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以听觉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为检测指标检测次声作用后对豚鼠听觉的影响。方法暴露条件为16Hz、90dB及16Hz、130dB。在次声舱里暴露2h/次,1次/1d,分别于1,7,14,21,28d后分组检测豚鼠ABR和DPOAE。结果次声暴露后,豚鼠ABR反应阈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6Hz、90dB次声暴露1,28d组ABR听觉反应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Hz、130dB次声暴露14,21,28d组动物ABR听觉反应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Hz、90dB次声暴露后,各时间点豚鼠DPOAE的幅值在各频率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Hz、130dB作用21d组和28d组DPOAE的幅值在各频率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一步揭示了次声对豚鼠听觉的作用机制和量效关系,为全面研究次声对听觉系统的作用效果和防护标准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分别作用1,7,14,21,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时程改变。结果130dB组从作用1d开始大鼠海马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加,14d达到高潮,21d开始下降,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90dB组大鼠各时间点GFAP反应均比130dB组弱。结论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可以激活海马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毛利  牟翔  袁华  胡旭  孙玮 《中国康复》2017,32(4):302-305
目的:探讨家属指导的髋外展肌群训练对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5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家庭组和治疗师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家属指导家庭组患者进行髋外展肌群训练,治疗师指导治疗师组患者进行髋外展肌群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徒手肌力检查(MMT)、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及功能独立性测量(FIM)中的"行走/轮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的BBS、FMA-LE、MMT、FAC及FIM量表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属指导的髋外展肌群训练和治疗师指导的髋外展肌群训练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且2组效果无明显差异,提示髋外展肌群训练可加入家庭康复。  相似文献   
95.
正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Shifield大学Barker等~([1])首次用单脉冲经颅磁刺激(single-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TMS)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去极化并推荐应用临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恒定磁场干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假手术组、I/R组、50mT恒定磁场+I/R组及100mT恒定磁场+I/R组。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4h。采用Evan’s蓝和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用TUNEL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的水平,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50mT及100mT恒定磁场干预组I/R后,心肌梗死面积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小于I/R组(P<0.05)。I/R组大鼠血清CK和cTnI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强度的恒定磁场干预+I/R组血清CK和cTnI的水平与I/R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恒定磁场干预能有效地抑制I/R所致大鼠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不同辐射时间的较强毫米波对兔眼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 3 6.0 4GHz(波长 8.3mm )毫米波辐射兔眼 ,功率密度 64mW /cm2 ,辐射时间 1h组、3h组、6h组 ,辐射 1h× 6d组 ;照后即刻、1d、7d和 14d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角膜上皮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  6h组上皮细胞损伤明显 ,呈不可逆性 ;3h组损伤较明显 ,呈可逆性。结论 一定辐射时间和强度的毫米波辐射可使角膜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性和可逆性的损伤  相似文献   
98.
牵引推拿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推拿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406例患采用牵引推拿疗法为治疗组;188例采用理疗综合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非常显(P<0.01)。结论:牵引推拿同时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疗效较好,疗程短、腰椎活动范围改善明显.功能恢复亦满意。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不同声压级次声作用小鼠后海马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 in,IL-6)mRNA的改变和意义。方法BALB/C小鼠暴露于16 Hz、声压90 dB和130 dB次声。每天作用2 h,分别作用1、7、14、21和28 d后,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小鼠海马内IL-6 mRNA的改变。结果发现90 dB和130 dB次声作用后IL-6 mRNA的表达在海马区域明显增多;130 dB次声作用较90 dB次声作用强;在相同强度的次声作用下,作用次数的多少与海马内IL-6 mRNA的改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海马区域对次声敏感,次声的作用效应与声压级和作用时间有关;次声可以通过海马内IL-6 mRNA的改变造成脑损伤,这是次声导致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汽车和火车内环境次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量汽车和火车内环境次声的频率和声压级的分布.方法: 使用<便携式野外低频信号实时测试智能分析系统>,对行驶中的汽车和火车车厢中的次声进行了测量.每组中的每个测试点采集数据30 s,从中随机抽取15个数据,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 汽车行驶时车内次声的频率和声压级的分布为(16.6±1.6)Hz,(111±4)dB;火车行驶时车内次声的频率和声压级的分布为(7.8±1.7 vs 6.8±1.5)Hz(P<0.05),(99±5 vs 93±5)dB(P<0.01).结论: 汽车、火车车厢内存在次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