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 股动脉损伤是创伤外科的急症之一,如处理不当,不仅受损的肢体不能存活,而且还可危及生命。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高质量的重建下肢的血液循环。现就我科1982年~1999年收治的21例股动脉损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5岁~52岁。致伤原因:锐器伤10例,挤压伤6例,火器伤3例。21例均为单侧肢体损伤,其中闭合性损伤4例,开放性损伤17例,动脉完全断裂15例,不完全断裂6例,合并股骨骨折4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手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指动脉掌侧推进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6例。结果 1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一1年,皮瓣红润,质地柔软,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对供区影响不大,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83.
指尖断指再植35例46指崔永光1)李甲振2)安梅1)任有成1)卢宏1)袁正江1)陈永彩1)李中锋1)1)洛阳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洛阳471003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52关键词指尖断指;断指再植;显微外科指尖是指甲根以远的手指末...  相似文献   
84.
患者女 ,30岁。体检心脏有杂音 ,来我科进一步检查。CDFI: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比例大致正常 ,各瓣膜形态及开放、关闭未见异常 ,房室间隔连续性好 ,心内未见异常分流束及湍流。右房中部可见一条索状较强回声连于房间隔与右心耳之间 ,随心房舒缩而牵拉房间隔中部向右房膨出 (见图 ,箭头所示为右房内异常腱索 )。超声提示 :右房内异常腱索。讨论 正常腱索是连接二、三尖瓣至乳头肌的生理性结构。左室内异常腱索较为常见 ,而心房较罕见。此异常腱索可使心脏产生杂音 ,对心输出量和射血功能无明显影响。超声诊断右房内异常腱索1例@刘梦杰$大连…  相似文献   
85.
0引言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以上市的安理申和石杉碱甲(商品名哈伯因,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河南从生制药厂出品)应用较为广泛。石杉碱甲治疗AD的效果,文章对此作了报道。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患者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与精神科门诊患者,病史提供者为与患者共同生活之直系亲属。3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9例,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58~76岁,平均(63.5±2.7)岁。对照组17例,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57~72岁,平均(62.1±3.6)岁。入组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  相似文献   
86.
患者 ,女 ,4 7岁。右侧腰部疼痛两天入院。查体 :右侧腹部压痛阳性 ,以右上腹为著 ,右季肋部叩痛阳性。墨菲征阳性。血常规 :WBC2 0 .4× 10 9/L,HGB91g/L,RBC3.0 5× 10 12 /L。尿常规 :BLD+ ,RBC2 5个 /HP。临床诊断 :1、急性胆囊炎 ?2、急性阑尾炎 ?3、贫血特查。抗炎对症治疗五天 ,症状缓解。B超 :右季肋部、右肾内侧、下腔静脉右侧可探及一 13.5 cm× 6 .9cm×8.6 cm较低回声肿物 ,其边界尚清晰 ,内部可探及不规则长形液性暗区 (图 1)。肿物与右肾关系密切 ,上缘达第一肝门 ,下缘平脐。右下腹肠间隙可见厚 2 .7cm图中 X示部位…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损害进行了彩色超声检查分型、脑部病灶的计数、以及部分外周血循环中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炎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2-12/2003-12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按颈动脉超声表现分为3组:颈动脉正常组33例、稳定型斑块组38例、不稳定斑块组41例;比较3组患者颅脑CT平片颈内动脉分区梗死灶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脂各项指标检查。结果:11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内动脉分布区病灶计数:CT平片显示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稳定型斑块组[(3.95&;#177;1.91)个,(2.12&;#177;1.26)个,(2.32&;#177;1.62)个,P=0.001,0.031]。②血脂各项指标检查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稳定型斑块组[(6.89&;#177;1.47),(5.26&;#177;1.63),(4.52&;#177;1.04)mmol/L;(2.65&;#177;1.72),(1.83&;#177;1.21),(1.34&;#177;0.96)mmol/L;(4.98&;#177;2.36),(3.37&;#177;1.16),(2.16&;#177;0.96)mmol/L,P〈0.05]。3组患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α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③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不稳定斑块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稳定型斑块组[(8.99&;#177;1.87),(7.50&;#177;2.38),(6.71&;#177;1.41)&;#215;10^9L^-1;(1.09&;#177;0.54),(0.68&;#177;0.48),(0.36&;#177;0.23);(3.99&;#177;2.31),(2.85&;#177;1.84),(2.11&;#177;0.97);(4.19&;#177;1.24),(3.45&;#177;0.82),(2.23&;#177;0.62)g/L;P〈0.05]。结论: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斑块不稳定性与血脂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炎症因子中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有关。②基于颅脑CT平片的颈内动脉分布区梗死病灶计数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
1病例资料病例1:女,47岁,以"右颈肩部疼痛5 a,右上肢麻木无力1 a"为主诉首次就诊于我科。5 a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颈肩部疼痛,以为劳累所致,未在意。1 a前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活动较前欠灵活,不能端碗,当地就治效差。既往有"肺结核,气管炎"病史30 a,父母非近亲婚配,无脊髓空洞症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女性多发性硬化(MS)初次发作与多次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和碱性髓鞘蛋白(MBP)水平,探讨PRL水平与女性MS复发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30例女性MS初次发作患者和多次多次发作患者血清PRL和MBP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0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①血清PRL水平:初次发作组为(19...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tau蛋白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 4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复发-缓解组和继发进展组,MSSS和EDSS量表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致残状况.ELISA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总-tau(total-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hospho-tau,P-tau)蛋白浓度.结果 复发-缓解组患者脑脊液T-tau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继发进展组(P=0.01).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T-tau蛋白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γ=-0.58,P=0.0006).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病程中脑脊液总tau蛋白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脑实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