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观察和总结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腹泻病。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儿19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不用抗生素,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止泻时间、病程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将现代透皮技术与中医学相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疗效显著,止泻时间短,明显缩短病程,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将8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盐酸丁洛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单用弥可保治疗,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改善尤著,P0.05;②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丁洛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于单纯弥可保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肺不张患儿1年后胸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功能的随访,分析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寻找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1 166例住院治疗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恢复期肺不张的患儿109例,在出院后1.0~1.4年,取得家长同意,通过电话预约为患儿复查胸部HRCT及肺功能,接受随访的病人共36例。 【结果】 1)不同年龄之间MPP并发肺不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检测仍存在肺部异常情况有23人,占63.9%;3)依据MPP并发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表现正常与否,分为异常HRCT组和正常HRCT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比较,起病年龄、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早晚四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27例患儿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6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为主1例。 【结论】 MPP患儿发热、咳嗽时间长,年龄较小易发生肺部并发症,需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定期随访肺功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伴放射敏感的联合免疫缺陷病(RS-CID)患儿临床、免疫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选取2013-09-05-2015-06-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3例RS-CID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T、B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及基因突变特点。结果 3例中男2例,女1例;均为学龄期儿童。病例1表现为反复腹泻和肺炎,病后有生长迟缓、中度营养不良;病例2表现为反复肺炎、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瘤;病例3表现为反复感染、全血细胞减少、小头畸形、生长迟缓。 病例1和病例2均表现为CD4+ T和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病例3表现为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病例1和病例3有明显淋巴细胞减少。经基因突变分析明确诊断病例1和病例2为LIG4基因突变;病例3为Cernunnos基因突变。结论 反复感染的年长儿,合并自身免疫和(或)淋巴瘤和(或)小头及生长迟缓,B细胞和(或)CD4+ T细胞亚型明显降低,应考虑RS-CID的可能。  相似文献   
75.
刘秀云主任医师很荣幸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的委托,与申昆玲教授邀请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部麻省总医院儿童呼吸中心主任,T.Bernard Kinane教授就儿间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DNA图象分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DNA的原位定量是目前细胞化学定量研究最多的一个方面.对肿瘤DNA直接定量不仅可以了解肿瘤DNA的改变,而且可用DNA直方图来显示肿瘤细胞群DNA的分布状况,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 对17例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WHO-EORTC)分类标准,结合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对其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别进行观察、总结.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51(16~78)岁.患者均以发现皮肤病就诊.其中T细胞淋巴瘤14例,包括5例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蕈样霉菌病,4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及3例原发性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中1例为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3例,包括2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和1例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Ⅲ级).结论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复杂多样,两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8.
1 病历摘要 女,56岁。因颈部增粗30a,加重20d,于2008—08—22入院。30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增粗。无颈痛,未治疗。20d前患者颈部增粗迅速,并出现呼吸困难,伴心悸气短。查体:颈部不对称,气管右偏。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分析婴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以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婴儿肠套叠误诊病例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本组36例肠套叠误诊时间最长3 d,平均2 d。曾被误诊为菌痢、腹泻病、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痉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等病。22例经空气灌肠成功,成功率61.1%;14例经手术治疗而愈。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临床上要保持高度警惕性;仔细的体格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仔细观察患儿的表现和血便性状,常规进行肛门指检;仔细的体格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正确应用辅助检查是防止肠套叠误诊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0.
腺病毒肺炎是小儿时期严重的肺炎之一.病死率高,存活者有14%~60%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肺后遗症.而且急性期肺炎越严重,其后遗症的发生率越高.腺病毒肺炎常遗留的后遗症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单侧透明肺、支气管扩张、间质纤维化等.其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为其基础病变,单侧透明肺为其影响肺发育的结果,部分支气管扩张也可为闭塞性支气管炎阻塞继发感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