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胆管癌及30例正常胆管组织(取自其他良性疾病行胆管切除者)中L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00);Liv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均无明显关系,但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胆管癌淋巴结转移者中Livin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0);结论Livin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利多卡因联合丹参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 方法 对16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利多卡因联合丹参治疗,B组单纯用利多卡因治疗),每组80例,进行疗效观察比较. 结果 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较B组恢复时间快,治愈率高. 结论 眩晕症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多学科和多系统疾病引起,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眩晕症,简便、安全、经济、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采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和HAMD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早期心理治疗能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94.
李立平  胡文标 《吉林医学》2010,31(17):2596-2597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成人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在降颅压、抗抽搐、降温、支持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每日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27例应用利巴韦林15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66.7%。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用于治疗病毒性脑炎安全性高,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正>近年来,随着六味地黄丸的相关实验研究不断深入,不但其药理作用被逐步阐明,还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尤其是在"未病先防"这一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六味地黄丸增强机体抗邪能力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六味地黄丸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以通过提高正常机体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中的作用。方法:对已在广州市萝岗区永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为高血压并建立健康档案的3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及用药指导,观察其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及血压控制的比例均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药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社区中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规律服药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7.
1986年12月河北隆化县医院收治1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鉴于承德地区第二(?),故加以报告。病历介绍患者孙某,住院号4825,男,23岁,农民,河北隆化县人。于1986年12月26日入院。入院前30天全身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服中药治疗无效。近6天突然发热,体温38—39℃。头痛、眼眶痛、腰痛及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瘀斑。继而腹痛,恶心,吐暗红色液体3次共500毫升。3天前意识恍惚;尿量每日约200毫升,尿呈淡红色。黑便一次。既往健康。于1986年10月中旬在野外居住1周,有与野鼠接触史。  相似文献   
98.
应用丝裂霉素C对结膜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多浓度组丝裂霉素C(MMC)术中应用对兔结膜瘢痕的影响,确立适宜用药浓度,为MMC治疗翼状胬肉提供理论依据。并改进术式,减轻MMC对角膜的损害。方法:对60只青紫蓝兔进行双眼内眦侧角结膜缘结膜瓣切开,结膜瓣下贴敷浸有不同药物的棉片,冲洗后制造角膜创面。实验分为对照组(应用NS),药物对照组(5-Fu0.25mg/ml),实验组(不同浓度MMC0.05mg/ml、0.1mg/ml、0.2mg/ml、0.4mg/ml)。术后25天、40天、60天分别进行肉眼、光镜观察,根据术后瘢痕形成情况,选择出适宜浓度。结果:0.2mg/ml MMC能有效的抑制结膜纤维组织增生,无角膜并发症和巩膜变薄发生;高浓度组可见明显的巩膜变薄;低浓度MMC和5-Fu均不能有效的抑制瘢痕形成;各组均无角膜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0.2mg/ml MMC,作用时间3min,能有效的抑制结膜纤维组织增生,无角膜并发症和巩膜变薄发生;术式的改进能有效的保护角膜。  相似文献   
99.
100.
国产邻苯二甲醛消毒效果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国产邻苯二甲醛消毒灭菌效果及其在内镜消毒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用悬液定量法检测其杀菌效果;用于纤维内镜临床使用中的消毒,观察其临床消毒效果. 结果在20~21℃条件下,以5 664 mg/L邻苯二甲醛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1、3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9%、100.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60 min和90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4%和100.00%;用于胃肠镜消毒,浸泡5、10、15、20 min均无菌生长. 结论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用于纤维内镜消毒时间短、效果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