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内科综合性ICU中的疗效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内科综合性IC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至少在内科综合性ICU病房监护5 d以上,且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危重病患者168例,收住ICU时血糖水平(13.8±5.5)mmol/L,随机分为3组(n=56),第1、2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4.4~8.3 mmol/L;第3组当血糖大于11.1 mmol/L时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分别使血糖控制在8.3~11.1 mmol/L;观察3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EACHⅡ)、住ICU天数及病死率(28 d)等参数.结果第1、2组在使用抗生素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住ICU天数及病死率(28 d)等参数均明显低于第3组(P〈0.05).且第2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第1组(P〈0.05).结论对于内科综合性ICU的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4.4~8.3 mmol/L,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且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吴海鹰 《上海护理》2012,12(6):21-23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对早产儿黄疸及常见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6例。抚触组采用国际抚触法实施抚触,每天2次,每次15 min,持续15 d;对照组除不进行抚触外,其余综合护理措施同抚触组。观察两组早产儿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抚触组早产儿生后第5~9天的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早产儿实施抚触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黄疸发生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早产儿的早日康复和促进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读者调查、学报引文统计和期刊利用情况统计三种方法,对浙江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外文期刊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得出:馆藏外文期刊的文献满足率、半衰期及外文核心期刊目录,并对本馆外文期刊文献建设作出评价,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4.
吴海鹰  管忠震 《癌症》1990,9(1):45-48
恶性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是死亡率很高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发生率有所增加。其治疗效果目前尚不理想,预后很差。本文回顾本院收治的17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脑膜侵犯病人,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材料与方法 对1977年1月至1987年12月431例病理确诊为NHL的本院内科住院病人进行了复习。发现有1例在住院过程中发生脑膜侵犯,其中11例经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阳性确诊,6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本组病例均未见有脑实质肿  相似文献   
105.
贺荣华  吴海鹰  宜伟 《陕西中医》2003,24(2):155-156
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 :即中医之“血证”“瘀血证”的范畴 ,是临床难治之病证。近年来 ,我院曾试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 ,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为此 ,我科采用中药汤剂内服 ,外用熏洗浸泡、内外合治之法 ,共收治 4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内服自拟通脉汤。方药组成 :川芎、附子各 1 5 g,当归1 2 g,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元参、金银花、连翘、牛膝、桂枝、肉桂各 1 0 g,石膏 2 0 g,炙甘草3 g等。水煎服。外用熏洗浸泡剂 ,自拟活血通脉洗泡汤方药组成 :川芎、附子 (…  相似文献   
106.
吴海鹰  谢勉  侯景辉  董秋美 《肿瘤》2005,25(6):609-612
目的了解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LRP、p53的表达与含铂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4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肺癌标本LRP、p53的表达,并分析上述指标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在化疗前后的成对标本中,化疗前肺癌标本LRP、p53的表达明显低于化疗后;化疗前LRP表达与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LRP 阳性组化疗有效率40%,LRP阴性组73.91%,P=0.033);化疗前p53表达与化疗有效率正相关(p53 阳性组化疗有效率76.19%,p53阴性组40.91%,P=0.031).中位生存期化疗前LRP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为17个月和16个月,p53化疗前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为18个月和15个月.Cox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化疗前p53表达(P=0.029)以及淋巴结转移(P=0.014)是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论检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LRP和p53表达有助预测含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化疗前p53超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提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7.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海鹰  翟艳辉  李莹  杨朝英  董瑜  刘旭辉  黎苗 《肿瘤》2003,23(4):315-317
目的 评价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紫杉醇每次剂量175/m2,3h静脉滴注,于第1天给药。在紫杉醇化疗前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和西咪替丁预防过敏反应。卡铂每次剂量300mg/m2,1h静脉滴注,于第1天给药。化疗周期每3周重复。结果 共86例病人接受2~7个疗程的化疗。总缓解率为49%,5例(6%)完全缓解,37例(43%)部分缓解,35例(41%)肿瘤稳定,9例(10%)肿瘤发展。中位缓解期7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期11个月。本方案化疗所致的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痛手足感觉异常和脱发,通常为轻度反应(1度或2度反应)。结论 紫杉醇加卡铂是治疗晚期NSCLC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其毒性反应容易耐受,该方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国产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的Ⅲ期临床研究报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吴海鹰  管忠震 《肿瘤》1998,18(6):394-399
目的考察紫杉醇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紫杉醇单药化疗每次剂量175mg/m2,联合化疗紫杉醇每次剂量135mg/m2,3h静脉输注,每3周重复,在紫杉醇治疗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和西米替丁预防过敏反应。结果共333例进入了临床研究。167例接受了紫杉醇单药化疗,166例接受了紫杉醇加顺铂或阿霉素或其他药物联合化疗。紫杉醇单药化疗的有效率如下:卵巢癌37%,乳腺癌39%,非小细胞肺癌31%,小细胞肺癌40%,鼻咽癌67%。紫杉醇联合化疗的有效率如下:卵巢癌38%,乳腺癌44%,非小细胞肺癌31%,小细胞肺癌40%,鼻咽癌44%。患者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肌肉及关节疼痛、感觉异常和脱发。结论本研究所用的紫杉醇制剂及剂量安全有效,患者能够耐受。紫杉醇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口服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和静滴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毒性反应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1:1 比例随机分配到口服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的试验组和静滴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每3 周一次的化疗方案。第一疗程中口服长春瑞滨按60mg/m2,d1、d8,静滴长春瑞滨按25mg/m2,d1、d8,顺铂均按80mg/m2,d1。若第一疗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血液学毒性,第二疗程开始口服长春瑞滨的剂量增加至80mg/m2,静滴长春瑞滨的剂量增至30mg/m2。按RECIST标准评价肿瘤缓解情况,按NCI-CTC 2.0 版本评价毒
性分级。结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入组39例合格受试者,试验组19例,对照组20例,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KPS 评分、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吸烟状况是均衡的。采用意向性人群分析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1.6% 和42.1%(P=0.737),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2.6% 和68.4%(P=0.50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5天和115 天(P=0.705)。 两组主要的毒性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胃肠道反应、静脉炎。对照组2 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68.4% vs 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其他的不良反应和Ⅲ~Ⅳ度的不良反应两组受试者未观察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与静滴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的方案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似,毒副作用减轻,值得开展更大规模Ⅲ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口服长春瑞滨在亚洲人群中的疗效和毒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双环铂联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在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开放的Ⅱ期临床研究,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双环铂450mg/m2+紫杉醇175mg/m2,每3周一次;时照组给予卡铂(AUC=5)+紫杉醇175mg/m2,每3周一次.按照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记录不良反应,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入组合格受试者32例,中位随访时间:12.5月,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受试者的分配在性另q、年龄、PS评分、分期和组织学分类是均衡的.两组受试者在试验组和对照组缓解率分别为31.2%和37.5%(P=1.000),总中位生存时间在试验组未观察到,对照组:10.7个月(P=0.295),1年生存率分别为54.8%和20.1%(P=0.028),两组主要的毒性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对照组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减少,其他的不良反应和Ⅲ一Ⅳ度的不良反应两组受试者未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双环铂联合紫杉醇的化疗方案和卡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在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类似且安全有效,值得开展更大规模Ⅲ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双环铂的疗效和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