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8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优良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解剖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有较好的疗效,是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制定位器在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及固定中的定位价值。方法笔者自2012-01—2014-12采用关节镜下即时自制定位器定位对骨折块复位及固定30例ACL止点撕脱骨折(试验组),与同期关节镜下使用传统胫骨前交叉定位器定位30例(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骨折原位复位情况,评价2组膝关节功能。结果2组获得随访3~36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后2组骨折达解剖复位者均为29例,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3~6)个月,末次随访疗效按膝关节功能HHS评分标准:试验组优16例,良13例,可1例,优良率达96.7%,对照组优15例,良1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8,P=0.713)。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制定位器进行ACL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及固定,疗效满意,自制定位装置是一种有效、即时、微创、简便、安全的定位器具。  相似文献   
33.
韩东  柳琦  李红  方冰  庄颖 《江西医药》2012,47(1):33-34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取旋髂深动脉为血管蒂的髂骨皮瓣植骨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诊18个月。7例均获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根据Paley等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价功能本组病例优6例,良1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此术式效果良好,治疗周期短,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4.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可能导致颈髓压迫,甚者对病人的生命也有极大的威胁.我院自2007年11月~2009年6月应用颈1、2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寰枢椎不稳定1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刘建  李红  方冰  王奇  韩东  庄颖  孙建军 《当代医学》2014,(36):92-9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劈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髁劈裂骨折患者24例,均在关节镜下展开手术探查及复位,利用组合式外固定器与空心钉联合展开内固定,术后展开12-24个月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腘窝处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经随访骨折关节面复位效果理想,膝关节Lyshoi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对于胫骨髁劈裂骨折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蒋永新  李文辉  普娜  方冰 《现代保健》2010,(25):173-174
附属医院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具体做法和认识,就如何提高和巩固教学的地位进行探讨。从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和制度倾向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医疗、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舆论围绕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报告治疗的方法与结果.方法 对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7例骨折延迟愈合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原因.其中3例延迟愈合行保守治疗,34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3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7(6~3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5(6~24)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各种不同因素均可骨折延迟愈合,医源性是主要原因.针对各种不同因素进行合理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8.
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是本科生培养的一种模式。我们在临床肿瘤学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中,采用了更加人性化的双导师制进行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实施过程和结果,对双导师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9.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可能导致颈髓压迫,甚者对病人的生命也有极大的威胁.我院自2007年11月~2009年6月应用颈1、2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寰枢椎不稳定1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夏天来了,鸟语花香 的同时,"面子"问题接踵 而至。看着一塌糊涂的皮 肤,心急火燎,似乎无处 下手,该怎么办呢?其实, 应对夏日的关键在于知 己知彼,那么在熟读经书 后,你便可以逍遥地享受 这个夏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