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评价艾可合剂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2.
颈动脉重度狭窄导致的脑梗死Hs-CRP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塞hs-CR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7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分析hs-CRP水平与脑梗塞、脑梗塞局部解剖模式、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梗塞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塞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斑块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大梗塞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小梗塞组,梗塞灶体积越大,血清hs-CRP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P(0.01);hs-CRP水平与脑梗塞局部解剖模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塞关系密切,血清hs-CRP是脑梗塞的致病因子、是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子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3.
引言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或其他不适。在临床上,祖国医学如针灸、推拿、刮痧、中药等均有妙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技术可行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植入治疗NSCLC 95例.所有病例术前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肿瘤处方剂量110~120Gy,质量验证D90>100Gy,V90>93%,如剂量不足,重新补种粒子或外照射.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1年后局控率达83.92%.术后有16例咯少量血痰,5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中有11例出现气胸,44例周围性肺癌患者中有6例出现气胸;7例胸腔闭式引流,10例经过胸穿排气处理后自然缓解.胸痛缓解100%(32/32),胸闷、气短缓解83.33%(70/84),阻塞性肺炎治愈95.24%(40/42),咯血治愈91.43%(32/35),上腔静脉梗阻好转100%(18/18).治疗期间未出现胸腔出血、放射肺炎症状,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NSCLC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5.
一氧化氮合酶与脑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催化合成一氧化氮(NO)的重要的酶.大量研究已表明在脑缺血时NOS表达增高,催化合成过量的NO,从而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6.
蛋白C、蛋白S、蛋白C抑制物、血栓调节蛋白组成一组蛋白质 ,统称为蛋白C系统 ,是血浆中重要的抗凝系统。蛋白C系统异常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文章综述了蛋白C系统的组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IL—8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8在脑缺血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2)应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脑缺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受损脑组织和血清中IL-8的浓度。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组受损脑组织中IL-8含量比脑缺血组高(P<0.05),二者IL-8含量的变化均呈时间依赖性。前者于再灌注22h达高峰之后很快下降;后者于缺血6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2)脑缺血再灌注组血清IL-8浓度于再灌注1h达峰值(7.08±1.36)pg/mL,之后很快降至较低水平;而在脑缺血组3h最高,为(3.61±0.81)pg/mL,随后缓慢下降。结论 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IL-8参与,IL-8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较在脑缺血损伤中大。  相似文献   
78.
李×,女,25岁。因患慢性肾病12年余,突然伴发右侧肢体瘫痪8天,于1990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13岁时发现高度水肿,当时在某部队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过抗炎、激素和免疫抑制等综合治疗数月症状缓解,后在门诊用健脾渗湿,补肾利水之剂  相似文献   
79.
鲜柳叶汁熏洗治疗脚部湿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方药与用法取新鲜嫩柳叶(或泡柳)3~5 kg,装入布袋,用木棒捶击布袋,取其柳叶青汁,贮瓶备用。使用前将其加热45~60°C为宜,并放入适量75%的酒精,将患处浸泡在  相似文献   
80.
登革热与口岸蚊虫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于1779年被发现,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登革热行区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建议在国境口岸从法规防制,教育防制,环境防制,生物防制,物理防制等多种角度对媒介蚊虫实施综合防制,以防止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