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报告1例罕见的多部位受累的上皮样肉瘤。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治疗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47岁,先后发现腰部、颏下、耳前、头皮多部位肿块达十余个,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肉芽肿样结构,位于真皮胶原束之间,中央大片状坏死,肿瘤细胞轻-中度异型性。免疫组化显示细胞角蛋白(AE1/AE3)、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阳性,S-100和CD34灶状阳性。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临床少见的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多发性者罕见,容易误诊为良性肉芽肿性病变或其他恶性肿瘤,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2.
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效果及其在缺血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 从自然流产的孕10~13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1d后经尾静脉移植未分化的hNSCs入脑缺血大鼠体内,对移植后大鼠进行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hNSCs的存活、迁徙、分化状况。结果 从人胎脑中成功培养出hNSCs,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神经巢蛋白(nestin)。hNSCs移植组大鼠自移植后3周末起其N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移植后2、3、4、5周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5 溴脱氧嘧啶尿苷(Brdu)染色阳性细胞,缺血侧明显多于对侧(P<0 .05),移植后3、4、5周末明显多于移植后2周(均P<0 .05);移植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nestin染色阳性细胞;在Brdu阳性细胞群中, 73 8%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 16 7%为2, 3 环核苷酸磷酸二脂酶(CNPase)染色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 9 5%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阳性的神经元。结论 经静脉移植hNSCs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动物的神经功能,hNSCs体内体外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受缺血部位微环境信号的影响分化成3种主要类型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5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 运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其中17例标本进行测序、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究高频突变基因的作用。结果 52例患者中男性34例, 女性18例, 男女比例1.9∶1.0, 中位手术年龄45岁, 中位确诊年龄35岁;根据蒙特利尔分型, A3型(51.9%, 27/52)、B2型(61.5%, 32/52)及L3型(50.0%, 26/52)占比较高;腹痛、腹泻为常见症状。病理学特征:52例均见透壁性炎、隐窝结构的改变、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黏膜下层纤维化、增厚, 肠壁神经纤维及神经元增生;黏膜缺损51例(98.1%), 裂隙性溃疡38例(73.1%), 脓肿28例(53.8%), 见假息肉形成45例(86.5%), 伴幽门腺化生28例(53.8%), 见非干酪样肉芽肿31例(59.6%), 出现肠黏膜腺上皮异型增生3例(5.8%)。分子生物学特征:MUC4基因突变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11~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75例未经放、化疗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PD-1、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75例胃癌细胞中PD-L1的阳性率为37.3%(28/7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相关。肿瘤间质淋巴细胞PD-1的阳性率为46.7%(35/75),与p TNM分期相关。肿瘤细胞PD-L1及肿瘤间质淋巴细胞PD-1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Kaplan-Meier及Log-rank结果显示,患者生存时间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p TNM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PD-1、PD-L1无关。短期随访14个月,肿瘤细胞PD-L1阳性者的预后明显比阴性者差。结论 PD-1、PD-L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肿瘤细胞PD-L1阳性有助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与总生存率无关。  相似文献   
75.
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张智弘,徐天蓉,马洪太关键词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中图法分类R733.4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HistiocyteRich-BCellLymphoma)较罕见,国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儿童小脑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方法对1例儿童小脑脑室外神经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影像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6岁。突发眩晕反复发作3个月。头颅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囊性占位,T1等低信号,T2高信号,囊内附壁结节不规则强化。组织学表现为弥漫一致的小圆细胞构成特征性的无核原纤维岛及围绕血管形成菊形团结构,另一特点是瘤细胞具有少突胶质细胞样特征,可见散在的节细胞分化。免疫表型示神经毡基质Syn强(+),肿瘤细胞Syn、NSE、Oligo2、NeuN和NF(+),少数细胞GFAP(+);CD99,S-100,vimentin和EMA均(-);血管CD34(+),Ki-67<2%。结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发生于儿童且位于小脑者更为罕见,组织学特点多数为典型性,一般无复发或转移,完整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骨髓的正常结构、各系细胞定位和细胞分化规律及其特征等着手,概括了辨识这些细胞的要点,以求正确识别,为活检诊断提供依据,并指出作出一份正确的诊断报告所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活检、制片、镜下描述和联系临床等。以供基层同道和初接触骨髓活检者参考。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2~2011年江苏盛泽医院79例未经放、化疗的胃癌患者组织中HER-2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79例胃癌患者,男女比例为2.59:1,中位年龄为67岁,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不相关.Survivin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不相关.HER-2在Survivin阳性的表达率(70.59%)明显高于在Survivin阴性表达组(9.09%)(P<0.05)结论 胃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Survivin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与HER-2表达正相关,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SC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5例乳腺PSCC患者的临床特点,肿瘤大体和镜下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5例女性患者发病年龄38~78岁,多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均无转移.免疫组化:雌激素(ER)、孕激素(PR)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阴性表达,p63、细胞角蛋白(CK)5/6及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均阳性表达.随访4例,1例术后9年死亡,3例随访6~9个月至今情况良好.结论 乳腺PSCC有不同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HE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确诊需经严格的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80.
于焱  张智弘 《眼科研究》2004,22(2):135-135
神经鞘瘤是较少见的眼部肿瘤,发生于球结膜者更为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41岁,发现右眼部肿块5年,近一年来感觉肿块逐渐变大。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 5 ,向前注视时外眼无异常,眼球转向颞上方时可见右下睑鼻侧皮肤隆起,鼻下象限距角膜缘约4mm处球结膜下有一约10mm×10mm×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