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万寿菊的镇咳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万寿菊的镇咳作用,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浓氨水引咳法研究万寿菊的药理作用;Bliss法测量它的LD50。结果:万寿菊各剂量均有镇咳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万寿菊的毒性很小,难以检测。结论:万寿菊的镇咳作用明显,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探寻切实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方法。方法:选择吴兴区东林镇作为试点,利用社区网络,成立慢性病患者俱乐部开展"同伴教育",并在慢性病病人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实施以防治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结果: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治疗率、规范化治疗率、血压控制良好率分别由33.33%、65.81%、4.07%、7.24%上升到53.03%、96.38%、17.35%、19.26%;社区医生慢性病随访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是我国当前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模式;成立慢性病患者俱乐部开展"同伴教育",并在慢性病病人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可能发生机制、易感因素、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PET/CT)表现及治疗方法。对1例NHL患者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并随后又进展为t—AML的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检测,并结合18F—FDGPET/CT检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患者在治疗NHL时应用了包括CHOP方案在内的多种细胞毒性药物,从NHL化疗开始到t-MDS的发生间隔时间为105个月,又在2个月中转变为t-AML—M2。两次染色体核型检查均未见异常。18F-FDGPET/CT提示在t-MDS阶段患者全身骨骼FDG代谢弥漫性增高,选用CAG方案后获得缓解。结论:t-AML/MDS的发生可能与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应用有关,18F—FDGPET/CT有可能是预测t-MDS向t-AML转化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探讨环孢素A(CsA)选择性治疗网织红细胞(Ret)不低且伴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设定入选标准,用CsA对10例入组患者进行治疗,随访6—116月,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列举典型病例演示Cs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伴LDH显著升高患者中的维持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0例患者诊断不同,但具有相似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其中9例患者对CsA治疗有较好的反应,1例因肺结核终止治疗。结论:Ret不低伴LDH升高可能是CsA治疗全血细胞减少有反应的预测标记物。CsA选择性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反应性。CsA维持治疗是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脑深部电刺激是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新兴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概述了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的诸多潜在靶点,归纳了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这些靶点包括胼胝体下扣带回,伏隔核,腹侧内囊和腹侧纹状体区域,内侧前脑束等区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相关基础研究,在突触可塑性、神经电生理、神经环路及神经递质等层面进一步讨论了脑深部电刺激发挥治疗效果可能的机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的应用潜力做出评估和展望。结合现有临床研究结果和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多靶点联合刺激可能是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岚萍  顾志荣  马转霞  马天翔  吕鑫  许爱霞  葛斌 《中草药》2020,51(10):2781-2789
目的建立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含量,以HPLC特征图谱为对照,建立三者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 20批黄芪饮片中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97、0.482、0.142、0.237 mg/g;标准汤剂中这4种指标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116、0.912、0.214、0.434 mg/g;配方颗粒中这4种指标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88、0.623、0.160、0.289mg/g,20批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呈现6个共有特征峰,黄芪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80,说明两者的成分差异很小。结论建立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多组分情况,为黄芪配方颗粒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马天翔  顾志荣  许爱霞  祁梅  吕鑫  孙岚萍  马转霞  葛斌 《中草药》2020,51(12):3284-3291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药材进行产地鉴别与综合评价,为锁阳药材质量评价与产地适宜性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5省(区)的40批样品,测定锁阳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儿茶素、总多糖、总黄酮、Na、K、Ca、Mg、Fe、Zn、Mn、Co、Sr、Ni、Ag、Ba、Ti、Cu、Pb、Cr、Cd、As、Hg含量,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和熵权TOPSIS法对反映药材质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锁阳中儿茶素、原儿茶酸、总黄酮、Mn、Zn、Co、Pb、Cr、Ca、Ti、Mg和Cu的含量差异可用于不同产地的区分;5个省(区)中内蒙古地区的锁阳药材质量最优,其次为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结论 OPLS-DA结合熵权TOPSIS分析法结果合理、客观、有效,可应用于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城市社区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其与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社区老年人死亡教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抽取成都市99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 67.58%的老年人对死亡持接受态度;在老年男女性的路径中,老年男性的家庭人均月收入(P=0.007,β=0.119)和原职业(PSymbol|@@0.001,β=0.180)对死亡态度有直接作用,而文化程度(P<0.001,β=0.127)对死亡态度产生间接作用;老年女性的原职业对死亡态度同时有直接效应(P=0.018,β=0.101)和间接效应(P=0.001,β=0.007),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P=0.001,β=0.039)和文化程度(PSymbol|@@0.001,β=0.094)对死亡态度仅有间接作用。社会支持对不同性别老年人的死亡态度均有直接影响和中介作用。结论 城市社区大部分老年人的死亡态度较积极;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与其死亡态度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提示社区死亡教育干预应重点关注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因素对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动态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芪术颗粒灌胃预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分别于造模1、2、3 d及1、2、4、8、12 wk各组取大鼠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芪术颗粒组VEGF mRNA表达量在1、2、3 d及1、2、12 wk时较模型组低,有统计学差异(0.37±0.33 vs 0.48±0.26,0.24±0.20vs 0.50±0.65,0.36±0.24 vs 0.45±0.29,0.25±0.14 vs 0.48±0.41,0.18±0.60 vs 0.30±0.30,0.40±0.01 vs 0.51±0.74,P<0.05或0.01).结论:芪术颗粒可通过下调实验大鼠肝脏VEGF mRNA的表达来抑制肝纤维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药益髓生血颗粒促进骨髓造血的机制。方法 78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益髓生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3只。采用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造成小鼠骨髓急性损伤模型。以益髓生血颗粒高、中、低3个剂量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分别作用于骨髓急性损伤小鼠14 d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系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髓生血颗粒高剂量组血中GM-CSF、骨髓中IL-3和SCF含量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组血中GM-CSF、骨髓中IL-3含量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血及骨髓中GM-CSF、骨髓中IL-3和SCF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益髓法可增加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微环境中造血生长因子GM-CSF、IL-3、SCF的含量,从而有效促进髓系造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