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49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王晓安  吉训明  张建 《中国医院》2007,11(12):54-56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5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过程中DSA设备使用情况,总结合理利用DSA设备的经验。结果DSA的应用将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快速诊断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DSA实用投照角度的应用能够清晰显示目标血管狭窄病变的形态、程度等信息,为介入治疗提供最佳工作位置,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旋转DSA图像采集及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成功地开展介入治疗手术;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能够为操作医师选择介入材料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结论合理利用DSA设备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手术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SA设备为介入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DSA是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3.
医院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同于企业和公司的员工,其工作性质与临床医护人员也有着本质区别,工作的本质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已不可能是个人行为,必须打造结构合理、优化组合的人才团队.我院2000年后对各临床实验室和基础研究室进行整合,成立了以科研处为管理机构的技术平台,拥有专职研究和技术人员50余名.人才梯队的合理建设,是保证我院科研产出的关键,进而影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4.
综合医院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职能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含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综合医院承担医疗、教学、研究、预防的职能.其中,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是综合医院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大鼠动脉内少量冷盐水输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内插有尼龙线的PE-50导管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缺血3 h模型,在再灌注前5 min向MCA缺血区输注3.5 ml 10℃盐水,然后实施再灌注。对照组仅仅制作缺血3 h/再灌注48 h模型,未输注冷盐水。再灌注48 h后,用TTC染色法分别测定两组的脑梗死体积。在缺血后2 h和再灌注后48 h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冷盐水输注组能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23.8±3.0%),与未输注组相比(44.3±1.4%)差异有显著性(P<0.01)。再灌注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动脉内少量冷盐水输注可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川芎嗪-丹参-当归配伍剂(TS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21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3h模型。剔除模型制作过程中死亡的3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TSA组、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通过尾静脉给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干预。分别给予3组大鼠以下药物:川芎嗪(0.35mg/100g)+丹参(200mg/100g)+当归(165mg/100g)、尼莫地平(0.1mg/100g)和等渗盐水1.5ml。给药时间为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h和36h。在MCAO期间和再灌注后48h,应用脑血流监测仪记录大鼠脑血流量;在再灌注前20rain和再灌注后48h,测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计算评分恢复值;再灌注后48h,Tr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结果TSA组、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①脑血流量变化相对值为(138±44)、(86±18)和(69±8)%;②神经功能评分恢复值为1.3±0.4,1.2±1.0和0.6±0.7;③大鼠脑梗死体积为(144±38)、(344±92)和(382±93)mm^3。TSA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所有观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TSA提高大鼠脑血流量和减少梗死体积的疗效更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尼奠地平。  相似文献   
27.
妊娠及产褥期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尤其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已引起了重视,但对妊娠及产褥期脑内静脉血栓形成尚缺乏研究。而妊娠及产褥期既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脑内静脉血栓形成也是妊娠及产褥期妇女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由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往往延误诊断。而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致颅内血肿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对脑静脉系统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认识逐步提高,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无静脉窦参与的单纯脑静脉系统血栓少见,且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同于通常的CVT,使得单纯皮质静脉血栓(isolated conical venous thrombosisICoVT)形成的诊断仍很困难,临床上仅有少数个案报告”,而由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颅内血肿者更是罕有报道。  相似文献   
29.
基于不同就诊环节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流程改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明确患者就医需求并获得各环节的具体评价,为就诊流程再造提供思路。方法:一对一访谈形式完成调查问卷。结果:患者对医疗质量表示满意,对时间满意度低于服务态度。讨论:总结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因素,探讨对策,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整改,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科室工作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工作规律、就诊高峰与窗口关系、窗口接待能力等,为流程再造和改善诊疗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根据统计医院在挂号、收费、取药三个环节的总接待容量基本可满足需要,但仍有明显的排队问题,主要和就诊时段分布不均有关系。解决这种瞬时压力,可以从疏导高峰时段患者流量、增加服务量及操作标准化几个方面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