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对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_1/Srn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例S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纽,每组12例,中药组予口服温阳化浊通络方汤剂(每日1剂),西药组予口服青霉胺片(每次0.125 g,每日2次)和醋酸泼尼松片(每次20 mg,每日1次),中西医组予口服青霉胺片、醋酸泼尼松片及温阳化浊通络方汤剂,治疗1个月制备含药血清;另取10例未治疗的SSc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健康皮肤成纤维细胞来源于2例女性整形外科患者上臂外侧健康皮肤组织。各组血清分别加入SSc患者和健康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中。Western blot法测定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 receptor typeⅠ,TGF-β_1 RⅠ)、TGF-β_1Ⅱ型受体(TGF-β_1 RⅡ)、p-Smad2/3及Smad7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SSc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Ⅱ)mRNA的表达,E LISA法测定SSc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及TIMP-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SSc患者和健康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_1 RⅠ、p-Smad2/3蛋白水平降低,Smad7蛋白水平升高(P0.05,P0.01),同时中西药组TGF-β_1RⅡ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药组TGF-β_1 RⅠ、p-Smad2/3表达降低,中西药组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1)。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Col-Ⅰ、Col-Ⅲ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且中西药组Col-Ⅲ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MMP-9水平及MMP-g/TIMP-1比值明显升高(P0.05,P0.01),而中药组和中西药组TIMP-1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西药组MMP-g水平和MMP-9/TIMP-1比值升高,中药组和中西药组TIMP-1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调控SSc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_1/Smad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TGF-β_1 RⅠ、pSmad2/3及Smad7的表达,抑制rGF-β_1/Smad信号通路传导,减少Col-Ⅰ、Col-Ⅲ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桔梗汤总皂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IKK/NF-KB/MUC5AC通路的影响,探讨桔梗汤总皂苷治疗COPD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COPD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不同剂量的桔梗汤总皂苷治疗组,经过3周治疗后,对比分析大鼠肺功能变化、肺灌洗液中IL-6、IL-8、IL-1β的含量、血清中S100A8、S100A9、LCN1、LCN2的含量、肺组织病理切片及IKK2、p-IKBα、NF-KB、MUC5AC蛋白表达量。结果: 各个剂量的桔梗汤总皂苷均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受损,降低COPD大鼠肺灌洗液中IL-6、IL-8、IL-1β的含量,降低血清中S100A8、S100A9、LCN1、LCN2的含量,且均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另外高剂量的桔梗汤总皂苷在上述所有指标的检测中,与空白组大鼠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桔梗汤总皂苷可显著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中IKK2、p-IKBα、NF-KB、MUC5AC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桔梗汤总皂苷可显著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其机制是通过抑制高度活化的IKK/NF-KB/MUC5AC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范黎明  卞华  刘涛  王帅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179-1181
从"浊﹑瘀"角度对痛风进行了全面阐述,就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套完整论治体系。指出其病理因素为"浊"和"瘀",病机为脾肾不足、浊瘀痹阻,治法为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方用痛风汤加减,也应提倡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同时就目前中医泄浊化瘀法治疗痛风进行了分析,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对其优势进行了展望,以便在本病治疗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药炮制学传统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法:我院对中药学专业大四学生开展了中药炮制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实验教学新途径。结果:此种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中药炮制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重视和传承传统中药炮制经验,并提高了学生对中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结论:中药炮制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系统完整的科研思路和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护骨素(OPG)的影响。方法:将65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32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3例)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均治疗3月。