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测定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桑辛素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95%乙醇提取物及乙醇提取后水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桑辛素的质量浓度在0.0250.05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95%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60%、7.19%、10.53%、18.38%,乙醇提取后水提取物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6%、0.60%、0.40%、0.01%。结论:桑白皮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最高,有效部分为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通过对深低温停循环大鼠海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闭情况的研究,从亚细胞水平探讨深低温脑保护的机制。方法取成年SD大鼠33只,3只作为供血动物,剩余30只随机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n=10)、常温停循环组(n=10)、正常对照组(n=10)。采用闭胸式体外插管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其后采用断头取脑法迅速取出大鼠双侧海马组织,提取线粒体后应用蛋白印记法测量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C)研究MPTP的开闭情况。结果常温停循环组的MPTP较正常对照组、深低温停循环组的开放明显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的MPTP开放较深低温停循环组的开放少(P<0.05)。结论缺血缺氧可导致MPTP开放;深低温可抑制MPTP开放,保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正>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南通市医学会共同承办,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协办的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男科学术大会于2014年5月在江海名都南通顺利召开。来自江苏、安徽等共计300余名代表出席这次江苏男科界的学术盛会。大会围绕前列腺疾病的诊疗、性功能障碍的诊疗、男性不育的诊疗及其他男科相关病症的诊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会上,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朱良春教授亲临  相似文献   
36.
刘嘉  阮宏莹  林鹏  宋维 《山东医药》2014,(10):63-65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喉癌患者(喉癌组)、37例喉癌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组)和41例健康对照者(健康组)血清HMGB1、MMP-9表达水平,分析HMGB1、MMP-9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HMGB1与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喉癌组血清HMGB1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癌前组及健康组(P<0.05);HMGB1和MMP-9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 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原发部位无关( P>0.05);血清HMGB1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结论 HMGB1、MMP-9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在此过程中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鉴定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中与预后及治疗效果相关的基因,并分析其在肿瘤相关通路中的活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转录组测序及相应临床数据;选择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人种、生存时间、吸烟年数、治疗效果、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浸润为临床表型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生存分析;利用GSCALite工具进行肿瘤相关的通路活性分析;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中的GSE13507和GSE3167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鉴定出与预后及治疗效果均显著相关的基因模块及模块关键基因GPHN、CPSF2、PRMT5、EIF2S1、KLC1、SLC39A9、SRP54及CNIH,上述8个基因在肿瘤相关通路中有一定活性。结论GPHN、CPSF2、PRMT5、EIF2S1、KLC1、SLC39A9、SRP54及CNIH基因在BLCA中与预后及治疗效果均显著相关,并且参与了肿瘤相关通路,可能成为BLCA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BOCs)的聚合工艺匹配条件的优化研究,进一步降低终产品的平均分子质量和超大分子含量,提高聚合血红蛋白的有效转化率.方法 在前期对人胎盘血红蛋白与戊二醛交联的单因素影响水平的研究基础上,选取戊二醛的加样速度、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3个因素做正交试验以优化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匹配条件.结果 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对聚合血红蛋白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最后为戊二醛的加样速度.对平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效转化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戊二醛加样速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超大分子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优化确定了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最佳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40.
目的常年监测分析上海市南翔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4 389例鼻咽分泌物,多重逆转录PCR法(Multiplex RT-PCR)检测9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人博卡病毒(HBOV)、人冠状病毒(Cov)、肠病毒(EV)、人偏肺炎病毒(HMPV)、鼻病毒(HRV)。同期采集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123例,同时多重逆转录PCR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4 38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中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4.8%(1526/4389),前3位病毒依次为FLU 10.3%(453/4389)、RSV 7.3%(320/4389)和PIV 6.2%(274/4389);2种及2种以上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273例(6.2%)。不同年龄组病毒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1,P0.001),学龄组儿童检出率最低为23.4%,其余3组检出率均≥35.0%;RSV、HRV在婴儿组检出率均较高;FLU在学龄组儿童中检出率较高为13.6%。儿童喘息性疾病中存在较高的病毒检出率,其中RSV检出率14.8%(30/204),其次为HBOV 13.8%(28/204)。同期采集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123例,病毒检出率6.5%(8/123),与呼吸道感染组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P0.001)。结论在连续7年的常年检测中,FLU、RSV在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重要地位。不同年龄组病毒检出率存在差异,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病毒检出率,RSV检出率较高;随年龄增长,总体病毒检出率下降,但流感病毒在大年龄组的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