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临床教学中注重护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做好护士的职业防护已成为当今护理界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受到损伤,但其自我防护意识并不强,而且防护知识缺乏。因而,要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就要注重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为此,将护生在临床教学过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改性羟基磷灰石骨修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乙醇酸骨修复材料,并对其进行生物学评价。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2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完成材料制备,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动物实验。将低聚乳酸的羧基与羟基磷灰石表面的钙原子用化学键连接,得到表面接枝聚左旋乳酸的羟基磷灰石,将其与聚乳酸聚乙醇酸共混,得到复合材料PLLA-g-HA/PLGA。溶于氯仿后铺膜(厚0.2mm),用DMEM培养液浸泡材料膜制备浸提液。首先,进行材料生物安全性实验:①细胞毒性实验:将浸提液与培养液混合,接种兔成骨细胞,培养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级(细胞毒性级0或1级为合格)。②全身毒性实验:小鼠以50mL/kg的剂量静脉注射浸提液,观察72h内小鼠中毒症状。③皮肤刺激实验:兔脊柱两侧皮内注射材料浸提液,观察72h内皮肤有无异常反应。④热原实验:自兔耳缘静脉注入浸提液(10mL/kg)。注射后每0.5h测肛温1次,共6次,以6次中最高的1次减去正常体温,计为升高度数。其次,对复合材料进行细胞黏附性检测:将复合材料制成1%氯仿溶液,涂于硅化的盖玻片上,置于6孔板,每孔接种1×105个成骨细胞,培养3d,在2,24,72h行FITC荧光染色,数码摄像系统拍摄细胞荧光照片。结果:制备了新型PLLA-g-HA/PLGA复合材料。①生物安全性实验结果:MTT实验检测复合材料细胞增殖率为94.8%,细胞毒性级为1级;全身毒性实验中动物无死亡、惊厥、瘫痪、呼吸抑制、腹泻和体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热原实验中兔体温最大的变化值是0.25℃(国家标准为<0.6℃);皮肤刺激实验中未见任何刺激反应,无红斑、焦痂、水肿表现。②细胞黏附性实验结果:细胞接种后2h可见少量细胞开始贴壁;24h时可见贴壁细胞明显增多,并呈聚集生长;培养3d后可见细胞逐渐融合,细胞状态良好。结论:新型PLLA-g-HA/PLGA复合材料符合生物材料细胞毒性要求,按毒性剂量分级属无毒级,无致热原性、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黏附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在了解乡镇卫生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患信任关系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北京市北部某远郊区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9天的实地观察,并对24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城市大医院医生的总体信任评分高于乡镇卫生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乡镇卫生院医生技术水平较低、缺少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公共卫生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乡镇卫生院的患方信任类型为声誉型信任,影响其信任的因素主要为诊疗技术、医患沟通和报销制度等方面。结论:乡镇卫生院可通过提升医生诊疗技术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种类等方法,以提高患者对医方的信任度,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4.
刘一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4933-4934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38例给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的肺大疱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效果显著,明显缩短手术、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减轻疼痛。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将90例入院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采用桡动脉采血,B组使用股动脉采血,对比两组采血的成功率。结果两种方法比较,桡动脉比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P〈0.05)。桡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定位容易,采血成功率高,省时,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更适用于临床新生儿采血应用。  相似文献   
56.
多平面间隔型腰椎爆裂骨折:附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报告5例多平面间隔型腰椎爆裂骨折。在特殊的损伤姿势下,轴向高能量冲击载荷,使上、下腰推均发生爆裂骨折,而中间椎体完整无损。1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经保守治疗而愈。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经后侧入路行脊髓侧前方减压,坚强内固定,收到良好效果。作者认为此类损伤应立即做CT或MRI检查,确定骨折块压迫脊髓程度,争取急诊手术,解除脊髓前方压迫。  相似文献   
57.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biomecha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thoracic extrapedicular approach to the placement of screws. Methods:Five fresh adult cadaveric thoracic spine from T1 to T8 were harvested. The screw was inserted either by pedicular approach or extrapedicular approach. The result was observed and the pullout strength by pedicular screw approach and extrapedicular screw approach via sagittal axis of the vertebrale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statistically. Results:In thoracic pedicular approach, the pullout strength of pedicle screw was 1001.23 N±220 N (288.2-1561.7 N) and that of thoracic extrapedicular screw approach was 827.01 N±260 N when screw was inserted into the vertebrae through transverse process,and 954.25 N±254 N when screw was inserted into the vertebrae through the lateral cortex of the pedicle. Compared with pedicular group, the pullout strength in extrapedicular group was decreased by 4.7% inserted through transverse process (P>0.05) and by 17.3% inserted through the lateral cortex (P<0.05). The mean pullout strength by extrapedicular approach was decreased by 11.04% as compared with pedicular approach (P<0.05). Conclusions:It is feasible biomechanically to use extrapedicular screw technique to insert pedicular screws in the thoracic spine when it is hard to insert by pedicular approach.  相似文献   
58.
体内刮除及灭活植骨治疗膝部巨细胞瘤(GCT)的复发率高。作者自1991年1月采用瘤体骨切除,离体灭活再植,与骨残端体内灭活相结合。骨缺损采用自家腓、髂骨移植,L-梯形加压钢板(L-TCP)或梯形加压钢板(TCP)固定、治疗膝部GCT 13例,其中8例保留关节,5例做膝关节融合。本组无菌创口感染1例,1例复发恶变做截肢。在保留关节的8例中7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1例差。表术式疗效确实,复发率低。保留关节术式适于关节破坏较轻(≤1/2)者,结舍关节残端体内灭活和有效的骨结构重建,有利恢复关节功能。如关节面累及>1/2,宜做骨关节端切除,灭活再植,关节融合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59.
作者将发生于下颌骨的一例SOT,经EDTA脱钙,作HE和凡氏染色,并选用了EMA,K8--12,KL_1抗体,用APAAP法染色。结果是SOT中的上皮岛显示K8.12和EMA的强阳性,KL_1则为阴性反应。作者在复习文献后认为SOT是良性病损,仅极少数病例可造成牙根吸收,复发亦罕见。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瘤  相似文献   
60.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其力学原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院从1986年采用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髁上骨折53例54个骨折,髁上粉碎型(A3)15例(27.7%)及经髁间型(C1,C2,C3)25例26个骨折(48%)占75.7%,随访6个月至8年的44例45个骨折。3例伤口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治疗效果优的28个关节,11个良,4个可,2个差,再骨折1例,优良率占86.7%,取两对新鲜尸体股骨,制成SchatzkerⅢ型骨折,分别以L-TCP及AO/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