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21.
卵巢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生育期妇女,过去常因卵巢单侧良性肿瘤而行患侧附件切除或破坏功能性的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现多主张在绝经前尽可能保留术时肉眼观正常的卵巢,大力提倡开展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 [1].我院在2006年5月-2008年4月期间对5-10cm的23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人实施了经腹小横切口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其切口长 3-5cm,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方法 抽取健康对照者(A组)、HBV无症状携带者(B组)外周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PBMC,用TNF-α、IL-10分别和rhIL-4、rhGM-CSF刺激培养,获得:成熟树突状细胞(mDC)、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rhIL-4、rhGM-CSF刺激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DC)作组内对照.imDC组加入TNF-α刺激,检验imDC的稳定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反映树突状细胞成熟度的各种分子.结果 A、B组内mDC细胞膜表达HLA-DR,HLA-ABC分子,分泌的IL-12p70与imDC、DC、imDC+TNF-α组相比明显增加;A、B组间mDC的HLA-DR,HLA-ABC表达无显著性差异,IL-12p70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DC的HLA-ABC、HLA-DR低表达,IL-12p70分泌也较低,与本组内DC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imDC的HLA-DR,HLA-ABC低表达,IL-12p70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DC加入TNF-α后HLA-ABC、HLA-DR仍低表达,IL-12p70分泌低于本组内D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A、B组,TNF-α均有效促进DC成熟为mDC,IL-10均抑制DC的成熟,不受A、B组细胞来源影响.mDC分泌大量IL-12p70,并在B组低于A组,说明B组mDC存在一定的功能不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构建肝脏特异性DEK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DEK基因在肝脏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动物模型。 方法 将DEKflox/flox小鼠与肝脏特异性表达Alb-Cre重组酶的小鼠进行交配和鉴定,筛选出子代中DEKflox/+/Alb-Cre小鼠与DEKflox/flox小鼠进行交配与鉴定,获得DEKflox/flox/Alb-Cre小鼠,将DEKflox/flox/Alb-Cre小鼠与DEKflox/flox小鼠进行交配,其子代基因型为DEKflox/flox/Alb-Cre的小鼠即为本实验所构建的肝脏特异性DEK基因敲除小鼠,DEKflox/flox小鼠即为对照小鼠。提取小鼠尾基因组DNA,通过PCR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提取小鼠肝脏RNA和总蛋白,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验DEK基因在小鼠肝脏中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使用激光共聚焦检测DEK蛋白在小鼠肝脏的表达情况;对小鼠肝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 PCR结果表明子代小鼠基因型符合DEKflox/flox/Alb-Cre;肝脏特异性DEK基因敲除小鼠肝组织中DEK基因的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显著低于DEKflox/flox型小鼠;肝脏特异性DEK基因敲除小鼠肝组织的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 结论 本研究利用Cre/Loxp技术成功构建了肝脏特异性DEK基因敲除小鼠,为在动物水平进一步研究DEK基因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4.
长段尿道狭窄因电切镜不能通过其狭窄段而无法电切。我院1995-09-2003-05采用经尿道先用激光切开后再行电气化治疗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倍美力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生于5%~25%的中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对病人的心理、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活动,甚至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为了解倍美力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2001年4月~2004年10月,我们对76例病人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检测LPS刺激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HMGB1和相关信号分子p38MAPK、NF-κB、CBP的表达,探讨脓毒症时巨噬细胞表达和释放HMGB1的信号传导机制。 方法 采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相关信号分子p38MAPK、NF-κB、CBP的变化,ELISA检测培养上清HMGB1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培养细胞HMGB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胞浆和胞核内HMGB1的含量。 结果 随着LPS的刺激,细胞浆内p38MAPK的绿色荧光逐渐增强,NF-κB的绿色荧逐渐减弱,而细胞核内NF-κB绿色荧光逐渐增强,CBP的绿色荧光逐渐增强,三者均于刺激后6 h达高峰。LPS刺激后12-48 h培养细胞胞浆和上清中HMGB1蛋白含量逐渐增加,而12-24 h胞核内HMGB1含量逐渐减少,36 h后又逐渐增多,各不同时间点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细胞内HMGB1 mRNA表达在LPS刺激后0-12 h无明显变化, 24 h、36 h和48 h明显增高,与0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LPS通过依次激活巨噬细胞内信号分子p38MAPK、NF-κB及CBP来诱导HMGB1的合成、转位和释放表达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阻断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表达,观察人肝癌细胞HepG2中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etor-α,TGF-α)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是否受影响,以阐明hALR在促进肝癌细胞生长的相关细胞因子网络中的作用。方法将构建好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siRNA表达质粒pSIALR-A及其阴性对照质粒pSIALR-B分别转染至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计算转染效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ALR表达,确定抑制效果。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将HepG2细胞分为3组:转染组(转染pSIALR-A)、阴性对照组(转染pSIALR-B)和空白组(未转染重组质粒)。放射免疫法检测阻断肝再生增强因子后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阻断肝再生增强因子后各组细胞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组、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TGF-α分别为(5.27±0.86)pg/ml、(7.92±2.65)pg/ml和(6.50±1.28)pg/ml,转染组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46±0.136、1.115±0.606和1.131±0.509,转染组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促进肝癌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肝再生增强因子除了可以直接刺激肝癌细胞增殖外还可通过上调TGF-α及EGFR的表达水平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精液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分析87例不育男性和50例已有子女的正常男性的精液结果。对照两组各精液指标的差异,并比较各指标在两组中的相关性。经过数据变换、主成分分析计算精液评分。结果不育组数据符合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条件,精液评分解释了73.48%的变异。不育组每一项精液指标及精液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不育组中8项指标间均显著相关(P〈0.05),而正常组并不是所有指标间均有相关性。结论不育男性精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是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必要条件,主成分分析法是综合判断精液质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