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457篇
预防医学   22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94篇
  2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静脉化疗药物输注不当可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化疗药物外渗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组织损伤甚至坏死,进一步增加肿瘤患者的痛苦。护士是患者教育和完成静脉化疗药物输入的执行者,也是静脉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后的主要处理者。本文主要从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预防、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外渗化疗药物的不同分类及最新进展分别作了介绍,以期增加肿瘤治疗团队对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60例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在心理状态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产生并发症的8例,占26.7%,观察组患者中产生并发症的1例,占3.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3%。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被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身心并护”模式对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身心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身心并护”模式,比较2组身心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心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身心并护”模式可满足脑梗死住院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4.
刘婷 《青春期健康》2014,(12):44-45
无数次/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的/一棵棵橄榄树旁/我伸开手掌/放飞一对年轻的洁白的鸽子/无数次……从盲人按摩师,到网络电台播音员,再到志愿者播音指导培训师,董丽娜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求学:尝试另一种人生董丽娜1984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农村家庭。她和弟弟从小患有先天性弱视,打懂事起她便接受了逐渐失明的事实。10岁那年,董丽娜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85.
王林  王冉  刘婷  曹朋  赵磊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3):318-324
目的 分析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术中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11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607例非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中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预测效果,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类型、手术时间、进入手术室血糖、年龄是术中血糖异常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术中血糖异常的预测公式如下:Logit P=-12.810+0.066×年龄+1.966×进入手术室血糖+0.008×手术时间-2.778×麻醉类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最佳临界值为0.76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00%和67.00%。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结果 为χ2=5.557(P=0.697),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外部验证表明...  相似文献   
86.
文题释义: CD200+亚群细胞: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获得的高表达CD200抗原的一群细胞。属于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的膜糖蛋白CD200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很重要,在维持免疫稳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移植排斥:在同种异基因组织、器官移植中,受者的免疫系统会对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这是一个涉及多种免疫反应的免疫学现象。排斥反应的轻重取决于供者与受者之间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的差异程度。 背景:免疫排斥反应仍是皮肤异体移植面临的重要难题,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高表达CD200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细胞具备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 目的:进一步研究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对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调节作用。 方法:构建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经尾静脉分别将PBS(对照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CD200+-PMSCs组)输注C57BL/6小鼠体内。观察移植物的开始坏死时间、存活时间、皮片状态;细胞治疗7 d,采集小鼠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采用Q-PCR、ELISA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PMSCs组与CD200+-PMSCs组移植物状态良好,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01);CD200+-PMSCs组移植物状态及存活时间均优于PMSCs组(P < 0.01);②细胞治疗7 d,PMSCs组与CD200+-PMSCs组白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③与对照组相比,CD200+-PMSCs组脾脏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明显升高(P < 0.05),PMSCs组、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量则明显下调(P < 0.05,P < 0.01),同时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PMSCs组(P < 0.01,P < 0.05);④与对照组相比,PMSCs组、CD200+-PMSCs组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 < 0.05,P < 0.01),而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则明显下调(P < 0.05,P < 0.001;P < 0.01,P < 0.001),同时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PMSCs组(P < 0.05);⑤结果表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排斥具有调节作用;CD200+亚群细胞抑制免疫排斥反应能力更强,其机制可能是CD200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免疫相关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ORCID: 0000-0002-9945-9094(刘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总结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控制瘢痕疙瘩生长后联合手术切除耳垂瘢痕疙瘩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耳垂瘢痕疙瘩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3~4次后,手术切除耳垂瘢痕疙瘩,术中保留部分瘢痕疙瘩边缘皮肤并行无张力缝合,术后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31只耳手术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6~24个月,26只耳治愈,4只耳有效,1只耳无效,有效治愈率约96.8%。结论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后手术切除能有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88.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的正畸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差异,为正畸医师进行诊断设计提供美学参考。方法:选取45例初诊患者的面像(正面像、正面微笑像、侧面像、正面咬合像)制作调查问卷。另随机选取213例正畸患者在治疗前对问卷中病例资料的颜面美进行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会影响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婚姻状况对患者颜面美的感知影响不明显。中青年、女性、文化程度较高者比少年、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相对较高。②.正畸患者对安氏Ⅲ类病例颜面美的评价最低,其次是安氏Ⅱ1类病例,对安氏Ⅱ2类、安氏I类病例的美学评价较高。结论:不同背景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不同,提示进行正畸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美学倾向,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广州市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的常模,为评估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区域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6个行政区域的1464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总分为(34.11±19.78)分,各维度得分:躯体障碍得分为(39.11±25.36)分、社会交往得分为(41.99±26.78)分、受歧视经历得分为(18.96±18.37)分、自我感受得分为(37.50±24.09)分;以性别、卒中发生次数、是否需要照顾者、年龄组、卒中类型及病程建立分类常模,并分别以P25,、P 50、P75、P95为界将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划为非常高、高、中等、较低和低5种状态。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建立的常模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作为广州市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测评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和总结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Insufficiency fracture,IF)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骨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探讨SPECT/CT的诊断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影像检查或临床观察、随访明确诊断为骶骨IF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两种影像检查在骶骨IF上的影像特征,对比二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全身骨显像诊断15例(71.4%)骶骨IF骨折中,4例(26.7%)表现为单侧骶骨翼与骶髂关节平行走行的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灶,其中有2例累及S2~S3骶骨体部;11例(73.3%)表现为双侧骶骨翼浓聚区形成的2条与骶髂关节平行的纵行带,其中8例(53.3%)同时累及S1~S4骶骨体部浓聚区形成的与骶髂关节垂直的水平带连接组成,表现为7例(46.7%)呈典型"蝶"形、"H"形,1例呈"弓"形。骨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诊断骶骨IF 20例(95.2%),12例(60%)骶骨IF表现为双侧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9例(45%)在CT上可见双侧骶骨翼骨折,其中8例(40%)同时累及S1~S4骶骨体部,表现为双侧骶骨翼处走行与骶髂关节平行的低密度不规则"锯齿"状骨折透亮线影和/或硬化带、不均匀骨痂形成,骶骨翼边缘伴或不伴骨皮质不连续、轻微错位,骶骨体部横行骨折线走行与骶髂关节垂直;8例(40%)为单侧骶骨翼骨折,6例(30%)CT上显示为骶骨翼上走行与骶髂关节平行的模糊不规则低密度骨折线和硬化带,向前累及骶骨翼边缘伴骨皮质断裂、轻微错位,4例(20%)累及S2~S3骶骨体部骨折线走行垂直于骶髂关节。全身骨显像与骨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骶骨IF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15/21)和95.2%(20/21),骨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骶骨IF准确率高于全身骨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上骶骨典型的"H"形、"蝶"形或"弓"形的显像剂异常浓聚可较容易诊断骶骨IF,但在不典型骶骨IF时,骨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提高骶骨IF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明显的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