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54篇
  3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21.
放疗及化疗均为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其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已多有报导.如何在治疗期间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及转移,正渐为人们重视.为此1996年10月~1997年4月,我们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茶色素胶囊结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对比研究,观察茶色素对肿瘤患者放、化疗中免疫功能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卡氏评分60分以上,能接受放、化疗的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共100例.年龄:33岁~72岁(平均50.1岁),男性61例,女性39例.其中食管癌26例、肺癌9例、肝癌2例、胃癌10例、乳腺癌28例、其他肿瘤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肿瘤病种及分期基本相似.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各放疗21例,化疗39例.放、化疗剂量及方法均按常规进行.治疗组同时加用茶色素胶囊(中外合资江西绿色制药  相似文献   
22.
早期胃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以期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收集2001-2005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3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早期胃癌与某些病理特点有关.结论 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并综合分析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活检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南阳市城乡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保护效果.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共分析在校学生16835人.结果城市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于农村,分别为98.86%和82.93%;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分别为2.36%和0.68%.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sAg阳性率有密切相关性,呈负相关,乙肝疫苗接种是保护人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臂从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上肢手术患者80例,采用套管针行改良肌间沟法连续臂从神经阻滞,并保留套管针术后接患者自控镇痛泵.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s组为50 μg舒芬太尼加0.225%罗哌卡因镇痛;R组为术毕仪用0.225%罗哌卡因镇痛.两组背景剂最均为4 ml/h,自控药量每次3 ml,锁定时间20 min.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S组在术后4、8及16 h镇痛效果优于R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用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25.
股骨近段及转子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复杂骨折,骨折线常位于股骨近端并累及股骨上段和中上段,目前尚无统一的名称.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用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的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间隙植骨融合加钛合金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退变9例,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40~70岁,平均41.6岁。手术距原发创伤的时间2~26年,平均12-4年。同种异体骨植入关节间隙,自跟骨向胫骨逆行置钉并常规作近、远端锁钉。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4个月,术前、术后对患者行OFAS评分,并通过影像评价植骨融合效果。手术前后患者的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44.1分(42—53分)和70分(57~86分)。8例(88.9%)达到植骨完全融合。结论植骨融合加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母外翻足三维数字模型,通过模拟Ludloff截骨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各项参数的变化,预测术后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进行母外翻Ludloff截骨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 方法 回顾性调查11例(13足)在本院足踝外科治疗的母外翻患者,模拟手术前后对三维重建模型进行母外翻角(HVA)、第1~2跖间角(IMAI~II)、第1跖骨长度、第2跖骨相对长度、第1~5跖间角(IMAI~V)等数值测量记录,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模拟截骨术前后HVA分别为(35.62±6.54)°,(11.43±3.24)°;IMAI~II分别为(16.43±2.41)°,(9.12±3.18)°;第1跖骨长度分别为(63.58±4.17)mm,(59.87±3.83)mm;第2跖骨相对长度分别为(93.74±6.02)°,(86.85±5.36)°;IMAI~V分别为(29.68±3.65)°,(19.45±2.46)°。模拟手术前后上述对应指标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对母外翻患者进行模拟Ludloff截骨术及测量相关参数,是一种可以评估Ludloff截骨效果的数字化技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踝关节严重外旋型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采用一期骨折切开复位治疗76例踝关节严重外旋型损伤患者,其中男48例,女28例,平均年龄39.6岁(17~69岁)。左侧43例,右侧33例。所有病例均有内外踝骨折。腓骨外踝骨折均行腓骨解剖复位1/3圆管形钢板内固定,下胫腓联合、后踝、内踝复位后用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2个月,根据Meyer和Kumler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76例中优42例,良21例,一般11例,差2例。优良率为82.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严重外旋型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9.
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是将经典的药动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模型相结合以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确定性变异和随机性变异),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PPK参数,包括群体典型值、固定效应参数、个体间变异、个体内变异定量,考察患者群体中药物浓度的决定因素。自199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动学评价以来,  相似文献   
30.
医院药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总结门诊常见的药患纠纷,并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加强门诊药房管理的措施。以减少药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