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51.
目的 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2010-2019年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ART)后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情况、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国家HIV感染者ART库,分析德宏州2010-2019年开始ART的HIV感染者。用累积发生函数(CIF)估算HIV感染者的死亡概率,用亚分布比例风险模型(F-G模型)比较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7 068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388例,非艾滋病相关死亡570例。对于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研究对象接受ART后第1、2、3、4、5、7、9年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7%、3.46%、4.47%、5.03%、5.84%、6.61%、7.40%和1.63%、3.11%、4.68%、6.02%、7.42%、10.49%、12.75%。F-G模型多因素结果显示,开始ART年龄较大、男性、未婚、注射吸毒感染途径、基线BMI低、基线CD4+T细胞计数较低、基线肝纤维化指数(FIB-4)>3.25、基线贫血是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开始ART年龄≥45岁、男性、傣族、景颇族、未婚、注射吸毒感染途径、基线BMI低、基线FIB-4>3.25、基线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60 ml·min-1·1.73 m-2、基线贫血是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0-2019年德宏州HIV感染者开始ART后死亡的累积发生率较低,发生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累积发生率总体高于艾滋病相关死亡的累积发生率。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应针对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52.
<正>近年来,在笔者所在疗养院疗养的师以上干部中高血压患者比例高于全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这与其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严格遵守医嘱的行为密切相关。笔者结合对这些患者的调查情况和该院的治疗情况,提出对其疗养期间的护理措施,加以提高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水平和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53.
王婕  张仁芳  冯艳玲  卢洪洲 《肝脏》2008,13(4):291-291
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巩膜黄染、尿黄2年余入院。患者2005年6月劳累后出现巩膜黄染、尿黄,伴轻度皮肤瘙痒,无明显乏力及肝区不适,无发热,无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多次于当地医院治疗.期间查肝炎病毒学指标均阴性.CT示:脂肪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血清病毒学标记物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CHB患者211例,其中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25例和86例。血清HBsAg、HBeAg、抗-HBc和HBcrAg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HBeAg、HBcrAg、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抗-HBc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抗-HBc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HBcrAg、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预测病理学分级和HBsAg、HBeAg预测病理学分期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和HBV DNA预测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偏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BsAg和血清HBsAg、HBeAg分别有预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价值,血清HBcrAg和HBV DNA均有预测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文献报道AIDS合并肠结核较少,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均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我们对一例AIDS合并肠结核病例在抗结核治疗后病情恶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减少该病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47岁,农民,因反复发热半年余,右眼视物模糊2个月,于2012年3月18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午后明显,体温最高达40℃,伴夜间盗汗,间断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退热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患者2个月前自觉每天均有发热,伴畏寒寒战、食欲减退,右眼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示肺炎,予抗感染治疗2周,无好转,期间HIV抗体初筛阳性,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予以头孢曲松钠及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4d后热退,10d后出院.患者2周前再次发热,1周前外院眼部B型超声提示眼底占位,因HIV抗体确认阳性,转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治疗,拟AIDS收治入院,现患者发热、右眼水肿疼痛.  相似文献   
57.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62岁。因“反复腹胀腹痛半年”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肠镜检查提示回盲部溃疡、糜烂,上覆白苔(图1),病理提示:少量炎性坏死及多量肉芽组织增生,符合溃疡改变。另见钙化血吸虫卵沉积及少许多核巨细胞。考虑诊断为慢性血吸虫肠病。当时胸部CT提示:左下肺团块状影,考虑肺结核可能,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神清,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哕音。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全腹未触及包块。患者30年前曾患肺结核,当时抗结核治疗约1年。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分的变化,以寻找与肝纤维化逆转相关的质膜蛋白质。方法以猪血清腹腔注射大鼠8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再以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治疗8周。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肝组织匀浆和质膜组分,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质膜的纯度,分析差异蛋白质组学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8周后,大鼠肝脏发生中度肝纤维化;经鳖甲软肝片治疗8周后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质膜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富集,其中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蛋白减少;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治疗组中有22个3倍以上差异蛋白质点,准确鉴定了9个蛋白质,通过免疫印迹验证发现了Ⅱ型细胞支架蛋白8和膜联蛋白A2的差异表达。结论鳖甲软肝片治疗后,大鼠肝纤维化发生了逆转,并伴随一些质膜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59.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胃癌的病因、遗传易感和癌变机制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但发病的确切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hMLH1基因是一个错配修复基因,其功能异常后,导致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产生遗传不稳定性,表现为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增加及继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FHIT基因作为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其失活与许多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仅对MSI、hMLH1及FHIT基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 ,术前诊断阳性率达70 %。采用以手术为主、综合化疗和放射治疗 ,Ⅰ~Ⅱ期的5年生存率为87.5% ,Ⅲ~Ⅳ期为33.3%。复发病例5年生存率在37.5%(3/8)以上。组织学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高度恶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与17.1%。年龄<50岁者与年龄>50岁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 %、26.7%。[结论]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综合运用化、放疗。预后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治疗方法、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