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型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增强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增强指数(rAI)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T2DM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北京地区参加健康调查的T2DM患者480例,男212例,女268例,年龄27~92(61.5±11.7)岁,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216例。检测身高、体重、心率、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等指标,采用科林HEM-9000AI自动检测仪检测左侧桡动脉rAI,并分析T2DM患者和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与rAI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rAI与年龄、收缩压、脉压、LDL-C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心率、空腹血糖、OGTT2h血糖呈负相关;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I与年龄、脉压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心率、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女性rAI均高于男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rAI与性别(β=0.1,P0.05)、年龄(β=0.1,P0.05)、身高(β=-0.3,P0.01)、心率(β=-0.5,P0.01)和平均动脉压(β=0.1,P0.01)独立相关,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I与年龄(β=0.2,P0.01)、身高(β=-0.3,P0.01)、心率(β=-0.6,P0.01)独立相关。结论性别、年龄、身高、心率、平均动脉压是T2DM患者rAI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血压对降低T2DM患者的动脉僵硬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采用右侧卧位并改变采集角度显像对成年女性SPECT MPI中左心室前壁衰减伪影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99Tcm-MIBI MPI的成年女性49例[年龄(61.5±8.4)岁,属冠心病低发人群].运动负荷显像时患者左心室前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稀疏或缺损,随机(抽签法)对患者先后行常规仰卧位和改变采集角度的右侧卧位静息显像.重建2种显像体位的心肌断层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种显像体位间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差异.观察不同体位显像时左心室前壁放射性稀疏和填充的图像差异.结果 左心室前壁、下后壁、心尖部及侧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右侧卧位显像时明显高于仰卧位显像,分别为(71.30±3.53)%和(66.50±3.85)%,(70.06±4.45)%和(65.44±4.16)%,(77.90±3.00)%和(75.81±4.08)%,(79.30±2.26)%和(72.60±3.87)%(t=6.731、5.286、3.555和10.885,均P<0.01),间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明显低于仰卧位显像[(66.60±3.98)%和(70.06±4.51)%,t=-4.625,P<0.01].左心室前壁中段和前壁心尖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右侧卧位显像时明显高于仰卧位显像[中段:(76.40±3.80)%和(68.60±4.76)%,心尖部:(77.10±3.24)%和(69.00±3.54)%;t=9.916和8.870,均P<0.01],前壁基底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2种显像体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94±6.06)%和(58.50±4.98)%,t=-1.493,P>0.05].目测49例受检者常规仰卧位显像时,左心室前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稀疏或缺损,其中出现前壁中段和前壁心尖部局限性稀疏缺损的受检者分别为46.9% (23/49)和32.7% (16/49);采用右侧卧位同时改变采集角度显像时,左心室前壁的稀疏缺损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填充,其中出现明显填充和完全填充的受检者分别为24.5%(12/49)和65.3% (32/49).结论 仰卧位显像时成年女性左心室前壁的衰减伪影主要表现为前壁中段或前壁心尖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决明降脂片中何首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迪马-C18(150mm×4.6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0nm;柱温:常温。[结果]回收率RSD=I.16%,重复性RSD=1.78%,精密度RSD=1.35%,稳定性RSD=1.51%。限定决明降脂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不得低于2.5mg。[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降脂片何首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决明降脂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4.
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8号金属针头在患儿患侧第2或第3肋间消毒,穿刺入胸腔,待有气体溢出后随即将硬膜外导管沿针头内送入胸腔约3 cm,拔出穿刺针头.用7号针头连接硬膜外导管与输液管,再与水封瓶相连接,见水封瓶中有连续性气泡冒出后,用胶布将硬膜外导管固定在胸壁上.结果:本组10例穿刺成功,其中9例经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2小时后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症状缓解,24小时后复查PaO2和SaO2恢复正常,肺完全复张;1例为早产儿,吸入性肺炎严重,同时伴双侧气胸,穿刺成功3h后因呼吸衰竭死亡;另2例病情轻者仅予头罩给氧,1~3天症状消失,气胸吸收.结论:采用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效果显著,既避免了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新生儿的较大损伤,又避免了用留置针易打折的缺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B27 (HLA-B27)核酸、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AS的相关性,辅助AS的早期诊断。方法 选取101例AS患者(AS组)及同期入院的6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外周血中HLA-B27、CRP、抗ASO、RF及ESR的水平。结果 AS组HLA-B27的阳性率为90.1%,高于对照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S组CRP水平为(17.23±29.44)mg·L-1,高于对照组(1.36±1.90)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S组和对照组的ESR水平分别为(32.90±27.06)mm·h-1、(8.60±6.93)mm·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LA-B27对AS的诊断...  相似文献   
56.
中药袋泡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本文用薄层扫描法对板蓝根干糖浆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制备工艺的样品中脂溶性成分靛玉红,水溶性成分缬氨酸、谷氨酸及总氮量的定量测定,认为以三倍量醇沉水煎浓缩液为板蓝根干糖浆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58.
试论中国革命史比较教学法刘德军,曲峡一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类有三种知识,理论的知识、实践的知识,还有一种是鉴别的知识。鉴别的知识是靠比较来获得的。通过比较加以鉴别,将事物进行分类,就可以认识更多的事物,获得更多的知识,人类就是通过比较认...  相似文献   
59.
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这种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注入了活力,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形成过程,对于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我国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按劳分配“唯一论”时期(1978~1986年)这一时期,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SPECT/CT术前准确定位慢性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52例甲状旁腺切除术sHPT患者均于术前2周内接受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延迟相SPECT/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和SPECT/CT术前检出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52例共检出172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甲状旁腺瘤(PM)13个、腺瘤样增生(AH)26个、甲状旁腺增生(PH)133个。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55.81%(96/172)、70.35%(121/172)、79.65%(137/172)和81.40%(140/172),特异度分别为92.05%(81/88)、90.91%(80/88)、76.14%(67/88)和93.18%(82/88),准确率分别为68.08%(177/260)、77.31%(201/260)、78.46%(204/260)和85.38%(222/260)。SPECT/CT的灵敏度明显高于SPECT(χ2=17.053,P<0.001)及99Tcm-MIBI平面显像(χ2=44.000,P<0.001),特异度明显高于CT(χ2=10.316,P=0.001),准确率高于CT(χ2=13.136,P<0.001)、SPECT(χ2=14.815,P<0.001)和99Tcm-MIBI平面显像(χ2=39.706,P<0.001)。结论 SPECT/CT术前定位诊断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或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