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62.
63.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名中医何若苹辨治结直肠癌的用药规律,探讨其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以期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8月何师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案资料,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熵聚类等方法,分析总结何师治疗结直肠癌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组方规律及可能的新方组合。[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符合录入条件的病例105例,共计192份处方资料,涉及中药165味,其中使用频次50次以上的有21味,主要为补益类及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类中药,药物性味以甘平为主,主入脾、胃、肺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核心处方由黄芪、枸杞、女贞子、猪苓、茯苓、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猫人参、苍术共9味药物组成,内含“枸杞、女贞子”“猪苓、茯苓”及“白花蛇舌草、猫人参”三组常用药对。基于熵聚类获得5首候选新方。[结论] 何师治疗结直肠恶性肿瘤以“扶正祛邪”原则为指导,重视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祛邪以清热利湿为主,恢复肠道气机,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64.
目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筛选稀有血型,并了解稀有血型的种类和频率。方法随机对22309名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尿素溶血试验筛选Jk(a-b-)表型;对1 766名O型蒙古族无偿献血者标本,用96孔微量板法和改良的抗球蛋白试验筛选Oh、i、Ge、Lub、GPA、Wrb、Rh等稀有血型,用试管法和经典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方法进行确认。结果在22 309名无偿献血者中共筛选到Jk(a-b-)血型1例,其分布频率为0.004 4%;在1 766名蒙古族献血人群中共筛出Lu(b-)2例,其分布频率为0.113%。结论 Jk(a-b-)分布频率低于广州(0.02%)和成都(0.022 1%),与上海(0.0041%)、长春(0.005%)接近,高于日本(0.002 2%);Lu(b-)分布频率存在地区和民族差异,与国内报道比较,低于广西侗族(0.363%)和广西壮族(1.259%),高于广东番禹地区汉族(0.048%)、新疆维吾尔族(0/3 335)和浙江丽水畲族(0/3 580)。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和比较特拉唑嗪、非那司提和坦素罗辛,以及其中任意两药联用与单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4.12)、EMBASE(1984~2004.12)、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4期)、美国<生物学文摘>光盘数据库(1990~2004.12)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78~2004.12)等,手检10种相关杂志.纳入与有效性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并追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至少两位系统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请第三者裁决.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656篇文献,经筛选后最后纳入12篇原始研究(2 471例)进行分析,包括11篇RCT,1篇C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特拉唑嗪比较,坦素罗辛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 IPSS)更明显[WMD=0.75,95%CI (0.03,1.46),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平均尿流率(average rate of urine flow, AFR)改善程度 [WMD=0.23,95%CI (-0.39,0.85),P=0.46]、残余尿量改善程度 [WMD=0.82,95%CI (-2.92,4.57),P=0.67] 以及减小前列腺体积的效果 [WMD=2.20,95%CI (-3.99,8.39),P=0.49] 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那司提与坦素罗辛比较,两者在改善IPSS [WMD=0.65,95%CI (-0.45,1.75),P=0.25] 和最大尿流率方面 [WMD=0.39,95%CI (-0.72,1.51),P=0.49],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有两个研究比较了非那司提与特拉唑嗪对最大尿流率的影响,且结论各异.仅有1个研究(538例)比较了单用非那司提、特拉唑嗪与联用非那司提和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率,结果显示两药联用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非那司提,但与单用特拉唑嗪无明显差异.结论非那司提、特拉唑嗪和坦素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差别不大.在改善IPSS和生活质量方面,坦素罗辛似乎优于特拉唑嗪;非那司提与特拉唑嗪联用比单用非那司提有效率高,但不比单用特拉唑嗪效果好.结合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推荐临床短期单用坦素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长期治疗方案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新证据产生之前不推荐联合用药.鉴于有关临床研究现状,呼吁提高国内外原始研究质量,增大样本量,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国内外圆锥角膜文献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文献增长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以圆锥角膜(keratoconu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1911-01-01/2013-11-10)和CNKI(1960-01-01/2013-11-10)中收录的圆锥角膜文献数量,对文献量进行直线或曲线回归分析以确定文献增长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国外圆锥角膜逐年累积文献量呈递增趋势,其趋势图呈指数曲线分布(y1=0.8824e0.7937X,R2=0.9533)。国内圆锥角膜逐年累积文献量呈递增趋势,其趋势图也呈指数曲线分布(y2=0.2441e1.6073X,R2=0.9957)。PubMed数据库中10种眼科学核心期刊收录文献1 932篇,CNKI数据库中10种眼科学核心期刊收录文献409篇。

结论:国内外圆锥角膜研究的文献量均呈上升趋势,表明圆锥角膜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影响国外圆锥角膜文献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学科发展自身固有的规律,影响国内圆锥角膜文献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学科发展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鉴定并确认在中国人中发现的2种新的弱D型.方法 对2份从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血样中筛查出的RhD抗原减弱的标本,采用常规Rh分型试剂对其作血清学分型,使用D-screen试剂盒分析其RhD抗原表位;对RHD基因全部外显子测序并分析杂合性,使用PCR-SSP方法对新的弱D型作基因分型.结果 在2名弱D型献血者中分别发现2种新RHD等位基因:RHD(R10P)和RHD(A414V);D抗原表位分析结果与弱D表型相一致.建立了测定新等位基因的PCR-SSP检测方法.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2种新的弱D型,初步阐明了这2种弱D表型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9.
谭莉红  蒋萍  叶璐 《新中医》2022,54(16):175-178
目的:观察八段锦辅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 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八段锦运动锻炼,2 组均干预12 周。比较2 组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评价2 组降压疗效和睡眠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2 组SBP、DBP 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研究组SBP、DBP 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组PSQI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研究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PSQI 评分>7 分占比26.19%,低于对照组47.62%(P<0.05)。研究组降压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1.43%(P<0.05)。研究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八段锦辅助治疗能有效控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血压,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患者接受波前像差引导LASIK术后2年在暗环境下无眩光、低眩光及高眩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接受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9例38只眼作为波前组,同期行常规LASIK手术患者18例36只眼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术前及术后2年在暗环境下无眩光、低眩光及高眩光条件下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标准化Log值(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比较(主视眼).结果 术后波前组除在暗环境高眩光环境下12 CPD、18 CPD频段CS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689,1.645,P>0.05),其余各种环境下CSF均增加(P<0.05),眩光刺激对于波前组术前术后各空间频率的CSF均无影响(P>0.05);对照组除在暗环境下3 CPD频段及无眩光6 CPD频段C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711,1.862,1.902,1.867,P>0.05),其余各种环境下CSF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光刺激对于对照组术前各空间频率的CSF无影响(P>0.05);暗环境下高眩光刺激降低了对照组术后12、18 CPD频段C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1.561,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后2年暗环境下CSF优于常规LASIK对照组,且较术前略有增加;眩光刺激对于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前后各空间频率的CSF无影响,暗环境下高眩光刺激可影响常规LASIK对照组术后中高频段的CS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