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1.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CD4+T淋巴细胞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择期行介入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不使用阿托伐他汀,两组均于手术前后16~24?h抽取外周血20?ml。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TEN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介入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PTEN mRNA、PTE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的PTE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TNF-α低于术前,IL-10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TNF-α、IL-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10与PTEN表达呈正相关,TNF-α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介入手术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而服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这种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可上调PTE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12.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喷雾剂(假单胞菌)治疗儿童非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2019年1月至7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牵头,在全国开展rhIFN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75例,分为rhIFNα2b喷雾剂组291例和利巴韦林组284例,分别给予rhIFNα2b喷雾剂和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并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 完成本研究的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set,PPS)病例共448例,其中rhIFNα2b喷雾剂组233例,利巴韦林组215例。主要疗效指标完全退热时间rhIFNα2b喷雾剂组为25.0 h,利巴韦林组为33.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时间比较,rhIFNα2b喷雾剂组在鼻塞、流涕、咽喉痛、咳嗽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hIFNα2b喷雾剂组和利巴韦林组的痊愈时间分为92 h、112 h,rhIFNα2b喷雾剂组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1)。结论 rhIFNα2b喷雾剂用于儿童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起效快、疗效显著,尤其有助于快速缓解发热及减轻鼻咽部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和耐受性良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13.
目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孕囊、胚芽与保胎结局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17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依据保胎结局不同分为保胎失利组(67例)和保胎顺利组(111例)。比较两组孕4、6、8周各项血清激素指标[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糖链蛋白125(CA125)、血清泌乳素(PRL)、甲胎蛋白(AFP)、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孕囊直径、胚芽长度。结果孕4、6、8周,保胎顺利组β-HCG、PRL、AFP、E2、P水平均高于保胎失利组,CA125水平低于保胎失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6、8周,保胎顺利组孕囊直径分别为(1.64±0.62)、(3.28±0.83)、(4.14±0.62)cm,胚芽长度分别为(0.65±0.52)、(1.82±0.69)、(2.32±0.51)cm,均大于保胎失利组的(0.98±0.41)、(1.71±0.56)、(2.58±1.24)cm和(0.62±0.51)、(0.70±0.59)、(1.32±0.19)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结局与各项血清激素水平有关,早期先兆流产保胎顺利患者β-HCG、PRL、E2、P水平均高于保胎失利患者,CA125水平低于保胎失利患者,孕囊、胚芽均较保胎失利患者更大。  相似文献   
414.
师弘  贺新  李红  王伟  王伟  张贺龙  宋扬 《现代肿瘤医学》2018,(24):4018-4021
目的:评估福沙匹坦、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三联方案预防高致吐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接受高致吐性化疗方案初次化疗的患者81例,根据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方案的不同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二联方案预防CINV。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福沙匹坦。对比两组化疗后急性期(0~24 h)及延迟期(24~120 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恶心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2% vs 69.0%,P<0.05);急性期观察组呕吐有效控制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呕吐延迟期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4.4%和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福沙匹坦三联方案对高致吐化疗方案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致乳腺癌患者的恶心呕吐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415.
基于“异类相制”理论探讨雷公藤肝毒性配伍减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江莹  王芳  张贺  孟楣 《中草药》2014,45(18):2711-2715
雷公藤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生育等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但在使用中雷公藤所引起的肝损伤报道频繁发生,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依据"异类相制"的中药配伍理论,对雷公藤肝毒性减毒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提出雷公藤肝毒性配伍减毒的组方原则,以期为提高雷公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16.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 follicle syndrome,LUFS)指卵泡生长至一定时期后内部黄素化,但无真正排卵发生,而体效应器官出现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其发生率在自然周期中为5%~10%,而在药物促排卵周期中约为30%~40%,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17.
目的 调查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跌倒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Morse跌倒危险评估量表(MFS)、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步态评估量表(TGA)等,利用调查问卷与观察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113例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效能为(7.85±2.57)分.得分最低的项目为“上下楼梯”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得分最高的项目为“伸手到箱子或抽屉里拿东西”和“从椅子上起落”.3个因素对跌倒效能有显著影响:右上肢肌力、Berg平衡功能、步态等.结论 为了帮助脑血管病老年患者树立预防跌倒的自信能力,医护人员需要在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适宜地、有针对性地提高患者的跌倒效能,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18.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基础研究相当深入,但在耳鼻咽喉科实际应用研究颇少,探索组织工程技术简便实用的喉软骨修复方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目的:比较多孔海绵状聚羟基丁酸酯与聚羟基己酸酯共聚物生物材料负载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的初期组织工程软骨组织与体内植入一定时期形成的较成熟组织工程软骨组织修复同种异体甲状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第3代乳兔(3d龄墩骨细胞,以多孔海绵状聚羟基丁酸酯与聚羟基己酸酯共聚物生物材料为细胞外基质,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细胞一材料复合物,共同体外培养形成初级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后直接应用于成兔甲状软骨缺损的修复(实验组A,n=5)或将初级组织工程软骨组织体内植入一定时期形成较成熟组织工程软骨再应用于甲状软骨缺损的修复(实验组B,n=5)。设单纯聚羟基丁酸酯与聚羟基己酸酯共聚物材料修复组(对照A组,n=4)和单纯软骨细胞修复组(对照B组,n=4)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4周(实验B组)和8周(实验A组、对照A组、对照B组)取材,对甲状软骨缺损修复效果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评价。结果与结论:两者大体支架形态基本一致,修复区与原有软骨均相续平坦,无凹陷及缺损。但实验A组存在界面无细胞区,修复区基质分泌不丰富;实验B组界面区有细胞生长,基质分泌良好。两者炎细胞浸润均不明显。对照组修复区凹陷,呈暗红色软组织充填,组织学及特殊染色检查未发现软骨样结构及其分泌的基质成分。结果表明在有免疫力的动物体内,初级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直接应用与体内植入后再应用均能有效修复同种异体甲状软骨缺损,无明显免疫反应;相同时期内,应用较成熟组织工程软骨组织修复效果优于应用初级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然而,直接应用初级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可节省时间、成本、工作量及操作环节,避免二次皮下手术的痛苦,是比较实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19.
目的:探讨屏氧酶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从社区正常人群、健康体检者和患者中抽取1019例受试者,其中680例脑卒中患者及339例正常对照组人群,男606例,女413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屏氧酶1基因多态性。结果:非心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者血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屏氧酶13种基因型(QQ,QR,RR基因型)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QQ基因型的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58±0.89),(4.82±1.01),(1.39±0.38)和(2.84±0.75)mmol/L;QR基因型分别为(1.59±0.99),(4.78±1.00),(1.36±0.38)和(2.82±0.80)mmol/L;RR基因型分别为(1.57±0.87),(4.84±1.05),(1.34±0.39)和(2.87±0.87)mmol/L。同一性别不同基因型之间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女两性屏氧酶1各基因型的比例相近(P>0.05)。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屏氧酶1基因各基因型的血脂水平存在差异,尤其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P<0.05)。结论:屏氧酶1基因192位Gln-Arg各基因型间血脂水  相似文献   
420.
难治性癫痫的MRI改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分析21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1)21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中,118例MRI有改变,异常发现阳性率为55.7%(118/212),揭示的病因共7种,其中以脑软化、脑发育异常多见;(2)不同发作类型的MRI改变阳性率不同;(3)不同发作类型的MRI改变所揭示的病因不同;(4)不同年龄组难治性癫痫患者MRI改变所揭示的病因不同。结论 头颅MRI扫描对难治性癫痫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为难治性癫痫确定治疗方向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对判断难治性癫痫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