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5篇
  免费   7086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244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42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216篇
外科学   484篇
综合类   1358篇
预防医学   3247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95篇
  1篇
中国医学   586篇
肿瘤学   25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52篇
  2022年   1234篇
  2021年   1099篇
  2020年   1307篇
  2019年   1161篇
  2018年   93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基于脉压变异度(PPV)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64例,年龄0.5~3岁,ASA Ⅱ-Ⅲ级。随机将患儿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32例。G组以PPV为指导,根据GDFT方案进行液体管理,C组采用常规液体管理。记录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 h(T2)、手术结束(T3)的MAP、CVP、PPV、Lac值、TNF-α、IL-6浓度。记录术中输注晶体液量、胶体液量、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多巴胺使用率以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G组输注晶体液量显著少于C组(P<0.05),而输注胶体液量显著多于C组(P<0.05)。两组术中输注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与多巴胺使用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刻,G组PPV、TNF-α、IL-6显著低于C组(P<0.05),而两组间MAP、CVP、Lac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而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V指导的GDFT可以应用于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能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炎症因子IL-6、TNF-α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但对术后转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片口服,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学指标及精神行为状态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能力、运动能力、智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缓激肽(BK)、β淀粉样蛋白(A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BK、Aβ、IL-6、IL-1β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进而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精神行为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浸润深度及大小的TTS评分系统对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根治性切除的23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和肿瘤大小构建TTS评分系统,分为TTS 0级、1级、2级,代表肿瘤侵袭性逐渐升高。通过Cox多因素模型分析TTS评分系统作为预后判断工具的可行性。结果:T1-T4期患者肿瘤的平均大小分别为(3.3±2.7)cm、(4.1±3.1)cm、(6.6±3.1)cm、(9.4±4.9)cm。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浸润和血管浸润显著相关(P<0.01)。ROC曲线显示,45 mm为肿瘤大小的最佳界值,可有效区分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2。综合肿瘤大小的临界值和肿瘤浸润深度,构建TTS评分系统,TTS 0级、TTS 1级和TTS 2级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83.3%和70.2%,两两比较后发现,不同TTS状态患者的生存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Cox多因素分析发现,TT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大小构建了TTS评分系统,并证明了TTS评分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PG)人工三角瓣成形后残胃食糜进行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并计算不同性质胃内食糜的流动特征。方法:构建常规PG和人工三角瓣成形术术后胃仿真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粘度胃内食糜反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站立位姿态时,相对常规PG方案,人工三角瓣成形手术方案表现出较好的抗反流作用;卧位姿态时,当胃内食糜粘度大于0.145 2 Pa[?s,且胃内食糜不超过人工三角瓣情况下,人工三角瓣成形抗反流手术表现出较好的抗反流效果;人工三角瓣抗反流成形手术方案数值模拟结果与临床上患者表现一致。结论:本研究仿真分析为人工三角瓣成形抗反流手术方案的有效性机理分析、临床患者术后饮食及手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及数值依据。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抗反流;人工三角瓣;计算流体力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择期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腰麻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后5、15、30、6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VAS评分),以及加用镇痛药情况和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BP、DBP、HR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上述指标波动较对照组小(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9% vs 24.44%, P<0.05);观察组患者加用镇痛药的人数、剂量和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具有良好、稳定的麻醉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为给兽药减量政策的制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估算每日摄入量(EDI)及慢性风险熵(CRQ),对中国居民通过摄入肉蛋乳等动物性食品暴露于吉他霉素的耐药性风险进行点评估。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中国居民的吉他霉素膳食暴露量逐渐降低。2~7岁人群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高,男女分别为2.17和2.29 μg/ ( kg·bw·d);>65岁人群膳食暴露量最低,男女分别为0.45和0.46 μg/ ( kg·bw·d)。2~7岁人群通过摄入乳制品的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大,男女分别为1.15和1.22 μg/ ( kg·bw·d),8岁以上人群通过摄入肉类食品的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大。中国居民通过摄入肉蛋乳等动物性食品暴露于吉他霉素,各年龄段CRQ均小于1。其中2~7岁人群CRQ值最高,风险最大;65岁以上人群CRQ值最低,风险最小。结论 中国居民通过摄入动物性食品的吉他霉素耐药性风险较低,危害程度较小,但儿童通过摄入乳制品的吉他霉素耐药性风险较高,有必要制定乳制品中吉他霉素残留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外周血 CD3+ T 细胞中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含量及其与血小板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 30 例慢性 ITP患儿外周血为试验组,30 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CD3 + T 细胞和 ROS 平均荧光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CD3 + T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15.98±5.78)明显高于对照组ROS平均荧光强度(4.65±1.03),两组间 ROS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6,P < 0.05);试验组 CD3 + T 细胞 ROS 与血小板成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ITP 患儿外周血 CD3 + T 细胞的 ROS 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 ROS 可以为儿童慢性 ITP 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2(MDM2) T309G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相关性。方法:用酚氯法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检测10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0例健康男性的MDM2 T309G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中G、T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2.5%、47.5%,对照组中G、T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5%、59.5%,MDM2 T309G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TT基因型在对照组分布频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MDM2 T309G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G等位基因与前列腺癌发病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7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4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为中间入路组,37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侧方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为侧方入路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评价分析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优越性。结果:中间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腹率与侧方入路组相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间入路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与侧方入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中转开腹率、增加清扫淋巴结个数,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QKI-5在肾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以慢病毒为载体的过表达技术观察过表达QKI-5对肾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过表达QKI-5能够抑制肾癌细胞株786-O和A-498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过表达QKI-5使786-O和A-498细胞产生G1期阻滞,而这种阻滞与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降低及p21、p27表达增高有关。结论:QKI-5在肾癌中发挥着抑癌基因的功能,可以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