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法规的鼓励和临床需求的上升,中药临方制剂的发展逐步进入了快车道.与成方制剂相比,中药临方制剂更能体现个性化治疗理念;与传统汤剂相比,临方制剂在解决不良口感所致临床依从性差等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若综合应用矫味/掩味策略,临方制剂将更能从口感的角度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建立中药特征气、味感官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72.
设计一套可测定黏附力的新装置,并利用此装置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热熔黏壁预测研究。该装置以物性测定仪为基础测试平台,添加一套提供热风的设备,并配上摄像头,温湿度探头等搭建而成,可以模拟喷雾干燥仪的干燥环境,分析药液的黏附性随干燥进程的变化。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建立预测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的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装置可以通过物料的黏附力预测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研究还发现热熔型黏壁的物料黏附性随水分的蒸发而逐渐变大,不黏壁的物料的黏附力则是先变大后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73.
刘红杰  白杨  洪燕龙  张汛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439-1446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广东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急性肝毒性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超声提取法和石油醚微波提取法制备广东艾叶挥发油,计算挥发油收率,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小鼠口服等剂量不同挥发油5 h后,检查血清ALT等肝功能指标,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果: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超声提取法和石油醚微波提取法制备艾叶挥发油的收率分别为1.02%,2.46%,3.17%和3.32%,分别鉴定出80,56,45,78个化合物,共鉴定了153个化合物。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水蒸气蒸馏油组肝脏显著增大,光镜下可见肝细胞坏死、水肿等,血清ALP,ALT,AST显著升高(P0.01);超临界CO2萃取油组光镜下可见肝细胞水肿,血清ALP显著升高(P0.05)。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广东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与急性肝毒性相差较大,以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挥发油毒性最大,其小分子萜类化合物和部分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可能是艾叶挥发油产生急性肝毒性的主要原因;艾叶挥发油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对其急性肝毒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4.
基于中药粉体物理性质加和性的油性料粉体学物理性质推测方法,选择粉筛率高、流动性好的山药和煅牡蛎,分别与脂肪油含量较高的桃仁、柏子仁、莱菔子、酸枣仁等典型油性料按比例混合粉碎,得到23份混合粉体并测定堆密度、吸水性、最大转矩力等15个物理性质,推测典型油性料粉体的物理性质。在混合粉碎比例为5∶1~1∶1时,混合粉体的加权平均得分与粉体占比的相关性方程的r在0.801~0.986,线性良好,表明基于中药粉体物理性质加和性推测油性料粉体学物理性质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类中药物料的分类界限清晰,并且粉性料与油性料的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从80.6%降低到37.2%,解决因油性料模型药物代表性不足导致粉性料与油性料分类界限模糊的问题,优化了中药物料的分类,为优化临方水丸制剂处方预测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