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年龄老化,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我院自1994年3月~2001年9月收治5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经手术治疗,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托莫西汀与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托莫西汀与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9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托莫西汀(35例)与利他林(34例)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用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L-~45-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12周末多动指数总分和行为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状和注意缺陷,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减少蛋白摄人、常规降糖药物和/或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缬沙坦80mg/d,口服,同时给辛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给缬沙坦80mg/d,口服。两组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具有降低CRP的抗炎效应,与缬沙坦联用对早期DN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地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奈替米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奈替米星(Netromycin)是一较新的半合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它具有性质稳定,抗菌谱广,耐药性少,疗效确切的特点,为静止期的杀菌剂.奈替米星的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基本相似,对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枸橼酸杆菌、绿脓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志贺菌属等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则优于其他氨基糖甙类;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品的另一优点是,由于游离的氨基和羟基数最少均为3,是氨基糖甙类药物中最不易被细菌所产生的核苷酸转移酶所钝化,因此细菌对该药产生耐药的速度较慢,对大多数耐其他氨基糖甙类的菌株有较好的作用.在临床中成为主要控制各种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文献报道在治疗554例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6%,其中痊愈率为70%;治疗461例败血症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88%和71.8%;治疗18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1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文拉法辛胶囊口服,开始剂量为75 mg·d-1,剂量范围为75~225 mg·d-1,平均(35±15) mg·d-1;对照组41例给予氟西汀胶囊口服,40 mg·d-1。两组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少而轻。对照组有效率为87.8%,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临床上是以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疼痛,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为特征,病程数天或数周,可长达3个月。临床病程一般为自限性,少见有患者出现复发的现象。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HNL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有T淋巴细胞,尤其是细胞毒T细胞的凋亡和增生。本文作者就近几年有关HNL的细胞凋亡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07年至2010年21例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方法 21例IE患儿均行血培养、赘生物培养及赘生物PCR检测(以16SrRNA基因的保守区序列V3为靶基因);对葡萄球菌进行多重PCR扩增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果 21例IE患儿赘生物PCR阳性检出率95.2%,血培养阳性检出率57.1%,赘生物阳性检出率9.5%,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其中1例心内膜赘生物的PCR结果与血培养结果不一致,赘生物PCR结果为放射菌,血培养结果为溶血巴斯德菌,利用血培养得到的菌落进行PCR检测,与赘生物PCR的结果一致,均为伴放线放线杆菌;其余11例心内膜标本的PCR结果与血培养结果一致.多重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能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与femA基因联合检测能有效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时提示临床使用糖肽类抗生素.2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感染复发.结论 V3通用引物联合多重PCR法可提高IE患儿赘生物病原菌检出率,且受抗菌药物的影响小,适用于符合手术指征且血培养阴性或鉴别困难的病原学诊断,有利于手术后抗菌药物的选用及提高IE的最终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高危因素,研究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在临床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鲍曼不动杆菌(AB)检测为阳性的患儿,分为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AB(CSAB)组,分析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曾住ICU比例、手术比例、标本来源、下呼吸道感染比例、病死率、耐药性、培养前抗茵药物使用种类、时间等情况。留取16株PDR—AB,用微量肉汤棋盘法分别测定氨苄西林/舒巴坦与美罗培南或头孢哌酮/舒巴坦体外联合药敏情况,计算分级抑茵浓度指数(FIC)。结果:CRAB组下呼吸道感染比例、病死率、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率、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使用种类和使用时间均高于CSA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显示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或头孢哌酮/舒巴坦,以相加作用为主,无协同和拮抗作用,关罗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呈相加作用的患儿,使用该组合后有56.25%的治愈率。结论:临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比例高、频繁更换抗茵药物和使用时间长可能是CRAB出现的高危因素。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存在相关性,可用于筛选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人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通化神源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试验制剂)和海口康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参比制剂),剂量分别为40 mg,剂间间隔为1周.分别于服药后12 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浓度.用DAS(Drug And Statistics,version 2.0)药动学程序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两种制剂生物等效性.AUC0-12,AUC(0-inf)和Cmax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Tmax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单剂量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试验和参比制剂后,血浆奥美拉唑的Cmax分别为(1 146.77±386.58)ng·mL-1和(1 138.93±360.90)ng·mL-1;Tmax分别为(2.40±0.53 )h和(2.28±0.44)h;AUC(0-12)分别为(4 853.61±1 960.52)ng·h·mL-1和(4743.06±1 740.71)ng·h·mL-1;AUC(0-inf)分别为(5 111.76±2 031.72)ng·h·mL-1和(4 942.71±1 833.39)ng·h·mL-1.AUC(0-12)的90%可信区间为94.6~106.3%,AUC(0-inf)的90%可信区间为96.5~107.2%,Cmax的90%可信区间为95.9~104.3%.结论 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32±14.90)%,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学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大鼠体内胡麻属苷的浓度。方法:用乙腈沉淀蛋白方法处理血浆,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用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内标为芦丁。结果:血浆中胡麻属苷的线性范围为1~250 ng·mL^(-1)(r=0.998 6),最低定量限为0.2 ng·mL^(-1);胡麻属苷的日内、日间RSD均<10%。大鼠单次灌胃胡麻属苷后,胡麻属苷在大鼠体内的t_(1/2)为(1.35±0.26)h,CL为(8.62±1.25)L·h^(-1)·kg^(-1),AUC_(0-t)为(349.57±48.5)ng·h·mL^(-1);大鼠舌下静注胡麻属苷后,胡麻属苷在大鼠体内的t_(1/2)为(1.45±0.28)h,CL为(2.38±0.57)L·h^(-1)·kg^(-1),AUC_(0-t)为(128.79±30.52)ng·h·mL^(-1),得胡麻属苷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6.6%。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适于大鼠血浆中胡麻属苷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