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与血管生成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温剑虎  朱冰 《免疫学杂志》2002,18(4):296-298
目的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膜抗原CD3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肺炎性假瘤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用抗VEGF多克隆抗体及CD34单克隆抗体作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标记物阳性细胞和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计数。结果  81例NSCLC组织上VEGF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72 .84 % ,VEGF在肺癌细胞中主要分布于胞浆、胞膜 ,少量胞外基质也有阳性表达。鳞形细胞癌阳性细胞呈弥散或局灶分布 ,腺癌则呈腺泡状分布。VEGF表达强度同非小细胞肺癌的MVD值紧密相关 ,随VEGF表达强度增高 ,MVD值亦显著增高 (P <0 .0 0 1)。结论VEGF的表达和MVD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 ,可作为NSCLC预后标志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调查安徽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六类健康问题现状,并进行城乡相比分析,为今后制订合适城乡居民的健康教育规划提供根据。方法采用PPS抽样,选择安徽省15~69岁城乡居民3 213人,使用2012年度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城乡居民对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以及健康信息等六类的知晓率有显著差别,农村居民低于城市居民。结论应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探索适合城乡居民的健康知识传播途径,针对六类问题的单薄环节,积极开展健康干预,从而提高安徽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在经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4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对照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患者。随访24~60个月,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口近期并发症(造口分离、造口水肿、造口缺血或坏死、造口肠管破裂、造口肠管梗阻)、造口远期并发症(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情况。  结果  观察组造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31±0.42)d]、首次排便时间[(4.18±0.55)d]高于对照组[(3.04±0.30)d、(3.93±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11.96±1.62)d]与对照组[(11.64±2.32)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造口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5.385% vs. 17.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5.769% vs. 32.692%)、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率(86.538% vs. 40.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Miles术时采用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安全可行,并且能够明显减少术后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排便感获得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未定病因肝衰竭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2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6例未定病因肝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未定病因肝衰竭的发病比例较高,占同期肝衰竭总数的6.50%,发病率仅次于HBV相关肝衰竭及酒精性肝衰竭.未定病因肝衰竭分型主要是亚急性肝衰竭(39.88%),其次是慢加急性肝衰竭(36.50%)和急性肝衰竭(23.62%),而其他类型肝衰竭(明确病因肝衰竭)主要分型是慢加急性肝衰竭(92.16%).与我国最常见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比较,未定病因肝衰竭肝功能恶化程度更明显(ALT、AST、TBil更高,PTA更低),ALP及白细胞平均水平也更高.未定病因肝衰竭好发于青中年患者(18~60岁,56.13%),其次是青少年(<18岁,28.53%),老年患者(≥60岁)占15.34%.未定病因肝衰竭预后较差,总的治愈好转率仅占26.07%,青少年患者好转率为31.18%,青中年患者25.14%,老年患者20.00%.在3种类型肝衰竭分型中,以急性肝衰竭转归最差,好转率仅12.99%,亚急性肝衰竭好转率为34.62%,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率为25.21%.结论 未定病因肝衰竭近年来发病比例增加,好发于青年及儿童,以亚急性肝衰竭多见,转归差.  相似文献   
85.
邹自英  刘媛  曾平  胡宗海  朱冰  吴丽娟 《重庆医学》2016,(6):779-781,786
目的 分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剂量依赖性敏感(SDD)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情况和检出分布特征,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对SDD菌株的抗菌药物及对ESBLs产酶株替加环素的选择.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仪器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50株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50株肺炎克雷伯茼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TS测试条法、Vitek2仪器检测法、纸片扩散法检测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结果 采用M100-S24标准头孢吡肟判断为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有3.58%~12.50%的菌株为SDD菌株;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SDD菌株检出率分别为13.31%和8.60%,显著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5);所有肠杆菌科细菌SDD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4 mg/L菌株检出率显著高于SDD菌株MIC 8 mg/L茼株检出率(P<0.05);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TS测试条法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 当肠杆菌科细菌头孢吡肟MIC为4 mg/L或8 mg/L时,实验室应在检验报告提示SDD菌株的检出.替加环素对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100%.  相似文献   
86.
