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轻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抗过敏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次,疗程12周,检测治疗前后4、8、12周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Scr、BUN、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轻型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临床观察中草药保护早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草药解毒泄浊颗粒,一次泡水100ml,每天2次,观察疗程2个月。结果 治疗组4周、8周时尿量及残余肾功能下降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尿降浊颗粒可以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进一步丢失,延缓尿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可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网络平台的PBL将网络教育和PBL教学结合起来,在信息获取、交流和传输方面有明显优势,还可解决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把该教学方式应用于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探索教案编写、网络平台建立和教学过程等环节实施的最佳方案和形式,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和总结,以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推进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山东长清不同产区丹参药材进行质量研究,以确定优质丹参的产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地形与土壤状况栽培的14批丹参药材进行了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结论地形与土壤状况对丹参药材两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有影响,为推广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汪冰  林永强  徐丽华 《中国药事》2013,27(6):592-596
目的建立芪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芪参胶囊中三七、人参、制何首乌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三七中三七皂苷R1和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在TLC色谱中均可检出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同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三七皂苷R1进样量在1.2732~7.6392μg范围内,其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6%,RSD为1.66%;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6144~4.9152μg范围内,其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1%,RSD为1.5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芪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17.
艾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补地龟汤对肾虚血瘀证IgA肾病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肾虚血瘀证IgA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肾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补地龟汤,2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尿中红细胞、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含量),并计算生肌酐清除率(CCr);ELISA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N端肽P (PⅢNP)、透明质酸酶(HA)、胶原Ⅳ(Col-Ⅳ)、层粘连蛋白(L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尿中红细胞、24h U-pro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ⅢNP、HA、Col-Ⅳ、LN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P-1、TGF-β1、MIF、MMP-9及TIMP-1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降低,VEGF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补地龟汤对IgA肾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对肾脏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穆向荣  林林  焦阳  林永强 《药学研究》2019,38(7):419-423
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来源于栝楼的不同药用部位,4味药材均为常用的大宗药材,现行版《中国药典》对其制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简单,无法科学合理地控制其质量。本文对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安全性和有效组分的研究进行综述,明确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科学全面的药材及饮片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姜益  林永强  王文又  王超超  赵润英 《新中医》2018,50(12):116-119
目的:观察清利化瘀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利化瘀汤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胱抑素C值,评价蛋白尿临床疗效。结果:蛋白尿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4%,对照组为70.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改善不明显(P 0.05)。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不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胱抑素C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 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胱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利化瘀汤治疗慢性肾炎能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