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目的:探讨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在儿童散瞳前后验光效果,了解电脑验光仪是否能在儿童中应用.方法:对我院进行验光的500例1000眼屈光不正儿童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儿首先进行电脑验光,然后使用10g/L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眼,3d后分别进行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比较两种验光效果.结果:近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70±2.75DS、柱镜度数为1.54± 1.10DC,均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远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35±2.18DS、柱镜度数为-1.50±1.15DC,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散瞳前散光度为1.54±1.10D、散光轴为14.38±11.11度;散瞳后电脑验光散光度为1.45±1.21D、散光轴为12.78±10.31度,显著高于检影验光(P<0.05);两种验光方法所测球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75%(350/500),≤1.00D的占77.4%(387/500),409例柱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81.8%.结论:儿童验光配镜关乎儿童视觉发育,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均有利弊,且电脑验光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可将其作为快速验光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12月,采用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切割伤12例,压榨伤25例。损伤指别:拇指6例,示指17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2例。缺损范围1.5 cm×1.5 cm~2.5 cm×2.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2.0 cm~3.0 cm×2.5 cm。供区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9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颜色恢复满意。术后2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10 mm,平均7 mm。术后5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30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术后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EUS)对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12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于术前1周行EUS和腹部螺旋CT检查,确定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等分期情况,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进行对照,以评价EUS对TNM分期的准确性.数据处理采用配对x2检验.结果 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EUS对胃癌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4.6%、14/18、82.0%、85.7%;EUS对胃癌N0、N1、N2、N3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4.2%、75.0%、57.9%、5/17.螺旋CT对胃癌N0、N1、N2、N3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6%、75.0%、73.7%、12/17.EUS与螺旋CT对N0和N1分期判断的准确率接近,而对N2和N3分期的判断,螺旋CT较EUS有明显优势(x2=4.89,P=0.027;x2=13.88,P<0.01).对于胃癌远处转移M1分期的比较,EUS与螺旋CT的准确率分别为36.4%、95.5%,螺旋CT对M1的判断优于EUS(x2=7.90,P=0.001).结论 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对淋巴结转移的N2、N3分期及远处转移的M分期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为获得较准确的术前TNM分期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必要联合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4-苯基丁酸(4-PBA)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细胞,将培养的HLE-B3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4-PBA预处理+高糖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S)相关通路分子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中上皮因子E-cadherin和间质因子α-SMA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MT标志分子E-cadherin、α-SMA、Snail的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组细胞呈长梭形改变,丢失上皮细胞特性,类似纤维细胞的表型;4-PBA预处理+高糖组细胞形态不规则,相对于高糖组细胞,长梭形细胞数量较少。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内ROS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4-PBA预处理后ROS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中ERS相关通路分子GRP78、CHOP、p-eIF2α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4-PBA预处理+高糖组细胞中GRP78、CHOP、p-eIF2α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高糖组(均为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α-SMA和Snail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4-PBA预处理+高糖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上调,α-SMA和Snail的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则与之相反(均为 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中E-cadherin荧光表达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4-PBA 预处理后荧光增强;α-SMA荧光表达则与之相反。结论 4-PBA通过抑制ERS相关通路分子的表达、减少ROS产生来抑制高糖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EMT,从而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89例可疑胆管梗阻性疾病及正常人行MRCP检查,原始图像作三维重建,然后分析其影像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对胆道梗阻程度和梗阻部位判断的确诊率达100%。恶性梗阻的胆管扩张程度较良性梗阻重。结合MRCP原始图像和常规MRI能明确显示肿瘤大小及范围。MRCP鉴别良恶性梗阻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7%,准确性为95%。结论:MRCP检查的成功率高,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清晰,适用于各种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可为恶性胰胆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可作为该系统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见多发性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为其治疗的“金标准”。但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这些患者往往前列腺增生肥大明显,并发症多,同时具有多种严重的合并症,如施行TURP或开放性手术治疗,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打击,存在较高的危险性,甚至有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症多形红斑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8例重症多形红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有25例由药物导致发病,3例原因不明。结论重症多形红斑大多数由药物引起,停用致敏药物是治疗的关键,而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门诊病人中生殖器溃疡发病的主要病因。方法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药敏史和性接触史,并取生殖器溃疡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细菌和真菌培养、HPV、HSV-荧光定量PCR和血清学检查(梅毒和HIV)。结果在151例门诊溃疡病人中,梅毒35例(23.17%),生殖器疱疹28例(18.54%),尖锐湿疣(CA)16例(10.59%),软下疳1例(0.66%),念珠菌7例(4.66%),细菌9例(5.96%);其中.梅毒合并生殖器疱疹7例(4.63%),合并CA2例(1.32%),合并HIV感染者3例(1.98%);生殖器疱疹合并CA5例(3.71%);念珠菌感染者7例(4.64%),合并梅毒者1例(0.67%);细菌感染者9例中合并梅毒者3例(1.98%)。73例(48.34%)未检出病原体患者中接触性皮炎和湿疹27例(17.88%);固定型药疹24例(15.98%);急性女阴溃疡4例(2.64%);白塞病3例(1.98%);坏疽性龟头炎2例(1.32%);Reiter病2例(1.32%);病因未明者10例(6-62%)。结论在该院皮肤科门诊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以梅毒、生殖器疱疹、药疹和湿疹为主。其次为尖锐湿疣,且性病感染中混合感染现象常见,HIV感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敷贴膻中涌泉穴治疗支气管哮喘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草药敷贴膻中涌泉穴治疗支气管哮喘23例马志芹,李吉三(河北省赞皇县中医院051230)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一种阵发性喘息和呼吸困难伴有哮鸣的疾病。诸如反复发作,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我们采用民间验方敷贴膻中涌泉穴治疗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91年10月至1992年1月共进行核磁共振(MRI)扫描女性盆腔患者18例,年龄23~67岁。开始4例患者扫描时我们采用纱布填塞阴道,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