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92例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MMP-2-1306C/T、-735C/T和TIMP-2-418G/C 3个SNPs的基因型。结果①MMP-2-1306C/T和-735C/T的TT基因型及TIMP-2-418G/C的CG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升高,分别为69.44%、59.82%和48.04%,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105,P=0.297,P=0.203)。②MMP-2-1306C/T、-735C/T和TIMP-2-418G/C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骨髓浸润无显著相关(P>0.05)。③年龄≤60岁患者-1306C/T的CC+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OR值分别为2.257(95%CI=1.031~4.942;P=0.038)和0.461(95%CI=0.260~0.812;P=0.006)。④年龄≤60岁非高危患者-418G/C的GG+CG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高危患者(OR=2.520;95%CI=1.089~5.829;P=0.028),年龄>60岁非高危组患者-1306C/T的T等位基因分布较高危组患者显著增高(OR=0.171;95%CI=0.046~0.634;P=0.005)。⑤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患者的-735C/T的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OR=0.558;95%CI=0.329~0.947;P=0.029)。⑥有B症状的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1306C/T的T等位基因分布较无B症状患者显著增高(OR=1.796;95%CI=1.127~2.861;P=0.013)。⑦肿瘤起源于淋巴结患者-418G/C的GG+CG基因型分布频率较起源于淋巴结外的患者显著增高(OR=0.539;95%CI=0.293~0.991;P=0.046)。⑧MMP-2-1306 C/T、-735C/T和TIMP-2-418G/C 3个SNPs的基因型分布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3年总生存无显著相关(Log-rank检验,P>0.05)。结论 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危重病人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48例危重病人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采用正确的换药方法和封管方法,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导管使用效率.结果 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堵管率及脱管率,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理方法是预防感染、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的关键,对危重病人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眶上"锁孔"入路的内窥镜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的内窥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参考信息。方法 :测量 10 0例成人颅骨标本额骨颧突距同侧和对侧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 ;用手术显微镜和硬质内窥镜交替使用通过 2 5具成人尸头 ,探讨眶上“锁孔”手术入路 ,并测量颧突与颅内血管的距离和角度。结果 :通过使用不同角度窥镜和在不同解剖间隙内操作可达到Willis环双侧及鞍区、岩斜区。结论 :锁孔技术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解剖数据结果对于选择手术器械的长度有参考价值 ;窥镜辅助手术可达Wills环及鞍区、岩斜区 ,配合特殊手术器械可完成上述区域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4.
张华  刘海生  缪叶  黄敏  罗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38-1640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组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各37例.记录术后4、8、16、32 h静息时及术后16、32 h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对术前、术后2周以及术后10周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术后4、8、16、32 h静息时VAS评分及术后16、32 h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组(P<0.05~P<0.01);2组术后2周与术后12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连续股神经阻滞组不良反应率37.84%,高于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的16.22%(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明显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组,且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中的利弊,在对于不同情况甲状腺开放性手术时采取高效的手术方式.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的原则抽取120例于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对试验组患者采取超声刀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后对以上所有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总结超声刀与传统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采取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中不同的肿瘤大小与手术方法的关系,并对手术后患者疗效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在经不同的手术治疗后甲状腺肿瘤患者出现不同的疗效,试验组患者无无效患者,60例(100.00%)患者在术后均有好转迹象,而对照组患者有4例(6.67%)患者无效,虽总有效率较高,在有效患者比较试验组18例(30.00%)与对照组45例(75.00%),另一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试验组患者从各个方面看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术后可能出现低钙、手足麻木、声嘶以及出血多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中手足麻醉试验组5例(8.33%)较17例(28.33%)少,声嘶患者对照组15例(25.00%)较试验组3例(5.00%)多,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1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治疗后,结果显示采取超声刀治疗疗效确切,各方面均优于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P21ras、TBK1及bcl-xl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和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21ras、TBK1和bcl-xl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21ras、TBK1和bcl-xl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是76%、66%、60%;TBK1与P21ras、TBK1与bcl-xl呈正相关(P〈0.05);P21ras与bcl-xl表达呈正相关(P〈0.05),TBK1在p21ras阳性组织表达高于在p21ras阴性组织中的表达。TBK1和bcl-xl的过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p21ras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胰腺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21ras、TBK1和bcl-xl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结论胰腺癌发生机制涉及ras信号通路中p21ras、TBK1与bcl-xl多个基因的异常,且具有协同作用,p21ras、TBK1与bcl-xl过表达在胰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p21ras的表达与TBK1与bcl-xl的过表达正相关,提示K-ras基因突变可上调TBK1与bcl-xl的过表达,TBK1可能在K-ras基因突变诱导肿瘤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是一种少见的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血液病[1].笔者最近诊治1例以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针对人B淋巴细胞表面CD20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目前广泛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近年随着国内利妥昔单抗应用的逐渐增多,一些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科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无框架MRI导航系统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垂体腺瘤和2例颅咽管瘤病人在无框架MRI影像导航引导下内窥镜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机器定位误差平均1.5mm;重要结构和病变定位满意,导航注册时间平均5min;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减轻和好转。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短暂性尿崩者3例,无颅内感染及出血病例。结论无框架影像导航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中使重要结构及病变定位准确,在手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在形态学上证实兔颅底蛛网膜下腔经嗅觉通路与颈部淋巴系统相通,脑脊液经此途径回流到淋巴系统.方法 采用在兔枕大池内注射Microfil 的方法,在大体和光镜下观察灌注物质的分布.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见Microfil 在枕大池、矢状窦、嗅球、筛板区域聚集分布,穿过筛板,使嗅黏膜淋巴管明显染色呈黄色,并经鼻咽部淋巴管回流到双侧颈浅和颈深淋巴管;光镜下见Microfil 沿嗅神经走行,广泛分布在嗅黏膜的淋巴管内.结论 在脑脊液与颈部淋巴系统之间存在有经颅底-筛板-嗅黏膜的嗅觉通路的解剖回流途径,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脑脊液循环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