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3 毫秒
71.
男性,64岁.主诉胸痛不典型、非劳力引起胸痛、心悸,病人无肢体感觉异常、胃肠道与皮肤病,无脑卒中,母亲于42岁时骤死.血压170/100 mm Hg,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143 ms),左前支阻滞,QRS高电压,复极异常、T波倒置.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明显向心性左心室肥厚(LVH),左心室功能正常,心肌闪烁显像示正常冠脉灌注,射血分数(EF)49%.病人开始服用氯沙坦(50 mg/d),氢氯噻嗪(25mg/d),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  相似文献   
7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玉屏风散通过改善免疫功能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检索玉屏风散化学成分及对应靶蛋白;运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疾病靶点;利用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8.0绘制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的可视化网络;将方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借助R软件进行生物学信号功能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Pymol及AutoDock1.5.6软件对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其结合性。结果:玉屏风散中含槲皮素、汉黄芩素、山奈酚、β-谷固醇和芒柄花黄素等185个活性成分,将方药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得到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胱天蛋白酶3(CASP3)等86个共同靶点,共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224条信号通路。结论:玉屏风散治疗肾病综合征涉及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与AKT1、IL-6、VEGFA、CASP3等蛋白有关,并可能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双胎早产儿之一合并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ransient hypothyroxinemia, TH)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胎龄26~36周的283对双胎早产儿, 在生后11~20 d检测甲状腺素(thyroxine, 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其中47对双胎早产儿之一符合TH诊断的早产儿作为TH组, 双胎另一早产儿排除TH诊断作为对照组, 2组分别为47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4与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或McNemar检验, 以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早产儿之一TH的影响因素。结果 47对双胎早产儿, 共94例, 出生胎龄为(31.4±2.3)周(26~36周), 出生体重为(1 611.9±389.3)g(800~2 510 g);异卵双胎35对, 同卵双胎11对, 1对同异卵情况不详。早产儿血清T...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早期临床特点和磁共振(MRI)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CNM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NM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有头痛(14例)、呕吐(11例)、发热(8例)、癫痫发作(3例)、脑神经损害(1例)及颅内压均升高,脑脊液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MRI发现以双侧基底节区为主,单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白质等部位的多发斑点/片状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皮质单发或多发圆形信号,增强后呈均质强化;脑膜呈线状/条状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Ommaya囊植入治疗组疗程缩短,治愈率增加.结论 CNM早期以脑膜炎症状为主,MRI在CNM的定位、显示病灶细节的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5.
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新发现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指导麻风病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湛江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1997-2004年新发现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新发现病例186例,年均发现率为0.274/10万,以门诊等被动发现为主。少年儿童发病占新发现病人数的6.99%,未见明显下降。发病年龄显著增高,传染源不明者增多以及多菌型病人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是主要的流行特点。病期缩短,Ⅱ级畸残率下降。结论 麻风病高流行区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以确保达标后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76.
北京中医医院自2003年4月3日至5月2日先后开设发热门诊及SARS病区,先后收治发热患者900余人次;其中SARS确诊患者19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诊疗情况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武欢  张照庆  陈丽  廖双  王小飞  林威 《针刺研究》2023,(4):325-330+338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血症(HLP)大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活化蛋白(SCAP)、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及其下游胆固醇代谢靶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节胆固醇代谢从而治疗HLP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28 d建立HLP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电针双侧“丰隆”“阴陵泉”,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治疗28 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肝组织的TC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SCAP、SREBP-2及HMGCR、PCSK9、LDLR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SCAP、SREBP-2及HMGCR、PCSK9、LDLR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SC...  相似文献   
78.
正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耗费和青壮年多发等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年发病率约为12.1~58.7/1000000/年~[1],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大约有50万新增患者~[2]。SCI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治疗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在治疗SCI的药物中,甲基强的松龙(MP)在临床上使用最为  相似文献   
79.
背景:有研究表明,锌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活性起到改善骨质疏松状态下骨对钛植入体反应的作用。 目的:观察锌离子对改善骨质疏松状态下钛植入体稳定性的作用。 方法:摘除28只雌性SD大鼠卵巢,饲养12周获得骨质疏松效果,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双侧股骨干骺端植入含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钛植入体,对照组于双侧股骨干骺端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钛植入体。两组分别随机选择3只大鼠进行双重荧光标记,于术后6周末计算矿物沉积率;术后12周末,两组分别随机选择4只大鼠进行植入体及其周围组织组织形态学分析;术后12周,对两组剩余大鼠行推出实验,计算最大推出力与最大剪切力。 结果与结论:荧光标记检测发现在术后3-5周,两组中植入体周围均有活跃的骨生成,实验组矿物质沉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中均可见新骨形成,但实验组新骨形成量、骨面积比率、骨-植入体接触率、最大推出力及最大剪切力均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表明锌离子在去势大鼠骨植入体中具有促进骨生成和改善植入体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摘 要〕 目的:分析及探究高胆固醇血症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临床表现及特征。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6 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的高 胆固醇血症患者 102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阅读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 75 例,异常率 70.8 %,对照组心电图异常 36 例,异常率为 3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ST–T 改变 42 例,病理性 Q 波 9 例,房室传导阻滞 6 例,心房颤动 12 例,期前收缩 15 例,左心室高电压 6 例;对照组心电图 ST–T 改变 12 例,病 理性 Q 波 2 例,房室传导阻滞 5 例,心房颤动 8 例,期前收缩 12 例,左心室高电压 6 例。两组心电图在 ST–T 改变、病理 性 Q 波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房室传导阻滞者、心房颤动、期前收缩和左心室高电压方面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较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易出现心电图表现异常,特 别是在心肌缺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