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HLA-DRB1*14等位基因对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检测6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和70例健康人(对照组)等位基因HLA-DRBI14,比较阿德福韦酯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HLA-DRB1*14等位基因阳性率。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HLA-DRB1*14等位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5.7%和1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HLA-DRB1*14等位基因阳性率为15.6%,无效组为1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14等位基因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分布基本一致,该基因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方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疗效的差别。方法将广西某中学甲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中药、中西药联合、西药治疗。结果 (1)三组治愈率均为100%。三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中药组(18.88±5.41)天,中西药组(22.57±6.15)天,西药组(20.24±5.65)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三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85±1.86)天、(9.68±7.40)天、(8.15±4.56)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各组治疗5天,治疗12天肝功能改善程度不同,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方案治疗甲肝均有效,对肝功能改善疗效相当,纯中药治疗方案在症状缓解方面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e系统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20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10~(7.4070±2.3830)拷贝/ml和10~(5.0797±3.5389)拷贝/m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同时有56.04%(116/207)的HBeAg阴性患者仍可检出HBV DNA,提示HBeAg阴性不能认为乙肝病毒复制停止。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如达六味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栀子苷在1.046~20.9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71,平均回收率为97.73%,RSD为0.77%。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如达六味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索重型肝炎患者并肝肾综合征(HRS)的危险因素,以便进行早期干预.方法 回顾性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并发HRS的发生率为28.3%(41/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主要因素为:腹水(OR=9.02,95%CI:1.30~62.79)、血清尿素氮(OR=1.52,95%CI:1.13~2.07)、血清肌酐(OR=1.12,95% CI:1.09~1.16)、血氨(OR=1.05,95%CI:1.03~1.08).结论 重型肝炎并发HRS的患病率较高,积极预防腹水的发生,动态监测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及血氨是预防HRS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TGF-β1rs1800469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及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方法:以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发家族成员114名为实验组,采取年龄±5岁、性别、民族及HBsAg配对法选取无癌家族成员114名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TGF-β1rs1800469位点上的基因型CC、TC、TT,等位基因T、C进行分析.结果: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的频率和基因型CC、TC、TT在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和无癌家族成员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的频率和基因型TC、TT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阴性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基因型CC在两组间的分布存在差别(P<0.05).结论: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和基因型CC、TC、TT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危险性似无明显相关性;TGF-β1r s1800469基因型CC可能会增加HBV感染危险性,而TGF-β1rs1800469等位基因T、C的频率和基因型TC、TT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四季三黄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 ,5μm );流动相为02.%磷酸溶液-乙腈(78∶22),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6 nm ;柱温:22℃;进样量为5μL。结果黄芩苷进样量与峰面积在0.0303∽09.09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为09.9%,3批三黄四季片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8、23.5、14.9 m g/g。结论该方简便易行,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四季三黄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8.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困难,预后差,有关其预后影响因素的报道不多.为降低HE患者病死率,指导临床工作,本研究对130例HE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89.
乙型肝炎病毒BCP变异与慢性理症肝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中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与慢性重症肝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A→T和 176 4碱基G→A联合突变。结果 :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BCP区T176 2A突变 2 4例 (32 .4 % ) ,BCP变异在重症肝炎的发生率为 6 3.6 % (7/ 11)显著高于非重症肝炎的发生率 2 7% (17/ 6 3) (P<0 .0 5 )。结论 :BCP变异似可引起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E3%=,CD^+4明显下降,而CD^+8增高及CD^+4/CD^+8比值下降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这种变化仅与机体是否感染HBV有密切关系,而与机体感HBV后所表现的临床类型,免疫反应产生的HBVM组合模式以及HBV在体内复制的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