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国内外药物警戒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前沿,为科学评价药品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药物警戒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31日。采用Excel 2019软件、CiteSpace 5.7R2软件对年度发文量、研究者、国家/地区、机构以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和突现情况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国外文献5422篇、国内文献966篇,国内外发文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国外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而国内研究者合作较少。各国之间构建了密切的合作网络,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我国在该研究领域虽起步较晚,但自2018年起呈现较为迅猛的发展态势且持续至今。国内文献中,发文量较高的主要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研究所及高校,但各机构合作关系较为薄弱。药品不良反应、安全性及相关高危因素是目前国外药物警戒的研究热点,前沿主要为针对疫苗、药物及治疗方法的药物警戒研究;国内药物警戒目前的研究热点为药品不良反应,且特别关注中药的安全性,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体系是研究前沿。在药品安全性评价过程中不可仅局限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更应重视药物警戒的多环节、多维度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以有效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0、2、4、8、16、32 mg/L小檗胺作用24、48和72 h后对HXO-RB4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0、4、8、16 mg/L小檗胺作用HXO-RB44细胞24h后的细胞周期.结果:随着小檗胺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HXO-RB44抑制率逐渐增加,作用24、48、72 h的IC50分别为25.26、10.94和6.25mg/L.流式细胞分析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檗胺可显著抑制细胞周期,使G2/M期细胞增多(P<0.01).结论:小檗胺在体外可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G2/M期阻滞,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视网膜母细胞瘤药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小檗胺体外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0、2、4、8、16、32mg/L小檗胺作用UMR-106细胞24、48、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小檗胺对UMR-1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0、4、8、16 mg/L小檗胺作用UMR-106细胞24 h后,Hoechst33258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PI荧光标记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小檗胺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UMR-106细胞的增殖(P<0.01),其作用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69、8.03和3.54 mg/L.小檗胺处理组可见核固缩和凋亡小体.空白对照组和小檗胺4、8、16 mg/L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4±0.29)%、(3.58±0.31)%、(6.27±0.47)%和(11.27±1.0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小檗胺可以诱导细胞坏死;此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檗胺4、8、16 mg/L处理组UMR-106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呈降低趋势(P<0.01).结论:小檗胺体外能够抑制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坏死和G0/G1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特非那丁含量的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好、稳定、快速、灵敏的特性,适用于对特非那丁片溶出度及相关实验的研究。本实验以0.1mol/L的盐酸为介质,对四个厂家共15批次的特非那丁片剂进行体外溶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厂家不同批号的特非那丁片之间的实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参苏宣肺丸中咖啡酸、迷迭香酸、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1:1),流动相B为0.1%冰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检测波长为320 nm,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和大豆苷的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咖啡酸、迷迭香酸、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32~46.40 μg·mL-1r=0.999 8)、3.06~61.20 μg·mL-1r=0.999 5)、4.45~89.00 μg·mL-1r=0.999 9)、14.48~289.60 μg·mL-1r=0.999 9)、4.86~97.20 μg·mL-1r=0.999 7)、3.69~73.80 μg·mL-1r=0.999 6)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分别为99.0%(1.6%),97.5%(0.6%),99.3%(0.9%),98.6%(1.3%),97.6%(1.3%),97.0%(0.9%)。结论 方法操作准确、简便,可用于参苏宣肺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李正翔  尹静文  孙丽 《中国药房》2011,(18):1675-1677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帕瑞昔布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浆以无水乙醚提取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为乙腈-水(92:8),内标为布洛芬,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9nm,最小进样间隔为30min。结果:帕瑞昔布血药浓度在73.69~442.1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方法回收率为97.26%~99.24%,提取回收率为79.27%~80.51%,日内和日间RSD均≤2.1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满足帕瑞昔布血药浓度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9.
任荣  金津  王彦  孟冲  李正翔 《中国药房》2014,(47):4444-4447
目的:优选复方红藤颗粒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总固体量、绿原酸含量、大黄素含量、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复方红藤颗粒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和大黄素的含量。结果:筛选的最优提取方案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绿原酸、大黄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1034.120、0.0404.120、0.0400.52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平均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均小于2%。结论:该试验科学地筛选了复方红藤颗粒提取工艺,所建立的质控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作为复方红藤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0.
临床药师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须从前期准备、临床实践和出院患者用药教育三方面开展工作。临床药师可以从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对护士配药及执行做指导和与医生一起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三方面入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从力所能及的工作内容入手,可获得临床医疗团队的认可,大大提升临床药师的工作热情与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