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81.
本研究使用透射电镜对实验性小鼠前胃鳞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其主要特征为:癌细胞有伪足样浆胞突起。形状不规则;微绒毛、桥粒和细胞器的数量、性状或分布规律异常。分裂相癌细胞形状变圆,与其他癌细胞之间的连接装置几乎完全消失,但可查见丝状物质。环绕癌细胞巢的基底膜样结构不连续。间质中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还发现在癌组织与毛细血管之间出现纤细的颗粒状物质并堆成云絮状。其性质是否为机体与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物,有何意义尚待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2.
患者,男,50岁。该患右下腹痛3个月,伴有脓血便,时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无发热。患者自以为肠炎,服抗生素好转后又复发。体检:一般情况较好,右下腹有压痛,可触及包块,界限不清,大小约3.5cm×3.5cm,无反跳痛。电子肠镜检查: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各发现一个肿物,大小分别为3.0cm×3.0cm、2.0cm×2.0cm、2.5cm×2.5cm、3.5cm×3.5cm,各肿物之间无明显联系,肿物表面均破溃、坏死不平,质硬,无弹性,伴有陈旧性出血。肠镜诊断:大肠多发性肿物,恶变可能性大。4处病灶均取病理检查,结果均为低分化腺癌,并与手术标本病理…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肌醇六磷酸(IP6)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IP6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相应组分别以肌醇六磷酸钠0.5g/kg bw、1.0g/kg bw和2.0g/kg bw,柳氮磺吡啶0.5g/kg bw灌胃,连续10天。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组织宏观损伤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IP6低、中、高剂量组DAI、结肠宏观损伤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37,P<0.001;F=33.369,P<0.001),组织病理学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明显改善,且结肠组织中MDA、TNF-α和IL-1β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892,P<0.001;F=359.605,P<0.001;F=66.698,P<0.001),IP6高剂量组SOD活力和GSH-Px活力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73,P=0.001;F=40.812,P<0.001),且随IP6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 IP6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病变,与IP6可抑制促炎因子,增强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胃癌细胞BGC-823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用22例患者的胃腺癌细胞反复冻融后的滤液,抗CD3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IL-2)患者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同培养,体外诱导CTL,然后将CTL与BGC-823共同孵育,用电子显微镜观察CTL作用于BGC-823后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电镜观察可见CTL包围并破坏靶细胞,靶细胞凋亡的形态表现为异染色质浓缩呈特征性半  相似文献   
85.
1临床资料1997年3月1日-9月1日,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孕妇97例,年龄22-41岁,孕周32-42周,无任何临床症状,近期未用抗生素。其中朝鲜族47例,汉族50例。以窥器暴露宫颈,将消毒棉拭子伸入宫颈管内约1.5-2.0cm,转动数周取出,将分泌物均匀涂于玻片上,室温下干燥后放入95%酒精内固定10min后取出,经充分挥发后放入干燥瓶中待检。宫颈涂片标本使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的试剂盒,采用沙眼衣原体(CT)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洁(DFA)进行检测,淙片发现典型CT颗粒者为阳性。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经X2检验,P<0.05,表明延边朝鲜族与…  相似文献   
86.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针刺眼周穴为主与西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58例采用针刺眼周穴为主,穴取睛明、瞳子醪、上明等;西药组42例采用口服弥可保、维生素B_1的方法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8%,优于西药组的85.7%(P<0.01);针刺组对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同视机检测结果比较及对眼裂、瞳孔的改善,均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1,P<0.05),对麻痹眼肌功能的改善,除上斜肌外,对内直肌、外直肌等功能的改善,均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1,P<0.05).结论:针刺眼周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治疗麻痹性斜视.  相似文献   
87.
1986年5月-2006年5月,笔者单位共收治19例Ⅲ度面积≥80%TBSA的烧伤患者,其中8例救治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8.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组与同期住院AMI不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探讨AMI合并DM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现DM组无痛型心肌缺血、心悸、恶性呕吐、出汗、呼吸困难均高于NDM组,同时发现急性左心衰竭及病死率与NDM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9.
肩周炎是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又是疑难病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对预后起关键性作用 ,笔者自 1998年 3月至2 0 0 1年 3月 ,运用一针针刺“痹穴”治疗肩周炎 40例 ,取得了比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9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48岁 ;病程最长 1年 ,最短 4个月。2 治疗方法  在患肢侧“痹穴”(耳廓对耳屏中点 ,此穴来源于哈医大二院商国友教授经验之穴 )用 1寸银针与对耳屏矢状面垂直进针 0 .8cm ,逆时针旋转银针 ,旋转 10周 ,旋转针的同时 ,嘱患者不间断活动患肢 ,留针 2 …  相似文献   
90.
近几年来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年增多。由此引发治疗方法也在逐年增加,尤以手术、推拿、针灸、药物等方法为主,特别是手术成功率逐年增高,逐步被患者接受,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