的基本认知和态度,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不同人群(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城乡社区居民)H7N9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其中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调查采用拦截式调查,城乡社区居民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共随机选取1 000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985份,不同人群对疾病咨询电话知晓程度较高,不同人群对"常开窗通风""文明咳嗽""避免接触鸡、鸭、鸽等家禽"预防措施知晓率较高;电视是各类人群获得H7N9禽流感信息的主要来源,脆弱人群从周围人谈论中获取知识成为其获得信息的第二途径,高危人群和城乡社区居民将网络视为人们获得相关信息的第二途径。结论高危人群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总体知晓程度高于其他两类人群。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对小儿肌性斜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56例肌性斜颈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总结病变的超声特异性改变。结果:本组56例患儿均存在特异性超声像图改变,以二维声像图表现分为三型:肿块型34例、局限性增厚型18例、弥漫性增厚型4例;内部回声改变分为四种:低回声5例、等回声11例、稍强回声20例、强回声2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其中20例病变内部及周边可见短棒状、点状血流信息。结论:超声在早期诊断小儿肌性斜颈有重要的价值,并对临床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