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微血管并发症关系。方法 :测定 2 5例绝经后妇女 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 (A组 )、 2 7例 2型糖尿病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 (B组 )和 2 1例绝经后正常妇女 (C组 )的血清雌二醇 (E2 )、孕激素 (P)、促卵泡刺激素 (F SH )、促黄体生成素 (L H)和睾酮 (T)的水平。结果 :绝经后妇女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者 E2 较正常绝经后妇女显著降低 ,F SH ,L H,T显著增高。结论 :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与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眼外伤球内后段异物的玻璃体切割术摘除法及后径摘除法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组眼外伤球内后段异物共62例(62眼),其中32例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异物摘除术,30例行外伤后初期清创缝合联合后径异物取出术,前者采用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晶状体切除或硅油填充或全氟丙烷(C3F8)气体填充或巩膜外加压术或环扎术,异物经前房或睫状体平坦部用异物镊夹出;后者异物的定位后从巩膜切口取出。结果玻璃体切割术组异物取出率100%;后径取出术组异物取出率86.67%(26/30)。术后视力:玻璃体切割术组提高或不变25例,下降7例;后径取出术组提高或不变13例,下降17例。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可以准确有效地取出各种异物,而且损伤小,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功能。后径取出术适合异物较小、晶状体玻璃体透明者。  相似文献   
33.
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发生激素性白内障,激素性白内障作为后囊下白内障的一种类型.其组织形态学表现、临床特点等有其特殊性。有关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且不明,有多种假说.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后囊下混浊的形成过程,因而在预防及治疗上无有效手段。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激素可能通过生长因子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化,导致激素性白内障形成,因此.研究生长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可能是研究激素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FGF受体在不同年龄SD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大鼠按1,3,6mo龄分为3组,采用晶状体前囊膜铺片方式,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技术进行FGFR1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剥取晶状体囊膜组织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FGFR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在蛋白水平,FGFR1于1mo龄组表达最强(IA=125619±13818),3mo龄组表达明显减弱(IA=65681±5911),6mo龄组表达最弱(JA=46146±3691),组间差异显著(P<0.05);FGFR1在转录水平随着年龄增长也逐渐降低,1mo龄组为1.32±0.41,3mo龄组为1.01±0.33,6mo 龄组为0.68±0.2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FGFR1 在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35.
通过有限单元法的结构分析功能建立颈前路蝶型钢板模型,并赋予材料物理特性。采取与在MTS-858试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相同的加载与约束条件,模拟钢板固定在椎体上的力学载荷,分析求解钢板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应变大小及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发现有限单元法分析结果与MTS-858试验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钢板钉孔周围区域出现应力集中,是容易疲劳断裂的部位。  相似文献   
36.
颈前路内固定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52年LeroyAbbott提出经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创伤、变性性疾病、感染和肿瘤等,继而Robinson(1955年)和Smith(1958年)提出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骨植入融合治疗,并由Cloward(1961年)应用此术式治疗颈椎外伤。随后这种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骨植入融合术逐渐开展起来,并在七、八十年代迅速普及。然而这种手术的缺陷在广泛的应用中也明显暴露出来,如移植骨不融合、移植骨脱出和/或塌陷、进行性颈椎后凸、脊柱排列紊乱等,主要是由脊柱不稳引起的。为克服这一缺陷,出现了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稳定方法。外固定方法主要是应用环…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方法和评价 PMMA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6具新鲜老年女性胸腰段骨质疏松脊柱标本 (T10~ L5),使用双能 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试每个椎体的骨密度,随机取 16个椎体 (32侧椎弓根 ),一侧椎弓根拧入 CCD螺钉,测量最大旋入力偶矩后拔出螺钉作为正常对照组,用 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作为修复固定组,行螺钉拔出试验;另一侧经导孔直接强化椎弓根螺钉后拔出作为强化固定组,记录三组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体平均骨密度为 (0.445± 0.019)g/cm2;螺钉最大旋入力偶矩为( 0.525± 0.104) Nm;正常对照组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为 (271.5± 57.3)N;修复固定组为 (765.9± 130.7)N;强化固定组为 (845.7± 105.0)N。 PMMA骨水泥强化或修复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最大抗压力明显高于强化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1)。结论 PMMA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能显著增加螺钉在椎体内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赖诺普利对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31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每日口服赖诺普利 ,于服药前及服药后 8周末分别检测血压 (BP)、空腹血糖 (FBG)和空腹血浆胰岛素 (INS)、并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同时测定血浆胰岛素。结果 赖诺普利治疗后血压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 .0 1) ,胰岛素敏感指数增高 (P <0 .0 1)。结论 赖诺普利可降低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 ,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
眼内异物误诊为眼睑异物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内异物是常见的眼外伤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误诊误治不在少数 ,现将我科 2 0 0 1年遇到的 1例眼内异物误诊为眼睑异物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 ,男 ,5 2岁 ,住院号 30 12 70。患者 3月 4日用铁锤敲打铁钉时 ,被铁钉飞起击中右眼睑 ,当时仅右眼睑流少许血 ,视力无下降 ,眼球无任何不适 ,伤后曾到当地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 :视力右眼 0 6,屈光间质透明 ,眼底未见异常 ;眼眶正侧位X线片报告为右眼眶内异物 ;眼部B超检查报告“未见眼内异物” ;CT检查为右眼眶内异物。当地医院诊断 :右眼睑异物。治疗上给予TAT 15 0 0u肌注 ,抗生素口…  相似文献   
40.
隐匿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长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闭青)是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我国是闭青的高发地区。闭青中约60%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慢闭青中有近40%的病例在发病过程中无任何症状,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的病人直到偶尔体检中发现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时才得以确诊,有的作者将之称为隐匿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一组病例,初诊时即发现明确的青光眼性视功能损害和闭青易患者体征,但在较长时间内眼压甚至24h眼压正常,经过长期临床观察最终确诊为慢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