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91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0篇
综合类   549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19篇
  3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去甲斑蝥素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后,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力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C-3细胞的伪足形态变化。结果: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划痕愈合程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的伪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去甲斑蝥素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后,PC-3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可能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使PC-3细胞的侵袭伪足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2.
[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血尿酸(SU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400例,根据SF的四分位数水平将其分为4组:Q1组(<75.9ng·mL-1)、Q2组[(76.0-141.0)ng·mL-1]、Q3组[(141.1-244.4)ng·mL-1]、Q4组[(>244.5)ng·mL-1],比较不同SF水平组SUA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的差异。此外,T2DM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和非高尿酸血症组(NHUA),比较两组之间SF水平及高铁蛋白血症患病率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T2DM患者SF与SUA之间的相关性。以T2DM是否合并HUA为因变量,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SF为协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HU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Q1组SUA水平[(306.64±80.16)μmol·L-1 ]显著低于Q2、Q4组[(333.16±75.93)μmol·L-1和(341.62±98.19)μmol·L-1,P均<0.05],不同SF水平组间HUA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性。HUA组SF水平[159.80(103.60-290.25)ng·mL-1]显著高于NHUA组[130.00(69.43-236.75)ng·mL-1,P<0.05],高铁蛋白血症的患病率(18.33%)高于NHUA组(17.35%),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SUA水平与SF正相关(rs=0.110,P=0.0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2DM患者SF与SUA水平独立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SF水平与HUA独立正相关(OR=1.002,P=0.044)。结论 T2DM患者SF水平与SUA密切相关,SF是T2DM患者HU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含有生精细胞特异启动子Dazl的真核报告基因表达载体AAV-Dazl-RFP-Flag,研究生精细胞特异启动子Dazl在生精细胞中的启动效果。方法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对腺相关病毒载体AAV-CMV-RFP-Flag进行改造,构建小鼠生精细胞特异表达载体AAV-Dazl-RFP-Flag。在体外,转染GC1-spg野生型细胞和HEK-293T细胞,通过免疫荧光、q-PCR、Western blot验证AAV-Dazl-RFP-Flag在体外的表达特异性。在体内,将AAV-Dazl-RFP-Flag进行腺相关病毒(AAV)包装,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AAV注射到小鼠睾丸内,通过q-PCR检测AAV-Dazl-RFP-Flag在体内的表达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AAV-Dazl-RFP-Flag表达载体,并在体内、外水平验证了AAV-Dazl-RFP-Flag的表达。结论小鼠生精细胞特异表达载体AAV-Dazl-RFP-Flag可以在生精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为雄性生殖不育的基因治疗提供更高效的载体工具。  相似文献   
24.
探讨贲门部浸润性癌的预后;与幽门部浸润性癌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贲门部癌50例,对照组幽门部部50例,采用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临床病理学,C.Cas和P.Cas之间除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无显著性差异。②生存曲线分析,C.Cas和P.Cas之间,在淋巴结转移(P〈0.01)和淋巴管侵入(P〈0.05)方面有显著差异;在100例进行性胃癌当中癌的浸润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究睾丸高表达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2基因(Cdca2)在小鼠精子发生和生育力中的生理功能。方法 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ca2在小鼠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Cre-loxP介导的重组系统构建Cdca2组织特异性敲除的小鼠品系;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形态学分析了解小鼠CDCA2缺失对精子发生的各个阶段生精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精子全自动检测分析系统检测小鼠CDCA2缺失对精子活率及运动参数的影响;通过生育力测试实验检测CDCA2缺失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结果 Cdca2是一个睾丸高表达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生殖系统特异性Cre的工具鼠,成功获得了Cdca2生殖细胞特异性敲除的小鼠;小鼠CDCA2缺失对精子发生中各阶段生精细胞、精子运动参数及雄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因Cdca2对于小鼠精子发生和雄性生育力的维持可能是非必需的。  相似文献   
26.
加强行风建设 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医院行风是医院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是医院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院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加强行风建设,促医院全面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27.
28.
离子交换纤维对阿魏酸的吸附和解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自制的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阿魏酸的吸附和解吸的性能。方法 采用测定静态吸附速率曲线及测定30.8K的吸附等温线的方法,并对不同入口浓度和不同流速下,阿魏酸在固定床吸附柱上的动态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 离子交换纤维对阿魏酸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80.4mg·g-1(干纤维),用少量甲醇和稀盐酸即可将吸附在纤维上的阿魏酸完全解吸。结论 离子交换纤维对阿魏酸的吸附速率远大于D2.96离子交换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速率,是提纯和分离阿魏酸的一种新型离子交换剂。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骨密度测定及临床骨关节症状。方法 216例HLD中内脏型63例、脑型102例、脑-内脏型51例,分析各型骨密度值、血钙、24h尿钙及骨关节病变。结果 99例(45.83%)骨密度减低,51例(23.61%)有骨关节症状,20例(9.26%)以骨关节症状首发。结论 HLD可出现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定可较早期地发现骨关节损害,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骨关节变形和骨折。  相似文献   
3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全国各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益探索,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同时,下列问题也值得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