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61.
目的研究大豆寡糖(SBOS)对小肠发育及其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1 d龄断奶的环江香猪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添加0.5%SBOS的日粮和基础日粮,试验期14 d。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糖浓度;放血处死后取空、回肠组织各两份,另一份采用于组织固定,进行形态学观察;一份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结果与基础日粮组相比,SBOS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表达具有肠道空间位置特异性,空肠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回肠(P<0.05);并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空肠的表达量(P<0.05);SBOS显著提高了仔猪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结论 SBOS能促进小肠发育,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62.
摘 要目的:分析机械取栓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后颅内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 252 例颅内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 疗后有无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38 例)、非出血组(214 例),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患者有糖尿病史、治疗前 Alberta 卒中项目早期 CT 评分(ASPECTS)评分< 6 分、取栓次数> 3 次及治疗前 收缩压> 160 mmHg 的构成比均大于非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资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PECTS 评分< 6 分、糖尿病史、取栓次数> 3 次、 收缩压> 160 mmHg 是影响机械取栓治疗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P < 0.001)。结论:ASPECTS 评分低、糖尿病史、 取栓次数多、高血压均是机械取栓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对患者开展机械取 栓治疗时应重视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对孕前保健服务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孕前保健服务推广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1 226名农村育龄期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获取孕前保健服务认知资料。结果农村育龄妇女对孕前保健服务内容、服务获取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54.6%~69.3%、14.0%;对母婴传播疾病监测、孕前妇科检查、TORCH感染监测、注射风疹疫苗、染色体检查、补充叶酸、血型检查等服务项目意义的知晓率依次为37.4%、25.9%、21.7%、0.4%、25.1%、55.7%和3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服务了解途径(计划生育宣传员、专科医生、宣传资料)对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保健服务认知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育龄妇女对孕前保健服务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文化水平、年龄、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是影响育龄妇女孕前保健服务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孕前保健服务宣传,切实促进服务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皮肤病变的特点,探讨其病因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60例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综合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痊愈和显效48例(80.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皮肤病变基本消失;进步7例(11.7%);无效5例(8.3%)自动出院。结论对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及时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综合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病情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知识、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症状和预防知识调查表为工具,对西安市4个社区的55岁以上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00份。结果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心理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8%;男性回答正确率为78%,女性回答正确率为79%,经χ2检验,两者无明显差异;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的文化程度与回答正确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市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对"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症状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已达到《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达到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西安市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对康复后精神疾病患者的接纳性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西安市4个社区居民进行“精神疾病有关态度”同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有效调查问卷1591份(99.4%).其中答案“不好说”占很大比例.调查问卷平均得分为(35.20士5.918)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与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均无关(P>0.05).结论 康复后精神疾病患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经济收入低、就业难、社会接纳度低,从社区到整个社会要普及精神卫生常识,从根本上为康复后患者创造就业及回归的条件.  相似文献   
67.
1996年7月上旬,我院发生5例因用同一输液器输注头孢哌酮钠和硫酸妥布霉素而发生的输液反应,其临床症状为紫绀、畏寒、血压下降等.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反映,在输完第一瓶即由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加头孢哌酮钠液体,将输液管换至由GNS加妥布霉素液体时,输液管内即出现乳白色混浊.为此,我们模拟临床输液方法做了实验,其结果与临床症状吻合.改变输注方法,未再出现反应.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类广谱抗生  相似文献   
68.
该研究旨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模型上,对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15个成分组成)进行体外抗炎活性量效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采用MTT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IL-1β,TNF-α和PGE2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对IL-1β和m PGES-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测定浓度下,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ELISA检测结果表明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能有效抑制IL-1β,TNF-α和PGE2的释放,且均呈现一定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能有效降低IL-1β与m PGES-1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与m PGES-1的表达有关。该研究为阐明桂枝茯苓胶囊的抗炎活性和相关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同时对桂枝茯苓胶囊的效应物质基础解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调查新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了解医务人员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法:对新疆三个样本县中9所乡镇卫生院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对数据资料进行录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水平偏低,不同满意度因子中最不满意的依次为报酬与工作量评价、工作的提升机会、机构政策的实施;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阶段、学历层次、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的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越小、行政业务管理职位越高,对工作满意程度越高。结论:通过多方调研与反馈,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通过完善薪酬制度,提高工资待遇、健全人员培训机制、制定人员晋升培养计划等措施促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重塑、局部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等来自于血管本身及局部的病变能够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血管保护是高血压治疗的总目标之一,对改善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损害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多年对中医理论的揣摩以及临证经验,王清海教授首次提出将"脉胀"一词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脉胀"理论体现着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形象描述,并可指导临证论治;同时它还体现着中医一种新的从血脉出发、注重血管保护的血脉辨证理论。现将中医"脉胀"理论与现代高血压血管保护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如下,并介绍王清海教授在高血压血管保护治疗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