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尽早、持久、充分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以挽救更多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1].由于PCI在临床的广泛开展,为广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了宝贵的治疗机会并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开展了21例急诊PCI,取得满意效果:患者恢复快、无并发症出现、住院时间缩短.现将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 F型AVNRT)及隐匿性旁路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中常见的类型 ,但通过体表心电图鉴别有一定难度。本文对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电消融术确诊的 4 5例S F型AVNRT及AVRT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逆行P(P′)波的位置、形态进行对比分析 ,以寻求体表心电图在PSVT分型诊断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收集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住院的PSVT患者 4 5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19例 ,年龄 13~6 0a。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 ,无器…  相似文献   
13.
黄仕明  彭燕  袁莉  黄芸  孙全林  陶明 《全科护理》2013,(18):1718-1719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对护患沟通的认知及沟通培训需求,以便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住院病房≤3年的276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护患沟通认知态度及沟通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结果]96.01%的低年资护士认为护患沟通重要,但主动与病人沟通者只有28.98%,经常与病人沟通者只有24.28%;护士认为影响护患沟通的主要因素有:缺乏沟通技巧、沟通时间及专业知识;97.46%的护士愿意参加护患沟通培训,50.72%的护士希望培训沟通技巧,68.12%的护士希望应用情景案例进行培训。[结论]低年资护士与病人主动沟通意识与沟通行为较差。管理者应根据需求开展多形式沟通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提护理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家兔在低血压状态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引起炎症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B组:静脉输入20mg多巴胺加100ml生理盐水;C组:低血压状态下静脉输入20mg多巴胺加100ml生理盐水。分别于用药后0.5h、1h、2h、4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浓度,同时取长0.25cm、宽0.25cm的组织做病理学观察。结果三组TNF-a、IL-6在0.5h、1h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h、4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病理学改变三组比较总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低血压状态下静脉注射多巴胺较正常血压下炎症反应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提示临床护士应高度重视低血压状态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引起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CRRT即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以缓慢的血流速和(或)透析液流速,通过弥散和(或)对流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统称。CRRT的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替代功能受损的肾脏,近年来更扩展到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成为各种急危重症救治中最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与机械通气和完全胃肠外营养地位同样重要。笔者对本科162例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床旁CRRT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患,其发病率为0.8%~1.2%。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介入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留手术瘢痕等优点,广泛用于先心病的治疗。我科2009年2月——2010年3月对36例先心病患儿行介入封堵术,并对术后负性效应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颜晓勇  孙全林  旷丽 《贵州医药》2009,33(5):404-406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5例(简称常规组)和常规+杏丁治疗组25例(简称杏丁组),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及尿ET-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r、24h尿蛋白定量、尿ET-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杏丁注射液治疗后尿ET-1水平明显减少(P〈0.01),且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人。而常规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杏丁组治疗后尿ET-1水平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5920,P〈0.01)。结论CGN患者尿ET-1明显增多,杏丁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CGN患者体内尤其肾脏产生的ET-1致尿液排泄ET-1减少,从而对CGN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的关系。方法:62例高血压病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杓型组(34例)与非杓型组928例),以20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Ang Ⅱ浓度。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组血浆Ang Ⅱ水平显著高于杓型组,且血浆Ang Ⅱ水平与动态血压值正相关。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调节血压节律的重要系统,Ang Ⅱ可能参与夜间血压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Ang 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协助诊治,短时间内完成静脉穿刺采血,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对其邻近器官的损伤。方法 选择220例29天~3岁的患儿,做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观察组110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对照组110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一次性采血针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02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8例,一次性注射器组一次性穿刺成功86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24例。结论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办法与效果。方法认真应用医院已有基本标识,结合专科特点设计制作各类独立标识、组合标识、药物标识、仪器标识用于临床工作。结果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后,血管活性药物滴速准确性、特殊病情观察全面性、仪器清点时间及仪器导线完好配套率明显改善,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是充分发挥护士集体智慧和人性化管理的体现,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