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建立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氨溴索浓度。方法以Lichrospher C18(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溶液(含0.2%甲酸)和水溶液(含0.2%甲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析,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后进样,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血浆中阿莫西林线性范围为5~20000μg·L-1,氨溴索线性范围为1~200μg·L-1;批间和批内精密度RSD均小于9%;方法的准确度为(100±7)%;最低定量限浓度(LLOQ)阿莫西林为5μg·L-1,氨溴索为1μg·L-1。结论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阿莫西林和氨溴索浓度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阿莫西林/氨溴索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2.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建立了同时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迷迭香酸4个酚酸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系统,使用Waters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325 nm。结果:4个酚酸类化合物色谱响应线性范围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n=6)为97.6%~105%,RSD为1.2%~4.6%。结论:使用UPLC作为养血清脑颗粒中4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作为养血清脑颗粒质控方法。且不同批次养血清脑颗粒中4个酚酸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索加温条件下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成分的稳定性及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加温加速的方法考察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成分的稳定性,用UPLC方法测定丹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对实验数据用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找出变化规律.结果 在加温加速条件下,丹参提取物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变化较大,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结论 丹参提取物生产过程中,为减少酚酸成分损失应尽量减少加热时间,且不宜用单一的酚酸成分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浓度,并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 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1片(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后,在0~36 h内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血样,分取血浆,以氯沙坦为内标,经甲醇沉淀蛋白浓缩后流动相溶解,采用CuroSil-PFP色谱柱(Phenomenex 250 mm×4.6 mm,5μm),用含4%冰醋酸的水和含4%冰醋酸的甲醇-乙腈(1∶1,V/V)的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选择性反应监测(SRM),分别采用正和负离子切换测定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在血浆中的浓度。结果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血浆样品分别在10~4 000μg.L-1和1~400μg.L-1的浓度范围内质谱响应线性良好。定量下限(LLOQ)分别为10.0μg.L-1和1.0μg.L-1,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后,测得氢氯噻嗪的ρmax、tmax、AUC0-36和t1/2分别为(86.96±34.99)μg.L-1、(1.75±0.69)h、(434±143)μg.h.L-1和(7.91±1.31)h;厄贝沙坦的相应参数分别为(1 670±409)μg.L-1、(1.55±0.70)h、(7 396±274)μg.h.L-1和(9.45±5.20)h。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满足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测定SD大鼠血浆中(E)-3-(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LC-UV)方法,并用于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2)柱(10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含5 mM的醋酸铵,用醋酸调节pH至4.0)=30:70为流动相,测定70只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给药15 mg/kg后不同时刻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并由此计算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SD大鼠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人尿液中阿仑膦酸钠的芴甲氧羰酰氯(Fmoc-Cl)衍生化HPLC-荧光检测法,用于阿仑膦酸钠肠溶片和普通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给药70 mg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或普通片,采集0~24 h内不同时间段的尿液样本,帕米膦酸钠内标法测定受试者尿液阿仑膦酸钠浓度并计算排泄量,DAS 2.1软件计算尿液排泄动力学参数。结果:阿仑膦酸钠浓度在1~500 ng.mL-1范围响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 0)。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阿仑膦酸钠普通片和肠溶片的尿药累积排泄量分别是(466±261)和(306±234)μg,最大排泄速率分别是(190±118)和(86±57)μg.h-1。结论:建立的测定法专属耐用灵敏度适宜,阿仑膦酸钠肠溶片与普通片剂相比,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7.
杜明荦  仲平  杭太俊 《药物分析杂志》2012,(10):1835-1837,1830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含量的抑制型离子色谱方法。方法:采用IonPacAG11-HC(250mm×4.0 mm)色谱柱,以30 mmol·L-1氢氧化钠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1,抑制器电流为100 mA。结果:亚硫酸氢钠在1.0~10.0 mg·L-1(r=0.9997)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平均回收率(n=9)为98.7%,RSD为1.5%,最低检出限为0.05 mg·L-1。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8.
目的:采用聚苯乙烯高效凝胶色谱法检查头孢呋辛酯中的高分子杂质。方法:色谱柱为MKF-GPC-100聚苯乙烯凝胶色谱柱(7.8 mm×100 mm,8μm),流动相为水-甲醇(10∶90),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通过HPLC-ESI-MS2法鉴定高分子杂质峰,并对其结构进行推定。结果:头孢呋辛酯在0.5~15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最小检出浓度为0.2μg·mL-1;高分子杂质与头孢呋辛酯峰能有效分离,并先于主峰流出,方法专属性良好;高分子杂质在溶液中不稳定,样品需要临用现配。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酯溶性头孢呋辛酯及其制剂中高分子杂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25批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溶出情况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对25批不同厂家的片剂在水、pH6.8磷酸盐缓冲液、pH4.5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盐酸溶液中的溶出行为进行测定,并比较相似因子.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出行为不同.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制剂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茚喹诺啉[(1S/R,1’S/R)-1-(四氢吡咯-1-甲基)-2-(6-氯-2,3-二氢-茚-3-酮-1-羰基)-1,2,3,4-四氢异喹啉]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并研究它的对映体转化。方法:采用Chiralcel OD-RH(150 mm×4.6mm,5.0μm,Daicel公司)手性色谱柱在反相条件下直接拆分茚喹诺啉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pH和比例等对茚喹诺啉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拆分流动相条件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磷酸调pH2.5)-乙腈(70∶30,v/v)。结果:发现具有两手性中心的茚喹诺啉在非不对称合成条件下仅生成SS和RR2种光学异构体;在给质子溶剂如甲醇或水溶液中,尤其在加热或碱催化下,由于茚-3-酮-1-羰基的手性碳存在明显的消旋化,可生成4个光学异构体。结论:茚喹诺啉的4种光学异构体可在Chiralcel OD-RH手性色谱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分离和检测,可用于其制备控制和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