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2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71.
信谊要素合剂是第二军医大学与上海信谊药厂共同研制并由信谊药厂试制的新型要素合剂。在完成营养及安全性试验的基础上,经长海医院初步临床试用后,于1984年1月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扩大临床试用。同年7月在上海市卫生局药械处主持下成立了《信谊要素合剂临床试用协作组》并确定了病例选择、试用方法、疗效观察等有关事项。参加协作组的单位有长海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肿瘤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市一  相似文献   
72.
生脉散对热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敏  赵法及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874-875
以热损伤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生脉散对热损伤鼠免疫器官、脾脏淋巴ConA 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IL2) 产生能力的影响。发现生脉散可以减轻由于热损伤造成的大鼠胸腺、脾脏缩小的程度,并能明显提高损伤大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L2 产生能力。还发现生脉散可以提高热损伤大鼠脾淋巴细胞IL2m RNA 的表达水平,这提示促进IL2m RNA 的表达可能是该方保护热损伤大鼠脾淋巴细胞IL2 产生能力的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3.
结合实际工作,对SPECT、ECT、PET/CT以及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医用射线装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进行了探讨,包括采用标准、控制指标、污染源分析、影响预测、公众参与、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s)蛋白家族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在神经毒素MPTP/MPP+诱导下的表达变化。方法取正常C57BL小黑鼠的脑、肝、肾组织,以及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人心肌细胞HCM、人肝细胞L-02,检测MTERFs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MPTP/MPP+构建帕金森病(PD)动物/细胞模型,检测MTERFs的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MTERFs在小鼠脑中和SH-SY5Y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较高;MPTP/MPP+诱导的PD模型中,MTERF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在小鼠脑和SH-SY5Y细胞中,MTERFs表达较高;MPTP/MPP+诱导下MTERF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影响了线粒体转录水平,这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1989-2009年中国18~45岁成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的8轮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定性资料的差异比较应用χ2检验,定量资料的差异采用非参数中位数检验和等级方差分析法。结果我国成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呈下降趋势,从1989年的72.3 g/d下降到2009年的66.7 g/d(χ2=348.9,P<0.0001),县城和农村成年女性下降幅度较大(约9.5 g/d)。过去20年间蛋白质供能比略微增加,成年男女达到或超过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的比例分别下降了3.5个百分点和14.2个百分点(男性:χ2=372.4,P<0.0001;女性:χ2=479.3,P<0.01);不同地区优质蛋白质比例增加了18~27个百分点,2009年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成年人摄入优质蛋白质比例分别为48.6%、44.5%、39.0%和29.1%,主要是动物蛋白的显著增加,而豆类蛋白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我国18~45岁成年人中仍有部分人群可能面临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风险,动物蛋白过快增长,可能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今后仍需鼓励增加豆类蛋白质的摄入,引导中国居民选择合理平衡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不同年代出生的成年居民的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的差异。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93年调查时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2009年调查时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健康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体格测量、营养素摄入量及生活方式因素作为评价居民营养状况的指标,利用SAS和STATA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年代出生居民的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皮褶厚度、超重/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2)80年代出生居民的脂肪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脂肪供能比、钙摄入量以及胆固醇和脂肪供能比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人群比例,显著高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维生素B1摄入量、维生素C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以及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超过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人群比例,显著低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3)80年代出生居民的吸烟率、饮茶率以及从事中、重度体力活动的人群比例,显著低于60年代出生的居民。结论不同年代成人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存在代际差异,80后一代居民营养相关慢性疾病患病率的迅速上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2009年我国西部贫困农村6~23月龄婴幼儿喂养状况。方法利用科技支撑项目"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资料,调查对象6~23月龄婴幼儿2933名。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中国西部贫困农村6月龄内婴儿的母乳喂养率为38.3%。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间为5个月,断奶时间为10个月。结论我国西部贫困农村婴幼儿喂养不合理。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systeine ,tHcy)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北京、广东、南京、辽宁、天津、浙江29家三级医院共1441例 T2DM 患者,检测其空腹血清 tHcy水平。同时进行体格检查、血糖、血脂、维生素B6水平的测定。并通过问卷形式获得糖尿病(DM)并发症等相关信息。【结果】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17%(233/1441)。有并发症组中血清tHcy水平为(14.28±8.76)μmol/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的(11.55±5.50)μmol/L( P<0.001)。调整年龄和性别后,血清tHcy>15μmol/L组的DM大血管并发症OR值为2.345(95% CI 1.665~3.302),冠状动脉并发症OR值为1.932(95% CI 1.104~3.380),脑血管并发症 OR值为2.056(95% CI 1.311~3.176),周围血管并发症OR值3.004(95% CI 1.656~5.450)。【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 T2DM 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9.
膳食纤维是食物中来自植物细胞壁的、人体难于消化的非淀粉多糖成分。其种类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溶于水、并形成凝胶体、产生饱腹感,在肠道与葡萄糖、脂肪结合,主要存在于燕麦、豆类、水果、海藻、蔬菜中,可降低餐后血糖、降低血脂、有助减肥。不可溶性纤维不溶于水、在肠道软化粪便,存在于全谷物制品,如麦糠、蔬菜、水果中,可改善便秘,预防肠癌。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胃黏膜损伤的机制.方法:32只健康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捆绑组(A组)、模型组(B组)、艾灸穴位组(C组)和艾灸非穴组(D组),每组8只.艾灸穴位组和艾灸非穴组大鼠艾灸预处理8 d,捆绑组和模型组大鼠只捆绑,不艾灸.除捆绑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HSP70、胃黏膜细胞凋亡、凋亡活化因子1 (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I),胞质Cyt-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2.93±0.29vs 2.51±0.22,3.52±0.77vs 2.25±0.53,1.63±0.36vs 0.75±0.23,4.32±0.67vs 3.44±0.86,4.05±1.01vs 3.76±0.82,3.55±0.86vs 2.35±0.71,P<0.01或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3.93±0.36)明显增加(P<0.01),而细胞凋亡指数(1.53±0.45),胞质Cyt-C(0.97±0.26)、Apaf-1(2.244±0.49)、Caspase-9(2.43±0.73)、Caspase-3(1.97±0.61)均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D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3.35±0.34)显著降低(P<0.01),而凋亡指数(3.06±0.81),Cyt-C(1.45±0.29),Apaf-1(3.16±0.66),Caspase-9(3.33±0.76),Caspase-3(2.98±0.86),显著升高(P<0.01或0.05).结论:艾灸通过上调大鼠胃黏膜细胞HSP70表达,继而作用于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相关靶点,由此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