慢性病毒性肝炎干扰素初治失败后的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用干扰素初治失败后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再治疗,我们采用不同方祛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8例。1.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28例患者为我院1996年4月一1997年4月干扰素治疗失败者。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9-56岁;诊断参照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方法:患者分为四组,A组8例改用Q一Za干扰素300万U深部皮下或肌注,第一月每日一次,第二、三月隔日一次,干扰素总量18000万U。B组5例将a—Zb于扰素加大至500万U,方法、疗程同A组,总量30000万U。C组5例Q—Zb干扰素剂量、方法、疗程及总量同A组。另加国产胸腺…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杭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指导杭州市孕妇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于2018年3 - 10月对杭州市1 4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 采集孕妇随机尿样和家中食用盐盐样, 分别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和直接滴定法检测尿碘、盐碘含量。分析不同基本特征、膳食水平的孕妇尿碘分布水平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及尿碘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结果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35.00 μg/L,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3.36%(1 167/1 400)。基本特征方面, 是否有孩子, 怀孕次数、分娩次数、自然流产次数不同的孕妇尿碘分布水平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膳食方面, 食用牛奶、酸奶、肉类频率不同的孕妇, 以及是否食用卷心菜、白菜、菜花或绿花椰菜的孕妇尿碘分布水平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怀孕2次的孕妇尿碘水平高于≥3次的孕妇(OR = 1.64, P = 0.003);从不或偶尔食用酸奶的孕妇尿碘水平低于≥2瓶/d的孕...  相似文献   
88.
MDC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激光配合N.S涂料综合治疗,探讨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增效方法。方法:76/67/76/67因He面磨损致牙本质过敏的牙齿1200颗,平均分为实验组(激光+N.S涂料综合治疗),对照I组(单纯激光照射治疗),对照Ⅱ组(单纯N.S涂料治疗),统计学处理。取离体牙10颗粒,亦均分为3组,标本制作方法与临床组相同。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疗效均高于两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扫描电镜观察,对照I组牙本质小管末端管腔变形,缩小,呈明显热凝后的熔融状。对照Ⅱ组小管末端可见颗粒状N.S涂料结晶体沉积。实验组热凝后的牙本质小管管腔内可见N.S涂料结晶体沉积,有的呈斑块状,将小管末端安全封闭。结论:激光配合N.S涂料综合治疗,可使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9.
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机扩增DNA的多态性(RAPDDNA)分型是近年来继质粒谱分析、脉冲场电泳、探针杂交等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基因分型技术,在建立后的短短几年内,它已在医院感染菌株基因多态性分析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为此,我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以探讨其在医院感染研究中的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1998年2月~1999年4月住广州市三所综合性医院患者,分别取自痰、血液、伤口分泌物、腹水等临床标本,经分离鉴定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85株。医院感染72株,社区感染13株。由一个实验室统一鉴定到种。所有…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作为感染性脑炎鉴别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为感染性脑炎的早期识别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因原发性脑炎住院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脑脊液进行14种细胞因子检测。通过建立Fisher判别函数、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细胞因子鉴别诊断感染性脑炎的临床价值。结果 Fisher判别函数模型分析得出脑脊液IL-1β、IL-6、IL-12p70、IL-2的表达水平及患者年龄等5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对感染性脑炎判别正确率为81.10%。患者年龄和IL-1β联合鉴别诊断感染性脑炎的cut off值是0.72,灵敏度是85.0%,特异度是92.06%,AUC为0.8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Fisher判别分析函数具有较高的判别分析能力。脑脊液IL-1β的表达水平联合患者年龄有望成为辅助鉴别诊断感染性脑炎的指标,为感染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