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常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1316-1317
肿瘤骨转移倾向发生于中轴骨 ,常见于脊柱、颅骨、胸骨、肋骨和骨盆诸骨 ,这与红骨髓的分布有关。CT扫描密度分辨率高 ,能发现和观察骨转移灶的细微结构变化。本文收集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36例骨转移瘤的CT表现 ,结合文献进行探讨[1 4] 。1 资料与方法36例中男 2 5例 ,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药物和(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必要时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1次;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病人治疗2周后、半年后糖尿病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病人心功能。  相似文献   
53.
正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皮质脑炎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以单侧脑皮质水肿多见,随疾病进展可累及双侧脑皮质、基底节、胼胝体及脑干等部位。国内外相关报道仅8例,其共同点为均存在血清MOG抗体阳性,影像学特征为FLAIR序列上大脑皮质高信号影,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大脑皮质高信号可能与脑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3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2001年7月~2002年11月收治的36例同病患者作为常温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第3天及第7天的颅内压分别为(3.82±0.48)kPa和(2.88±0.48)kPa。恢复良好者9例(25%),死亡11例(30.56%);常温对照组第3天及第7天的颅内压分别为(4.27±0.54)kPa和(4.02±0.40)kPa。恢复良好者为2例(5.56%),死亡20例(55.56%),两组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能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SPECT显像半定量法来进行Alzheimer’s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AD组25例,VD组21例,正常对照组15例,通过Tc-99m-ECD脑显像SPECT显像,运用大脑皮质与小脑ROIs区比值来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AD病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侧额叶、双侧后颞顶部,大脑皮质/小脑比值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5),其它二叶无明显差异。而VD病人的放射性比呈非对称性、局灶性放射性降低。结论SPECT半定量分析结果提示双侧额叶及后颞顶部的血流灌注降低是诊断AD的主要特征。结合SPECT和CT、MRI,有助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数字化平台联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模式,观察组实施数字化平台联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对比两组多学科团队到达时间、完成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住院总时长等救治时效、抢救成功率及总病死率、休克患者等待输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完成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及住院总时长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总病死率低于对照多学科团队到达时间组,休克患者等待输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数字化平台联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有效缩短输血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时效、抢救成功率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7.
常杰  李延红 《黑龙江医学》2022,46(12):1420-1423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糖尿病组13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指数,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分析相关因素判断脑梗死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年龄、病程、SBP、DBP、血清FBG、HbAlc、TG、TC、LDL-C、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6、5.318、4.716、4.075、2.180、3.329、4.129、17.443、10.803、70.005,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bAlc、TC、LDL-C及HMGB1均为糖...  相似文献   
58.
郭某,女,63岁,农民,患高血压二十年,三年前自面部出现红色痒疹,且逐渐向颈、胸蔓延,一直服用中、西药降压,抗组胺治疗,但血压一直波动于25.3~28/13.3~14.7kPa,其疹均诊断为湿疹,经治无效来本院诊治。自叙头晕胀痛,心烦目眩,口干,面部烘热,胸闷不舒,腰酸乏力,其疹瘙痒难忍,查上半身均有红色小疹隐显成块,成片不等,稍高出皮面,以头颈部为多,多处被搔破,流出黄色粘稠水液,双眼角处呈糜  相似文献   
59.
派杰氏病并发下颌骨骨髓炎及口腔粘膜瘘1例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121000)常杰石姚淑萍贺淑燕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医院景孛攵派杰氏病又称畸形性骨炎,为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骨软化症。其发病率随地区、种族不同差别很大,男性略多于女性。我国较为罕见。发生...  相似文献   
60.
我院自1988年至1991年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商品名为可塑性多孔型人工颅骨粉)修补颅骨缺损11例,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为男性,年龄20~47岁,平均24.6岁。颅骨缺损原因均为颅脑外伤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