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蝙蝠葛碱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应用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方法研究蝙蝠葛碱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4只beagle犬给蝙蝠葛碱6mg·kg-1静脉注射后,分时取血及行心电、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采用反相高效液相紫外法测定血浆中蝙蝠葛碱的浓度。结果 蝙蝠葛碱主要药动学参数T1 /2α,T1 /2β,Vd,AUC分别为(0 049±0 016)h,(2 .7±0. 6)h, (15. 8±3 5)L·kg-1和(1. 48±0. 17)mg·h·L-1。对Q Tc的最大延长率为( 25 5±9 4 )%;SBP,DBP,±(dp/dt)max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 23 .0±4. 9 )%,(21 .9±5. 9)%, ( 42. 8±6 .6 )%和( 39 .0±17 .1 )%。药理效应滞后于血药浓度10 ~15min。药理效应与效应室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sigmoid Emax模型。结论 建立了蝙蝠葛碱在犬体内血药浓度、时间、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盐酸依匹斯汀片(抗组胺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和进口盐酸依匹斯汀片40mg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盐酸依匹斯汀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2种制剂在人体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10.12±1.28)和(10.43±2.44)h;tmax分别为(2.18±0.47)和(2.03±0.41)h;Cmax分别为(65.90±16.45)和(68.17±13.25)μg·L-1;AUC0-36分别为(591.63±88.22)和(600.90±93.74)μg·L-1.h;AUC0-∞分别为(647.04±101.58)和(657.96±87.56)μg·L-1.h。与进口制剂比较,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36为(99.40±12.77)%;F0-36为(98.85±13.72)%。结论国产和进口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塞克硝唑试验片与参比片的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塞克硝唑试验或参比制剂各2 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口服塞克硝唑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单房室模型。试验片与参比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2.30±1.06)和(2.28±1.10)h;Cmax分别为(49.63±6.35)和(46.17±4.24)mg/L;t1/2分别为(28.84±3.41)和(29.05±4.01)h;AUC0-96分别为(1832.06±180.15)和(1847.14±204.14)mg.h-1.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99±11.92)%。结论:塞克硝唑片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4.
HPLC法测定血浆中盐酸依匹斯汀浓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依匹斯汀浓度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C_(18)(150 mm×3.9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三乙胺(磷酸调pH为3.5)(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2~200μg·L~(-1);最低检测浓度为2μg·L~(-1);方法回收率为98.17%~102.19%;日内RSD 6.87%~10.81%;日间RSD 3.6%~4.4%。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人血浆中盐酸依匹斯汀的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血浆中硫唑嘌呤的活性代谢物6-巯基嘌呤质量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研究了6-巯基嘌呤人体药动学。方法:6-巯基嘌呤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并行萃取,进一步将有机层吹干富集药品。Hypersil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含0.25%醋酸)(3:97),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3nm。结果:6-巯基嘌呤在2~2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血浆最低检测限度为2μg·L^-1。高、中、低质量浓度(200,50,5μg·L^-1,)的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8.52%,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1%,101.6%和100.8%,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0.2%,94.9%和91).90%。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口服硫唑嘌呤后6-巯基嘌呤的药一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结论:此法灵敏、专一、准确、精密、简便,适用于药动学研究及治疗药物质量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总槲皮素的浓度,并应用于其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本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经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阿魏酸作内标,采用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366 nm,进样体积20 μL,流速1.0 mL·min-1,柱温30℃。8只SD雄性大鼠单次灌胃槲皮素50 mg·kg-1后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浓度,采用DAS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槲皮素在0.10~10.07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下限为0.10 μg·mL-1,回收率为88.85%~101.66%,日内精密度为1.11%~2.79%,日间精密度为2.60%~3.64%。大鼠单次灌胃50 mg·kg-1的槲皮素后的Cmax=(1.97±0.41) μg·mL-1,t1/2=(6.10±2.84) h,tmax=(8.63±3.89)h,AUC0-∞=(29.07±8.24) μg·h·mL-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能准确地定量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总浓度,适用于槲皮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血浆中吡非尼酮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含吡非尼酮血浆样品经冰醋酸酸化,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氟乙酸-三乙胺(72∶28∶0.1∶0.15;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14 nm。12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吡非尼酮胶囊200 mg, 应用HPLC测定血浆吡非尼酮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吡非尼酮在0.05~25.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定量限为0.05 mg·L-1。高、中、低浓度(25.00,5.00,0.10 mg·L-1的日内及日间RSD均≤8.56%,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4.00%,103.28%和99.66%,平均提取回收率均>70%。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口服吡非尼酮胶囊后吸收和消除迅速,其人体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满足临床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Nm23基因中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在湖北汉族肾移植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湖北汉族150例肾移植患者(男114例,女36例)和150例健康人群(男112例,女38例)的Nm23基因启动子及内含子区域共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Nm23基因上所选的10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rs7207370与rs1694969、rs34214448、rs2318785之间存在高度的连锁不平衡;rs8075231与rs2302254、rs2041296、rs8071647、rs2159359之间存在高度的连锁不平衡;并筛选出3个标签SNPs:rs7207370、rs8075231、rs11868380。结论:Nm23基因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在肾移植患者和健康人群间无显著性差异。性别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9.
摘 要 目的: 综述近年来槲皮素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中槲皮素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槲皮素通过对Ⅰ相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和Ⅱ相药物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s),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 SULTs)和谷胱甘肽S 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s)等的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多种常用药物在体内、外的代谢。同时,槲皮素对代谢酶的调控作用需要各种核受体的参与。结论:槲皮素对多种药物代谢酶均具有抑制或诱导作用,因此槲皮素将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0.
师少军  万景  张学平 《中国药师》2012,15(9):1321-132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药品咨询实践、意义及思考,做好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药品咨询服务实践,结合用药咨询记录资料,对咨询内容进行分析思考。结果:药师在解答患者用药方面各种问题时,增进了医患沟通,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提升了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和药师的社会形象。结论:作为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是药学服务的突破口之一,对促进门诊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