运用ELISA法测血清RANKL、OPG、骨钙素(OC)、Ⅰ型胶原C端肽(CTX)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RANKL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OPG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RANKL/OPG比值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后2组RANKL、RANKL/OPG比值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O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中西医结合组OC水平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影响R ANKL/R ANK/OPG系统可能是其阻止AS骨质破坏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的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8月2010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4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血管狭窄的程度将其分咸阳性、阴性两组,分别比较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及冠脉CTA检查前后的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冠脉病变阳性组较阴性组糖尿病痛程长、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高(P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了性别、年龄、BMI后,冠脉病变支数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而与C肽增值呈负相关(P均〈0.05)。冠脉CTA检查前后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长、HbAlc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冠心病的风险高,需进行冠心病筛查;对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硬皮病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图谱数据库获取GSE117928芯片数据。使用R软件,|logFC|>1,调整P <0.05为过滤条件,筛选出硬皮病差异基因,然后将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及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GSE117928芯片数据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通路分析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获取富集通路和免疫细胞相对含量。结果 获得硬皮病差异基因722个,其中上调基因298个,下调基因424个;核心靶点包括RPS27A、BTRC、FBXO32、ZBTB16、FBXO21、VHL、ATG7、CBLB、ANAPC1、COMMD9、CSNK1E、RPS8、MPHOSPH10、KRR1、RPL5。GO富集生物功能包括中性粒细胞活化参与免疫反应、嗜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髓系细胞分化、对脂多糖反应、积极调节防御反应等。GSEA富集通路中硬皮病组排名前五位通路包括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溶酶体、谷胱甘肽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和半乳糖代谢通路;正常对照组排名前五位通路为自然杀伤细胞介质细胞毒性、剪接体、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  相似文献   
18.
李学铭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卞华  吕芹 《国医论坛》2002,17(4):13-14
全国名老中医、研究生导师李学铭教授 ,业医近5 0载 ,学验俱丰。笔者从师学习 ,受益匪浅。今不揣愚陋 ,将李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以下简称慢性肾衰 )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整理成篇 ,虽未能详达李老之深意 ,难免挂一漏万 ,但可作为学习心得 ,以资学术交流。1 抓住病机 提纲挈领慢性肾衰属于中医学的“关格”、“癃闭”、“虚劳”、“溺毒”等范畴 ,其病机扑朔迷离 ,症候错综复杂 ,李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虚、湿、痰、瘀、浊、毒”六大病理机制。本病以正虚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 ,虚主要表现为阴、阳、气、血及五脏六腑的虚损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检测方法,用于早期筛查高血压患者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方法    arginine 13C 15N作为内标,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2.6 μm,100 mm×3.0 mm)进行分离,柱温55 ℃。流动相为0.2%甲醇水溶液和0.2%甲酸甲醇溶液,流速为0.5 mL/min,梯度洗脱。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基质效应、携带污染、重复性、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measuring interval,LLMI)、线性、不精密度、回收率、稀释一致性和血浆标本稳定性。采用LC-MS/MS方法测定296名表面健康人群(男性153名,女性143名,平均年龄48岁)及360名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2岁,确诊为PA 27例)的血浆样本PRA,并与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进行比较。结果    该方法通过了特异性、基质效应、携带污染、重复性的性能评价。PR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84 4~30.000 0 ng/mL;PRA的LLMI为0.084 4 ngmL-1h-1;日间和批内的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均<15%;准确度偏差均<15%,回收率为92.28%~102.62%;建立的生物参考区间为0.25~5.12 ngmL-1h-1 (立位);与RIA比较,结果相关性较好(r2=0.81,P<0.05),但存在-18.5%的偏倚;LC-MS/MS所得PRA的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对PA的诊断特异性与灵敏度分别为96.3%与91.0%,诊断性能更佳(AUC:0.983 vs.0.894)。结论    我们建立了准确检测PRA的LC-MS/MS方法,适合于临床早期快速筛查P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构建CRF模型,并分为模型(model)组、GBE组(100 mg/kg)、GBE+Agomir-NC组、GBE+Agomir-145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为假手术(sham)组,仅暴露肾脏,不进行肾脏切除。GBE组大鼠每日给予GBE100 mg/kg灌胃,1次/d,连续4周;GBE+AgomirNC组和GBE+Agomir-145组大鼠每日给予GBE100 mg/kg灌胃,然后每3 d一次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Agomir-NC和Agomir-145,连续4周;sham组和model组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检测大鼠肾功能指标[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肾组织microRNA-145(miR-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